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農耕兩不誤,他們守護汕尾海豐的“米袋子”和“菜籃子”

“這600多畝的菜,得爛在地裡咯。”黃順成指著眼前這片綠油油的農田心痛不已。

防疫农耕两不误,他们守护汕尾海丰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黃順成是汕尾市龍頭農業企業合利的負責人,該公司位於海豐縣城東鎮北平村,是一家集種、養、加工與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企業,農產品出口香港,遠銷粵東及珠三角等地區。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初種植蔬菜。“這撥菜心、芥蘭原本三天前就可以採摘,如今本該在你我的餐桌上,而不是爛在地裡,但因為疫情,大家都人心惶惶不敢出門買菜,餐館飯店也都沒開門,菜賣不出去。”黃順成告訴記者,往年春節都是蔬菜銷售的高峰期,每天可賣出5、6萬斤,但受疫情影響,現在平均日銷售量只有幾千斤。

“為了搶下一季種植時令,只能把成熟的蔬菜拔掉,不然疫情過後沒菜吃。無論如何‘菜籃子’都得保障。”黃順成表示,雖然眼下虧損嚴重,但蔬菜供應不能斷,農時不等人。

與黃順成一樣,這個春節陳柏威也沒閒著,作為海豐縣柑園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他必須組織員工趕在2月底前分批完成1100多畝的水稻播種。

防疫农耕两不误,他们守护汕尾海丰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既要抓緊春耕備耕,也不能忽略疫情防控。下地幹活前必須測體溫,往年只有在噴農藥或者灰塵多時才需要的口罩,現在也成了必備品。“防控還是第一位,不然萬一哪個職工感染,合作社整個都得隔離。”陳柏威說,疫情對水稻的影響還不算大,損失較大的是他們的特色產業——冬季大棚栽培西瓜。因為部分地區封路,運輸不通暢,原本賣三四塊錢一斤的西瓜,現在賣一塊錢都沒人買。話雖如此,陳柏威還是比較樂觀的:“農民就是看天吃飯,一份播種,一份希望,挺過去就好了!”之前陳柏威的電商計劃也因為疫情提上了日程,“現在大家都在線上買菜買水果,或許這是另一個商機!”

防疫农耕两不误,他们守护汕尾海丰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另一邊,為保障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海豐縣群眾的“米袋子”,大年初二,廣東中谷米業負責人郭芳榮帶領公司50多名本地員工提前返崗,奮戰在插秧、收割、烘乾、加工、包裝的糧食生產一線,他在朋友圈寫道:“取消假期提前上班,加班加點備足貨源,我們承諾不漲一分一毫,請大家不要搶購。”自復工以來,該公司堅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原則,嚴把防疫知識宣傳關、員工體溫監測關、生產車間消毒關和防護措施落實關。由於該企業自動化機械水平較高,一天的大米出貨量可達100噸,但大米包裝袋等原材料緊缺和交通運輸不暢的問題仍受疫情所困。

防疫农耕两不误,他们守护汕尾海丰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疫情籠罩之下,生活還在繼續。走過田埂,會看到新翻開的土壤和絳紅色的番薯。等疫情的濃霧散去,相信這片因“南海物豐”而得名的農業大縣依然處處洋溢著生機。

【全媒體記者】陳欣欣 南小渭

【實習生】林曉青

【作者】 陳欣欣;南小渭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