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輕症患者為何病情會突然加重?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至今,有一個特點惹人疑惑,有些患者可能前兩天病情較輕,但第三天或後期突然加重,很快進入一種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狀態。


對此,不少醫學專家提出了“炎症風暴”這個名詞。


什麼是“炎症風暴”


新冠肺炎和SARS或者禽流感都不太一樣,SARS很多時候是病人一上來病情就非常的重。


但新冠肺炎患者有的早期發病並不是非常兇險,但是後期突然會一個加速,病人很快進入一種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狀態,會是一種炎症的風暴。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輕症患者為何病情會突然加重?


“炎症風暴”是如何形成的


新型冠狀病毒進入人體後不斷複製,大量破壞正常細胞,導致肺部損傷。


與此同時,被感染的細胞向人體免疫系統發出警報,免疫系統會釋放出對抗性的細胞因子,它們會把分佈在其他部位的淋巴細胞都吸引到病灶部位,以殺死細菌、病毒等微生物。


當大量細胞因子在很短時間內被釋放到血液中,就會形成“細胞因子風暴”或“炎症風暴”。


通俗來講,正常的免疫是保護,過度的免疫則是損傷,它們不僅會殺死病毒、細菌,還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進而導致肺、腎、心等器官受損甚至功能衰竭。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輕症患者為何病情會突然加重?


“炎症風暴”會引發什麼後果


“炎症風暴”發生後,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會急轉直下,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炎症因子除會造成肺部受損,導致呼吸急促、憋悶、血氧飽和度下降甚至衰竭等情況外,還會對心肌等其他臟器造成攻擊進而衰竭。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輕症患者為何病情會突然加重?


哪些人易發生“炎症風暴”


臨床上的重症病例,一部分由於免疫系統太弱,無法控制病毒的複製導致病情越來越重;另一部分就是由於“炎症風暴”所引起的。


被病毒感染後,人體都會發生免疫反應,因此只要不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就都有可能暴發炎症風暴。


至於“風暴”的大小則因人而異,張群指出,以下人群更容易因“炎症風暴”而出現重症甚至死亡:


60歲以上且伴有基礎性疾病者易在炎症風暴發生後引發嚴重併發症,導致疾病重症化;


極少一部分年輕人會由於免疫系統過度應答而加重肺部損傷,出現重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輕症患者為何病情會突然加重?


如何對抗“炎症風暴”


糖皮質激素是對抗炎症風暴的武器之一,可以給免疫系統“滅火”,減輕機體損傷。


在2月5日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提到: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3~5 天)使用糖皮質激素。


兩個因“炎症風暴”不治的案例


李文亮這麼年輕,為何病情進展那麼快?


年僅35歲的李文亮醫生從1月10日中午開始咳嗽,次日開始發燒,最高38.6度,CT顯示雙肺多發感染,磨玻璃樣病變。1月12日下午住進科室病房,兩天後轉到呼吸科隔離病房。


2月1日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確診新冠肺炎。2月7日凌晨經搶救無效去世。他之所以重症不治,是因為他是被長期接觸野生動物的華南海鮮市場的老闆傳染,那個患者是一代傳染源,病毒載量較高。


病毒感染的發病機制包含兩個方面的因素,人體本身的抵抗力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感染病毒的毒力和數量。


李文亮的病情進展很快,可能主要還是因為二次炎症因子風暴。頭兩天比較輕,第三天或者後期突然加重。


移植專家從確診到去世,不到一個月


2月10日上午11點18分,知名移植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林正斌教授,因感染新冠肺炎辭世,享年62歲。


據知情人透露,大約在1月27日左右,林正斌教授住進了醫院治療,隨後核酸檢測確診新冠肺炎。病情發展迅速,不到一個星期就進了重症監護室。


談及林正斌教授是如何感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向記者透露了一個細節,“年初是我們外科集體體檢的時間。醫院體檢中心在兒科門診的三樓,人來人往,流動量很大,那時候也沒有像現在這樣隔離。”


“老林,從確診到去世,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所以,病情發展這麼快,醫生目前推測可能是體內觸發“炎症因子風暴”所致,這也是現在許多新冠肺炎病患病情急轉直下的原因。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輕症患者為何病情會突然加重?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