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科協應急科普信息(第9期):築牢科普防控線 爭當戰“疫”排頭兵

在當前防控新冠肺炎阻擊戰中,寧夏科協系統第一時間吹響“集結號”,三級科協和區級學會總動員,努力實現科普宣傳與疫情防控齊頭並進,譜寫了一曲衝鋒陷陣的壯麗凱歌,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一、為社會大眾傳遞科普正能量

銀川市科協聯合FM90.5\\AM801銀川新聞綜合廣播利用《聽科技》科普專欄開展“直擊一線 群防群控”特別宣傳報道,電話連線工作在一線的基層科協“三長”代表、科技志願者和關注疫情科普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與市民共同關注全市防控工作,宣傳患者救治情況,普及全民防控知識,疏導公眾焦慮心理,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好評。石嘴山市科協將自治區科協印發的20條宣傳標語錄製成音頻在各卡點利用便攜式音響設備滾動播放,製作成標語橫幅在各卡點張貼懸掛,印製成防疫手冊在各卡點發放宣傳。吳忠市科協給吳忠市所有小區疫情防控先鋒隊發放 “科學防護,戰“疫”必勝”科普宣傳摺頁4000份,確保所有小區進出人員人手一冊,不斷增加群眾對疫情防控的認識程度;在吳忠日報科普吳忠欄目,刊登“家中如何消毒,這些誤區別再犯!”文章,累計閱讀量2300餘次。寧夏心理衛生協會專家依照國家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編寫了針對新冠肺炎的心理支持和心理自助簡易手冊,幫助抗擊疫情期間有需求的人們覺察心理問題,提供情緒疏導、心理支持及心理危機干預,維護大眾心理健康。寧夏營養學會理事長、寧夏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實驗中心主任、寧夏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寧夏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楊建軍教授,提出科學合理膳食、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和身體素質的8條建議。

二、為防疫一線人員保駕護航

西夏區科協“三長”人員積極行動,利用入場消毒通道堵疫原理,通過各種渠道竭力協調,僅用半天時間在澳海瀾庭小區安裝並投入使用人員出入自動噴霧通道,並將在其他小區陸續安裝使用,有效防範疫情傳入、傳播與擴散。大武口區科協針對各社區科協普遍遇到防護設備短缺,科普宣傳方法單一等問題,迅速制定解決方案、安排專人負責,緊急採買了一批防護用品、宣傳器械等,包括便攜式戶外擴聲15臺、科普宣傳U盤15個、防護口罩500只發放給一線疫情防控宣傳人員,為他們工作順利開展保駕護航。寧夏口腔醫學會聯合寧夏民營口腔行業協會開展“抗疫情,獻愛心”活動,各民營口腔診所向湖北民營口腔協會和銀川市、靈武市等地區疾控中心、公安部門、高速路口檢查站、社區、電視臺等奮戰在一線的疫情防控人員捐贈現金27000元和N95口罩、一次性橡膠檢查手套、醫用帽子等防護用品;8所口腔診所25名口腔醫生在交通檢查站和各社區參加疫情防控登記、測溫志願者工作。銀川軍博園科普基地工作人員主動發起了慰問抗擊疫情一線工作人員的倡議書,園區領導及各部門員工紛紛積極響應,自發捐款近萬元,他們購買慰問物品,組織慰問團隊,前往黃河二橋檢查站、濱河黃河大橋檢查站、兵溝黃河大橋檢查站,特別慰問了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值班執勤同志,為他們送去急需的防護用具、食品和飲料等物資。

三、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銀川市科協按照銀川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帶小組要求,聯合市中醫院等單位18名工作人員,成立集中觀察第十一工作組,在銀川市雲來酒店對重點地區入銀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工作,截止目前登記入住隔離觀察人員96人;聯繫銀川市心理諮詢師協會,設立心理諮詢聯繫電話,為隔離觀察人員做好心理疏導和撫慰工作,安撫好隔離觀察人員的情緒,有效解決重點隔離人員的心理負擔。西夏區科協所轄兩鎮七街道的科普宣傳員協助各社區抓緊時間開展居住人員信息普查工作,加班加點統計入戶數據,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切實掌握轄區居民身體健康狀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堅決遏制疫情蔓延。鹽池縣科協在責任小區金穗園值守的黨員先鋒隊成立了代辦服務點,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代辦服務,重點針對居家隔離人員、行動不便或獨居老人,專人負責,隨叫隨到,既有效減少了居民外出情況,又讓居民感受到便利和溫暖,確保居民不因生活物資外出而有感染病毒的風險,也體現了黨員先鋒隊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的堅定信念。彭陽縣科協黨員先鋒隊深入小岔鄉,不斷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安排以村為單位設立疫情防控值班點,發動全鄉黨員幹部、公益性崗位人員到崗值守,測量體溫、登記名冊、加強宣傳引導,牢牢把住每道防控關口,為全鄉老百姓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