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迎澤區退役軍人在行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迎澤區退役軍人積極行動,充分發揚退役軍人勇於擔當、敢於衝鋒的戰鬥精神,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軍人品質。


迎澤區參戰老兵志願者服務隊


盧文勝等參戰老兵自發組成“迎澤區參戰老兵志願者服務隊”,成立了疫情應急搶險小分隊,將10輛私家車作為應急車,發生緊急情況時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得知街道和社區消毒液等防控物資消耗量大,物資短缺,2月10日,他們募集資金購買了35箱84消毒液捐贈給橋東、迎澤、柳巷三個街道,以實際行動助力街道和社區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彰顯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最美形象。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迎澤區退役軍人在行動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是黨員,我想盡一點綿薄之力,幫助疫區同胞!”雙西二社區幹部王海說。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迎澤區退役軍人在行動


王海是一名退伍軍人,在迎澤街道雙塔西街二社區工作已經十二年了。作為雙西二社區唯一的男同志,社區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不怕吃苦、不畏勞累、毫無怨言,充分發揚著軍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入黨之後,更是時時刻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得到了居民和同事的極大肯定。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迎澤區退役軍人在行動


他往返於迎澤街辦和雙西二社區,為社區取送文件和工作物品;他走訪於社區網格間,聯繫居民、幫助居民、團結居民;他奔波於同事的工作中,誰有需要,只要喊一聲“海哥”,他就會及時出現在你身邊。疫情期間,他為社區樓道、垃圾設施消毒滅菌,東奔西走領取防護消毒用品,走街串巷懸掛條幅、張貼海報,積極宣傳與科普,穩定居民情緒,在家庭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依舊伸出援手幫助疫區群眾。


王海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以實際行動在社區工作者的崗位上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做到“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


永葆軍人本色 做好疫情保障


退役軍人趙剛身患腎衰竭、糖尿病,疫情發生後,他深感自身責任重大,不顧身體抱恙,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衝鋒在前,帶領社區幹部以網格為單位,深入各自網格通過宣傳畫、溫情告知書向居民宣傳和普及新型冠狀病毒知識;與駐地單位、門房溝通,確保外來人員禁止入內;在無物業院落懸掛條幅,還帶頭為武漢人民捐款100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之前組織成立的山西晉祠工人療養院業主委員會,在疫情中更是發揮了關鍵性作用,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第一道防線。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迎澤區退役軍人在行動


軍人風采 愛心奉獻


2月7日,居住在中鐵四處宿舍的退役軍人劉宇一大早就提著3桶消毒液送進了郝莊鎮朝陽四社區辦公室。他說:“咱們國家這次遇到了這麼大的危難,作為一名普通的公民,也不能為社會做多大的貢獻,正好我在醫藥公司上班,知道社區急缺這些消毒物品,只能略表心意送來3桶消毒水給居民們噴灑。”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迎澤區退役軍人在行動


劉宇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心裡無時無刻都想著要為國家和社會盡一些綿薄之力。在場的社區主任和工作人員們都非常感動,感謝他永遠不失軍人的風采,在特殊使其給予社區無私幫助。


退役不褪色,戰“疫”當先鋒


李建明是迎澤區郝莊鎮董家莊村支部書記,也是村裡唯一一位退役軍人。雖然已不在部隊,但他從沒忘記自己是一名軍人。疫情發生後,李建明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立即組織人員在村內的出入口設立關卡,24小時不間斷對進村人員和車輛進行防疫檢查。同時安排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噴灑消毒水,提醒村民儘量待在家裡,減少聚餐聚會等活動。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迎澤區退役軍人在行動


1月28日(大年初四),董家莊村一位86歲老人去世,按照鄉間習俗,應該守靈三天,親戚朋友前來弔唁。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有效阻斷疫情傳播,維護村民的生命安全和公共安全,一大早,李建明就帶著兩委成員第一時間趕到喪事主家,積極做好家屬勸導工作,爭取理解配合,切實踐行白事簡辦,服從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捐贈防疫物資助力社區疫情阻擊戰


疫情發生以來,海邊街社區工作人員放棄假期,第一時間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但由於防疫物品短缺,想要幫助居民樓院消毒,卻買不到消毒水,為此大家一籌莫展。退役軍人李志仁得知社區的困難後,特地為海邊街社區免費贈送了84消毒液10箱,散裝84消毒液2桶,洗手液10瓶,噴壺25個等防疫物品,解了社區的燃眉之急。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迎澤區退役軍人在行動


他說到,疫情發生以來,社區工作人員一直加班加點核查信息,為居民宣傳防控知識,為轄區院落進行消殺工作,十分辛苦。他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依然保持著軍人的情懷與品質,希望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助力社區防疫工作,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曾經的軍人 疫情的戰士


石文捷是一個軍人家庭出身、有著20年軍齡和31年黨齡的退役軍人,是迎澤區人大代表、文廟街道新城北街社區書記兼主任。武漢新冠病毒爆發,舉國上下掀起轟轟烈烈的抗擊疫情戰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退役軍人,石文捷挺身而出,充分發揮自己在264醫院當護士時抗擊非典的防疫工作經驗和部隊工作作風,帶領全體社區幹部、志願者隊伍衝鋒在社區抗疫鬥爭的最前端。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迎澤區退役軍人在行動


聯防聯控,全面摸排。石文捷帶頭對轄區居民採取地毯式摸排,每個網格建立一個微信群,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以網格化為依託,摸排轄區流動人口,針對抵並返並人員採取不見面的電話、微信等排查方式,瞭解其身體狀況和流動情況。


按時巡查,宣傳到位。每日對轄區院落進行走訪,提醒居民群眾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勸說養狗的居民把愛犬留在家中;每日張貼倡議書、通知,向居民宣傳防護小知識;同時還特別貼心地提醒:如果實在感覺生活枯燥,歡迎參與社區活動,做一名志願者,團結一心,共抗疫情。


志願服務,亮明身份。針對轄區內無物業小區和有物業但人力不足的小區,石文捷帶頭成立了文廟街道新城北街社區黨員先鋒志願服務隊、文廟街道新城北街社區聯防聯控志願服務隊兩支隊伍,把小區內巡邏、消毒、排查外來人員作為常態化工作之一,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亮明黨員身份,共同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來。


堅守疫情第一防線用“大愛”溫暖居民


2020年春節的歡樂祥和氣氛被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破。防控疫情是一場嚴峻戰鬥,而社區正是第一道防線。自疫情發生以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退役軍人,察院後社區黨總支書記祖波第一時間堅守崗位,用抗擊疫情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他經常犧牲中午吃飯和晚上休息的時間,加班加點對社區人員進行走訪摸排,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到底子清、戶戶明。對武漢回來或有武漢接觸史的居民,他不厭其煩,採取一天三詢問的辦法,時刻關注他們的具體信息,確保早排查、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迎澤區退役軍人在行動


他帶頭採用到點、到戶、到人的宣傳模式,藉著走訪入戶的機會,同時依託社區工作群、微信群、QQ群等渠道,及時向居民推送權威媒體發佈的關於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和專業知識,引導群眾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提高居民的自我防護能力,引導大家保持健康心態,維護社區穩定。


他充分發揮各方力量,聯合小區物業、樓院長等對小區樓院進行嚴格管理,設立流動服務檯,詳細記錄小區出入車輛和人員信息。同時,他還要堅持每天上、下午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為樓院進行消毒工作,做到不遺漏任何一個死角。由於轄區全部為老舊小區,沒有電梯,他就這樣每天揹著幾十斤的消毒筒,樓上樓下噴灑,從不喊苦喊累,他認為這是一個共產黨員必須擔當的責任。


祖波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危難時刻,應該第一個站出來,舍小家為大家,讓轄區居民群眾真切感受到黨組織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信心,更堅定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信心!”他的堅守和努力,讓轄區居民感受到了安全與溫暖,轄區居民都親切地稱他為“居民心中的貼心人”。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無數名退役軍人黨員、志願者正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默默無聞地出現在每一個居民需要的地方,他們是抗擊疫情的逆行者,也是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可或缺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