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斬都知道,但你肯定不知道是哪位皇帝廢除了腰斬

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古代,科舉制度神聖不可侵犯,放在現代,科舉考試就相當於高考,省考以及國考的結合體,那重要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

腰斬都知道,但你肯定不知道是哪位皇帝廢除了腰斬

俗話說哪裡有考試,哪裡就有作弊,不光是現在的人為了在各種千奇百怪,門類繁雜的考試中考個好成績絞盡了腦汁,用盡旁門左道,古人也是如此,更何況還是還是關乎個人以及家族命運的科舉大考。即使一旦被發現,懲罰及其慘烈,卻依然有人鋌而走險,前赴後繼的走在這條"光明大道"上。(怎麼突然感覺這好像就是人性,向利而往?)

對於有真才實學的人,自然是對此不屑一顧。對於大多數普通考生,感覺運氣的成分反倒更大一些,無論結果如何,倒也願意接受命運的安排。(不然咋滴,難不成還能造反不成?)

不管在什麼時代,總有一些人,無才無德,卻家財萬貫,他們不學無術,卻還想要光尊耀祖,考取好的功名,那買通考官,自然就成了這些人實現"夢想"的捷徑。(做個吃喝玩樂,沉溺酒色財氣的俗人不香嗎?有啥不好,非要有理想。)

腰斬都知道,但你肯定不知道是哪位皇帝廢除了腰斬

下有對策,上有政策,這麼顯眼的一條利益鏈,作為明察秋毫,英明神武的皇帝,自然不會不知,很早就給安排進了有"發財百科全書"之稱的刑法之中。輕則發配充軍,重則砍頭抄家,不可謂是不嚴厲。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就是受此牽連,終身禁考,從此鬱郁不得志。

自古不缺利慾薰心之人,大清朝就有這麼一位,雖然有些細節還存在異議,不過此人的下場卻是極其悽慘,他名叫俞鴻圖,浙江海鹽人士,康熙五十一年(1712)進士,雍正十年(1732)被任命為河南學政,負責一省教育及學術等事宜,科舉考試也包含其中。相當於現在的省教育廳廳長,歷史上紀曉嵐,張之洞等人都曾擔任過此職。

坊間傳聞俞鴻圖為官清廉,並無不軌之舉,不過他的僕人串通其妾林氏,幫助考生舞弊,收取賄賂。科考前,其妾林氏在家中服侍俞鴻圖穿衣服之時,將與考試有關的材料貼在他的官服裡面,等他出去後,跟隨的僕人再趁俞鴻圖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撕下來傳給外面的考生,外面等候的僕人再用同樣的辦法把答案傳進考場,從中獲利萬餘兩。因為大意,俞鴻圖竟不知情。(這操作,這細節,你品,你細品。)

張榜後,不少富家子弟上榜,引得滿城風雨,雍正十一年(1733)兼任河南巡撫的王士俊彈劾俞鴻圖,雍正下旨徹查,不久後其妻妾僕人承認了作弊,接受賄賂的事實。雍正大怒,將俞鴻圖定為主犯,處以腰斬。

腰斬都知道,但你肯定不知道是哪位皇帝廢除了腰斬

雍正帝

俞鴻圖的親家鄒士恆受命監斬俞鴻圖,其後他將俞鴻圖死時之慘狀彙報於雍正,雍正念及此刑罰過於殘忍,遂將其廢除,俞鴻圖也就成了歷史上最後一個被腰斬的人,不知道這樣的"青史留名"法對讀書人是多大的諷刺。

(都說女怕嫁錯郎,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娶媳婦也是一件要命的事情,打倒腐朽的婚姻嫁娶制度,從我做起,揮拳,揮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