頓河之戰:俄羅斯反抗蒙古鬥爭的轉折點

季米特里.伊凡諾維奇於1359年通過繼承做了莫斯科大公,這一年他只有10歲。而年幼的他立下大志,一定要讓俄羅斯擺脫蒙古人的統治,使自己成為全俄羅斯的最高統治者。

他開始積蓄力量,四處張榜,以高官厚祿廣納賢士,吸引一些強大、富有的領主帶著眾多的僕役、家丁聚集到莫斯科。他同時命名馬不停蹄地建造“莫斯科石頭城”,莫斯科內城四周很快就築起了高大的石牆,並建有塔樓、碉堡、炮門和鐵門。

為了迷惑金帳汗國,季米特里繼續採用“錢袋加枕頭”的戰術向金帳汗國假意示好。1371年,他前往金帳汗的駐地,用豐厚的禮物向當時金帳汗國的實際統治者馬麥汗和他的妻妾以及韃靼萬人長們獻殷勤,取得了冊封為“全俄羅斯大公”的敕令。在取得權力後季米特里加快了兼併俄羅斯其他公國和部落的步伐。

而此時的金帳汗國已今非昔比,大批的地區脫離了它的統治。它的內部爭鬥也日益激烈,在1360~1380年的短短20年內,它像走馬燈一樣換了14個金帳汗。

1378年8月11日,俄羅斯軍隊與蒙古軍隊在梁贊的沃扎河河岸相遇。蒙古騎兵渡過河,大喊大叫地向俄羅斯人衝來。雙方開戰,季米特里大公在前方指揮作戰,蒙古軍隊最後擋不住俄羅斯軍隊的進攻,在濃密的大霧中撤退。蒙古軍將領別基奇被當場打死。這一戰讓俄俄羅斯人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振奮了精神。

金帳汗國的軍事統帥馬麥汗勃然大怒,發誓要親率大軍討伐俄羅斯人,與莫斯科大公決一死戰。

1380年夏,馬麥汗率領號稱20萬大軍越過伏爾加河,同時派出使節遊說俄羅斯的敵人——立陶宛與金帳汗國結盟,聯合出兵。兩國軍隊商定於9月1日會師,共同進擊莫斯科,瓜分莫斯科公國,立陶宛大公雅蓋沃,梁贊大公奧列格,都是馬麥的盟國。

季米特里·伊萬諾維奇獲悉馬麥汗出兵後,便向俄羅斯各公國派出急使,號召全力以赴保衛俄羅斯領土。

季米特里大公在科洛姆納營地檢閱了俄羅斯軍隊,號稱多達15萬的大軍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出戰。馬麥汗在聽到莫斯科大公的行動後,急忙派出信使到科洛姆納,面見季米特里大公,提出議和條件:只要莫斯科公國重新向金帳汗國繳納貢賦,以前雙方的不快可以一筆勾銷,否則蒙古大軍將踏平莫斯科。季米特里大公堅決地拒絕了馬麥汗的建議,並將金帳汗國的使節驅逐出去。

頓河之戰:俄羅斯反抗蒙古鬥爭的轉折點

1380年8月26日,季米特里大公率領俄羅斯軍隊出發,奔向奧卡河。

馬麥汗聽到俄俄羅斯軍隊出動後,急忙撲向頓河。

9月7日,俄羅斯軍隊進至涅普里亞德瓦河與頓河匯合處。 季米特里決定:渡過頓河,在庫利科沃與蒙古軍隊決戰。9月7日夜晚,風緊月黑,俄羅斯軍隊準備趁著黑暗和大霧渡過頓河。9月8日晨,已經渡過頓河的俄羅斯軍隊,在警戒團掩護下在庫利科沃原野展開成戰鬥隊形。整個俄羅斯陣線延綿大約5俄裡。這種佈陣,使得在戰爭爆發後,蒙古騎兵不僅不能從兩側包抄迂迴,而且不能前進也不能曲折繞行。此外,俄羅斯擔任總後備隊的“西團”還擋住了頓河的渡口,切斷了蒙古軍的最後退路。

中午12時左右蒙古軍隊的先頭部隊出現於頓河邊上,戰役開始。經過血腥激戰,俄羅斯軍隊佔領可汗大本營,並且追擊將近50公里,沿途繼續殲滅馬麥軍隊殘部。這次戰役雙方死傷約2萬人, 其中,俄羅斯戰死6000人,金帳汗國戰死7000人。戰後不久,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被元老會議授予“頓河的主人”的稱號。馬麥則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優勢,被脫脫迷失所殺。

這次戰役,是俄羅斯與蒙古在中世紀最大的會戰之一,也是俄羅斯反抗蒙古壓迫鬥爭的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