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堅守——追記清苑區委黨校副校長薛國傑|全市各職能部門立足崗位為防疫“加油”

武漢戰“疫”,趙京成為全家驕傲


□本報記者 劉亞輝
通 訊 員 段文莉
“咱家有軍人,有警察,有消防員,可沒想到,第一個衝上前線的是她。”1月26日那天,聽聞趙京馳援武漢的消息,她的警察表嫂對消防員丈夫這樣感慨。
從那天起,市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主管護師趙京,便成為家裡的巾幗英雄。
她,更是大眾心中的巾幗英雄。
趙京,一個很文藝的女生,在武漢,忙碌之餘,會將心語訴諸文字。
“忙碌的夜班,疲憊的身體,躺在床上卻久久不能睡去,披上衣服,走到窗邊……
夜,如此寂靜,遠處的街燈發出昏黃的光暈,把路人的影子拉得斑駁支離;天空,如此深邃,天際處忽明忽暗的星光,串成一張相思的網,結在心間……”
她思念的,是她的愛人,一名駐守在新疆的邊防武警。
趙京與愛人相識,被他保家衛國的情懷深深打動,從相戀到結婚生子,聚少離多的日子,趙京明白,生活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無奈,也讓她由“粗線條”變成了“繞指柔”。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趙京毫不猶豫報名請戰。她知道,愛人一定會支持她。“我明白你的責任,你理解我的擔當,縱使天各一方,卻君心似我心,你的愛,終將伴我戰鬥、勇往直前……”分隔兩地,趙京與愛人“網絡傳書”。
“當我看到你發來的那封‘請戰書’ 時,我不攔你。你曾對我說,‘我是護士,這是我的職責’。我不攔你,是因為我穿著軍裝,明白職責所在,更清楚使命在肩。但是,我必須要行使作為一名丈夫的職責:如果要去,千萬注意安全,一定做好防護。心中千言,付諸筆端時,也只剩這兩句叮嚀了。不論怎麼寫,都無法準確表達內心那份沉重的擔憂。”趙京的愛人為她的安危不安、焦慮,“以往的時候,我也會懷著一份崇敬之情,為白衣天使們喊上一句‘加油’。現在的我,卻再無那一份勇敢。但我仍願意對你說一句,‘親愛的,加油。’你穿著護士制服,我穿著軍裝。
疫情來臨,白衣天使迎難而上。親愛的,照顧好自己,為了彼此,為了我們的父母,也為了咱的家,我們都要照顧好自己、保護好自己,為了這場疫情,我們一起加油。”趙京的愛人的支持化為力量,伴隨趙京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奮戰的每一天。
趙京身上匯聚的滿滿正能量,也深深感染著她的表弟。

“……有一件事令我在這個最沒有年味的年裡大感震動。我的姐姐是護士,醫院需要有人自願前往武漢支援,她自告奮勇,舍下家裡剛滿兩歲的孩子,前往武漢,她的心裡,一定也十分不捨與孩子分別!但,一邊是飽受折磨的患者需要救助,一邊是自己的孩子,她必須做出取捨。她選擇了作為護士的責任感,救死扶傷是她揹負的使命。捨棄小家的利益,為了大家的安危,病人才能戰勝病魔,與自己的家人平安團聚。姐姐的言傳身教使我瞭解無私一詞的含義……”他將所感所想寫在微信朋友圈,也永遠記在了心裡。
趙京,這位同事眼中積極向上、熱情洋溢的姑娘;趙京,這位編導醫院春晚經典街舞的女生;趙京,這位將兩歲糖豆交由老人照顧的母親……古城人民等著你平平安安、凱旋歸來……

生命的堅守——追記清苑區委黨校副校長薛國傑


本報記者 劉紅薇 通訊員 陳雷 偉勳
“我有點不舒服,吃完飯休息一會兒。”2月4日13點多,剛剛從分包的天月灣小區執勤回家的薛國傑聲音嘶啞地對妻子說。“那就吃完飯去醫院看看吧!”看著身體疲憊的薛國傑,妻子趙秀芹關切地說。“沒什麼大事,不用去醫院,休息一會兒我還得去值班。”飯後,薛國傑進入臥室休息。


但是,趙秀芹萬萬沒有想到,丈夫這一躺下,就再也沒能起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恪盡職守、連續奮戰的薛國傑,生命的時鐘停擺於2020年2月4日下午:突發心源性猝死,年僅53歲。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集結號,讓千千萬萬黨員幹部放棄春節休假,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場中來,薛國傑便是其中一員。薛國傑1967年出生,1988年參加工作,1993年入黨,生前系清苑區委黨校副校長,牽頭負責黨校日常工作。
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16點,接到上級疫情防控通知的薛國傑立即電話通知黨校班子成員開會,傳達上級精神,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清苑區委黨校僅有8名工作人員,大多數同志年齡都在50歲以上,而分包的天月灣小區初步估計有百八十戶居民,有的同志覺得任務重,心存顧慮。“人命關天,現在全國都在緊急動員防控疫情,咱們都是黨員,又是領導幹部,絕不能在這個時候向上級擺困難、提條件。全區各個單位的防控任務都不輕,眼下最要緊的就是落實指揮部要求,把防控工作安排好。我先表個態,我帶第一組先上崗值勤。”薛國傑斬釘截鐵地說。簡短有力的話語馬上提振了士氣,穩定了軍心,大家立即研究安排工作,詳細分配防疫宣傳、數據上報、買藥消毒、設卡檢查等任務。

1月27日天一亮,薛國傑就帶領區委黨校全體人員來到天月灣小區。安排好第一組執勤人員設崗、張貼公告和宣傳材料後,他便帶領其他同志逐戶摸排情況、登統信息、建立臺賬,在第一時間掌握底數:天月灣小區常住居民為80戶,目前在家的有59戶,其中有兩戶曾與從武漢返回人員有過接觸。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薛國傑繃緊了神經,立即到這兩戶家中詳細瞭解情況,詢問他們是否採取居家隔離措施、身體有無發熱等症狀……得到無異常的肯定答覆後,薛國傑還是不太放心,又親自為他們測量體溫,並在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到相關單位。
在隨後的幾天裡,薛國傑按照區防控指揮部要求,帶領同志們連續多次入戶摸排新情況。有的同志說:“挨戶敲門太麻煩,不如打個電話問問算了。”薛國傑不同意,他說:“特殊時期決不能怕麻煩,必須親自上門,誰家有什麼新情況也能及時掌握。”天月灣小區住戶比較複雜,農村人口和老年人所佔比例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個別人防控意識還是不到位,有的人有事沒事還到大街上溜達。針對這種情況,他要求各個崗位嚴格管控、加大宣傳力度,他自己也一遍又一遍地對進出小區人員進行叮囑:“少出門,疫情太嚴重,傳染太厲害!”

由於過去在鄉鎮工作落下的老毛病,薛國傑的嗓音常年嘶啞,說話多、上火便疼得說不出話,吃飯也受到嚴重影響。同事們心疼地勸他:“少說幾句吧,小區裡貼著這麼多宣傳材料,電視、手機上也一直在宣傳,不差你那兩嗓子。”可他笑笑說:“沒事兒,當面兒囑咐囑咐,人們更能聽進去。”
8名黨校工作人員分成4班站崗執勤,每班2人,由薛國傑等4名領導分別帶班,每班值守一天一晚,其餘時間還要在單位值班,工作強度很大。他考慮到單位老同志多,便反覆叮囑執勤人員:要按時吃飯、注意保暖,要時刻注意自身防範。時值隆冬,在寒冷的室外站崗,時間長了有點受不了。薛國傑積極協調小區門衛,讓站崗的同事在工作不忙時輪換著到門衛室裡暖和暖和。遇到哪位同志家裡臨時有點急事兒,他總是搶著替崗,而輪到他休息時,他不是到站點慰問一線同事,就是檢查工作落實情況,遇到特殊情況隨叫隨到。
2月4日13點左右,感覺身體不適的薛國傑對一起執勤的同事說:“我感到身體不太舒服,回家吃點飯休息一會兒,晚點再回來值班。”回家後的薛國傑沒有聽從妻子的勸說到醫院檢查身體,只是草草吃了點飯就進屋休息,他還想著休息一會兒接著去值班。

妻子趙秀芹考慮到薛國傑最近除了站崗值勤、入戶排查還要處理單位其他事務,太忙、太累,就想讓他多休息會兒,沒再堅持讓老薛去醫院。
17點多,天快黑了,趙秀芹覺得該叫老薛起來去值班了。她來到臥室,可是喊了好幾聲,薛國傑卻沒有像以往那樣應答……
10分鐘後趕到的清苑區醫院救護醫生對薛國傑進行緊急搶救,但薛國傑已無生命體徵。
年僅53歲的薛國傑就這樣走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一名基層黨員幹部的忠誠、責任和擔當。

運用專業知識打好防疫阻擊戰
——高新區大馬坊鄉黨委委員、副鄉長趙東超的“抗疫經”

□本報記者 周亞梅
“2月12日,事兒挺多,早上去管委會取公告和倡議書,回來到鄉里安排下發。給包的倆村把東西送過去。然後跟高新區督導組抽查部分村的防控工作。11點去道口村講解填表方法。12點回鄉里吃飯。下午又該上報情況了。”趁著午飯間歇,高新區大馬坊鄉黨委委員、副鄉長趙東超說著他瑣碎而繁忙的工作日常。


1月21日高新區專題會議召開之後,大馬坊鄉立即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趙東超被任命為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牽頭負責全鄉疫情防控的具體工作。趙東超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專業,預防醫學學士學位,新工作跟他專業對口。
“衛生防疫是我的本科專業,但都將近20年不用了,抓緊恢復恢復,還能跟上形勢。比如預判、應急措施、防控手段等等,基本不用教,已成為本能反應了。”趙東超說。
面對突發疫情,大馬坊鄉立即著手起草應對疫情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提前購買防疫物資,要求各村春節前成立防控疫情領導小組及應急小分隊。此外,早於上級命令,於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二)在市區率先通知各村設卡攔截外來人員,監測體溫,發放測溫儀和消毒液。
“疫情防控早期的關鍵是排查病毒攜帶者,截斷傳播途徑,做好自我防護,及時有效確診病例。”基於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加上親歷了2003年非典,趙東超清楚地知道疫情防控的風險和挑戰。該鄉把排查外地返鄉人員、對返鄉人員加強隔離和測溫、堅決設卡測溫、做好自我防護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努力做到事不過夜,排查不落一戶一人。
通過微信向各村及時發送疫情防控知識;疫情防控人員到卡點現場講解測溫儀、消毒液的使用方法,講解自我防護、嚴格執勤、不能放過一個外村人進村、不放過一名村民入村測溫的極端重要性;要求村幹部不分時段地廣播不串門、不聚集、勤洗手、多通風等防控常識;第一時間要求鄉政府在門口設置卡點監測體溫,外單位車輛和人員不準入內;果斷關停集市等等,力求通過細之再細的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努力找盲區、補短板、搶先機、迎主動,在全鄉迅速形成萬眾一心、眾志成誠、全力防控、共克時艱的良好局面。

2月3日,有個跑大車的村民從外地回來,說自己沒症狀,沒接觸人,不想隔離。疫情防控人員先後去了他家兩次,面對面交流安撫,結果該村民當天就被隔離了,並最終做通了村民一家人的思想工作。“從最開始我們就把外地回鄉人員全部居家隔離,不只是針對武漢或湖北迴保人員,這個確實是有效的。”趙東超很感幸運。
目前,高新區正在組織第四輪疫情排查,抗疫阻擊戰仍然在繼續。“現在我們更緊張了,一是復工帶來的返回潮。二是城中村在市區上班的人多,外出頻繁,管理起來難度大。三是企業在村裡租房辦廠的急於開工。必須儘量爭取大家的支持,平時加強設卡測體溫的紀律性,同時勸解企業儘量晚開工。”趙東超深感肩頭沉甸甸的。“堅持就是勝利。相信不遠的明天,我們一定能盼來春暖花開,贏得抗擊疫情阻擊戰的勝利。”

全市各職能部門立足崗位為防疫“加油”


自1月21日省、市疫情聯防聯控電話會議後,全市各職能部門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疫,為抗疫勝利加油助力。


市住建局:全力以赴打響非常之疫
住建領域涉及範圍廣泛,建築工地、房地產市場管理、物業服務等多個行業就業人員眾多,流動性較強,疫情防控工作愈顯重要。1月22日,市住建局成立以局長任組長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人員、設備於當日全部到崗到位。同日,制定下發《關於做好施工現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指導各縣(市、區)住建系統開展防控工作。1月24日,我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市住建局防疫部門工作人員主動放棄春節假期,提前謀劃工地疫情防控,先後制定《關於全面實行房屋建築工地務工人員實名制登記管控的緊急通知》和有關方案,拉網式排查全面鋪開。節前,全市共有房屋建築工地778個,均處於停工狀態,工地滯留保安和值班人員共有1609人,均體溫正常;190家混凝土攪拌站均已停止生產,共有留守人員303名,未發現疑似症狀——摸底排查得到的結果令人稍許安心。為平安度過非常時期,各種防控措施和機制相繼實施。
同時,我市近300家物業企業,在各自管理服務的小區共設立了2000餘個疫情防控監測點。市物業管理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協會已向全市物業服務企業下發通知,並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每天發佈疫情信息及防控知識,指導企業實實在在做好工作。此外,為強化房屋交易環節防控,市住建局與市審批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積極聯繫、溝通協調,明確了自2月3日起,暫停房屋交易相關業務現場辦理。其間,實行特事特辦,對確需辦理的房屋交易業務實行預約服務。同時要求,2月9日24時前,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得對外開放商品房售樓部,房地產中介機構不得對外開放門店,暫停舉辦人員聚集的各類促銷活動。

風帆公司:爭分奪秒為抗“疫”“充電”
2月4日下午,中國船舶集團風帆有限責任公司接到求援電話,江鈴公司急需為1300輛負壓救護車配套蓄電池,要求必須在兩天之內送到南昌裝車現場。按正常節奏,從接產品訂單到組織生產、產品入庫,再到產品發運到南昌裝車線等流程需要半個月。風帆公司接到緊急任務後,立刻啟動應急運行機制,銷售人員馬上聯繫物流分公司,縝密安排發貨事宜。按照防疫物資運輸辦理程序,物流分公司經與保定市工信局聯繫,快速核實調撥信息和出具相關證明,到市交通運輸部門辦理了特別通行證等相關手續;庫房和叉車班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全力配合裝車工作。2月5日下午17時,兩車蓄電池順利啟運。2月6日上午9時,兩輛滿載風帆牌蓄電池的大貨車駛入南昌江鈴汽車服務站,保障了江鈴公司為武漢疫區生產的1300輛負壓救護車的裝車需要。
與此同時,另一場戰“疫”中的緊急“充電”也拉開序幕。2月5日上午,山東濱州某公司加急生產酒精,急需叉車電池,向風帆公司所屬風帆火炬公司請求支援。風帆公司銷售總公司在人員少、責任重的非常時期,立即做出應急響應,迅速調集“黨員突擊隊”隊員,在有序做好各環節防疫保護的同時,從接到訂單到電池運至濱州客戶處投入使用僅用了8小時。

大唐供熱:展開與時間賽跑的“鏖戰”
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大唐保定供熱公司為已辦理供熱報停的疫情觀察隔離定點醫院及時開通供熱服務,確保了醫院的及時投入使用。
當日,針對市區疫情發展的嚴峻形勢,蓮池區政府將南大園鄉衛生院緊急設為疫情觀察隔離定點醫院,該衛生院供熱服務為大唐保定供熱公司四分公司所轄,但於2018年辦理了報停業務。由於事態緊急,蓮池區政府向大唐保定供熱公司求助,希望儘快恢復供熱。大唐保定供熱公司啟動應急預案,迅速組織搶修材料物資,調集搶修力量,甚至將不屬於供熱企業職責範圍的問題一併處理,經兩天一夜搶修,到1月26日下午,將近20多個管道漏點搶修完畢。
1月27日,該區設為第二家疫情觀察定點隔離醫院的區人民醫院,同樣需要恢復供熱。當日下午,經過大唐供熱人一整天艱苦努力,汩汩熱流通過修復後的供熱管道,輸送到了醫院,輸送到了每一間病房,每一位患者心田。
本報綜合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