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捐錢捐物,農村貧苦老人也捐款,這樣好嗎?

家鄉寧陵


捐款捐物是愛心的一種表現!不管捐出多少,那都是一顆愛心!有錢人可能捐多點,我們窮的就少點,也為國家做一份愛心!比如,彩票不就是一種愛心,小小2元錢,也是為福利事業的貢獻!


張存路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這是好事,請收下他們的捐款,因為他們捐的不僅僅是錢和物,而是老人們對武漢人民的關心和牽掛,是一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滾燙的愛國之心。

例如2月2日在江蘇省無錫市一位74歲的拾荒老人徐美英,將自己一年的收入和拾垃圾的積攢的錢,共計1萬元送到居委會,想要馳援武漢,在遭到村委會工作人員婉拒之後,在村委會辦公室中失聲痛哭。徐美英第二次來到居委會辦公室後態度,堅決聲稱:如果你們不收下捐款,我就要發病了。

2月10號重慶萬盛街道萬興社區便民服務中心87歲的老人倪素英捐出他的畢生積蓄20 萬元,老人堅定地說:國家有難,我不能做旁觀者。

河南商丘81歲老黨員來愈點捐款10萬

浙江省84歲的老奶奶張淑英捐款10萬

還有捐款20多萬,不留姓名就走了。

這些老人的偉大事蹟都在感動著我們,溫暖著我們鼓舞著我們,我們只能敬重的收下,做好我們能做好的事情,為武漢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即使不能出錢出力,做到不出門不串門,做好疫情的防控措施,不給國家添亂也是給國家做貢獻。大家覺得呢?





小唐勝利在農村


疫情防控,捐款捐物,農村貧苦老人也捐款,這樣好嗎?恐怕沒有人否認這是好事吧?即使我們不忍心,但我們卻沒有任何理由不收下農村貧苦老人的滿腔熱情,滿腹愛心。

什麼是真情?什麼是典範?農村貧苦老人為抗疫捐款的舉動,無疑是給出了最好的解釋,哪捐款的舉動就是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給出的精準註釋點。我們可以擔心農村貧苦老人捐款後可能自己的生活會變得更差一點,但我們只需要在日後對老人投注我們關愛的眼線。而在老人為抗疫捐款的時候,我們需要收下老人的真心,並表達我們的讚許,這也屬於對老人的尊重。

回收廢品的83歲老人向社區捐款1萬元用於防疫;廣西88歲老人為疫區捐款1萬元;93歲老兵為抗疫一線捐款……無論是在頭條,還是百度,亦或是瀏覽器搜索,都會跳出一條又一條類似的信息和內容,讓人感到激動不已。位卑未敢忘憂國,患難真情最可貴!

讓我們為一位位捐款的農村老人們點贊吧!用我們欽佩的目光和崇敬的內心。


鄉村螢火蟲


疫情防控,捐錢捐物,農村貧苦老人也捐款,這樣好嗎?

疫情防控,捐錢捐物,獻愛心,應本著個人自願,量力而行的原則。對農村貧苦老人來說,生活比較困難,可以不捐,這樣好。

大難面前,做為國人,要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人人獻出一點愛。關鍵時刻,黨員幹部應該衝在前面,積極捐款。

我的老家村黨支部組織了捐款,大家積極性都比較高,村幹部都是200元,普通黨員100元,支部全體黨員共捐款7000餘元,雖然錢不多,但他代表每個黨員一點心意,為共同戰勝疫情做一點微博之力。

總之,做為貧苦老人,平時沒有收入,生活艱苦,不贊成捐款。如果能好好照顧好自己,在疫情防控當中,保護好自己,不添亂。同樣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沙塵暴5478


在當前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 ,全國人民一致同心向疫區人民捐資捐物肋力疫情防控、奉獻愛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遵循互肋的原則。對於(‘’農村貧苦老人也捐款、這樣好嗎?”),我個人觀點是不取苟同,有很多人向一些機構捐款捐物,其中不乏一些農村貧困老人。需然捐款是公民的合法權利不應被剝奪,但我是不贊成不鼓勵的。因為我國養老最難的是農村,是農村老年人。補齊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這塊明顯的短板,我們必須走出實實在在接地氣的符合農村實際,符合農村貧苦老人的實際。在困難面前不作秀、為農村貧苦老人所想,不要農村貧苦老人老有所為。農村貧苦老人所需要的、是我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



原色陽光Jasper


國難當頭,不僅有衝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有後方源源不斷的支持。向疫區捐贈款中,有陳宏等一代明星,國營企業愛心人士,還有普通老百姓,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他們也伸出援助之手,向武漢人的獻愛心。踴躍獻出自己微博之力。

陝西省銅川市一環衛工人將自己5年的積蓄10071元捐款給紅十字會工作人員;2月4日,河南有洛陽市嵩縣閆莊鎮竹園溝村村民將10萬斤大蔥捐送武漢,300多名村民在地裡用自己的雙手,硬生生拔了3天時間;雲南省紅河州河口瑤族自治縣蓮花灘鄉石板寨村自發捐贈22噸香蕉運抵湖北省黃石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共抗疫情。很多貧困地區農民群眾的踴躍捐贈,體現了廣大農民群眾無私奉獻的精神,大家微博的力量,希望幫助疫區人民順利度過難關。


封順潮


大家好,我是60後趙大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疫情防控,捐款捐物,農村貧苦老人也捐款,這樣好嗎?〉首先我感覺這也體現了農村老人的為國急所急,為國所想而想,關心國家名族,熱愛黨的一種體現,國家有難人人有責,恐怕沒有人否認這是好事吧?即使我們不忍心,但我們卻沒有任何理由不收下農村貧苦老人的滿腔熱情,滿腹愛心。

什麼是真情?什麼是典範?農村貧苦老人為抗疫捐款的舉動,無疑是給出了最好的解釋,哪捐款的舉動就是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給出的精準註釋點。我們可以擔心農村貧苦老人捐款後可能自己的生活會變得更差一點,但我們只需要在日後對老人投注我們關愛的眼線。而在老人為抗疫捐款的時候,我們需要收下老人的真心,並表達我們的讚許,這也屬於對老人的尊重。

只有

回收廢品的83歲老人向社區捐款1萬元用於防疫;廣西88歲老人為疫區捐款1萬元;93歲老兵為抗疫一線捐款……無論是在頭條,還是百度,亦或是瀏覽器搜索,都會跳出一條又一條類似的信息和內容,讓人感到激動不已。位卑未敢忘憂國,患難真情最可貴!

讓我們為一位位捐款的農村老人們點贊吧!用我們欽佩的目光和崇敬的內心。謝謝,希望看到的朋友點關注,或留言。大家互相學習交流





60後趙大姐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難之前獻愛心,彰顯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那些首富,大慈善家捐幾千萬,捐一億。也不過是他們財產的幾百分之一,幾千分之一。而大多數農村貧苦老人,除了領國家給的每月幾十元的養老金,也就無任何其它經濟來源。

所以呢,如有獻愛心的也應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絕不能因愛至貧。

貧苦老人,本應該是被關照的對像。如沒有獻愛心的能力,此時此刻,響應國家號召,不亂竄門,不亂找事,自已不生病,也算為社會做貢獻了。



軸承油封潤滑油


行善不分貧富,只要是行善之人自願的,那就一定是最好的。一個自己尚且困難的老人,還心繫疫情的防控,捨己為人,這是心中有大愛有大德。哪怕他捐的很少,但至少他已經盡力了。我們當向老人學習。為老人點贊👍👍👍!


弓長芳菲


您的問題其實提問的很好的,疫情牽動著中國億萬人的心,國人十幾億人民團結一致,以不同的形式投身到抗疫、阻疫中去,有抗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人民子弟兵,有默默在背後做好後勤保障的警察,保安,環衛,水電暖通,生活必需品等等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十幾億人民能保持高度一致在家閉門,其實也是在參與抗疫、阻疫。更直接的是大家捐款,捐物,這真正體驗了我國,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國家日益強大,國民素質飛躍的提升,空前絕後的無比團結,讓每個中國人都感到無與倫比的驕傲。

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捐款捐物上,湧現了許多感人事蹟,比如韓紅基金會,第一時間捐款,捐物,第一時間把物質送到病人手中,還有,各大企業,私人商會,華人華僑,網紅明星,伸出援助之手,更難得是許多困難戶,鄉下貧苦老人也紛紛捐款,捐物甚至傾囊而出,自願去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我覺得這次疫情國人的表現堪比利比亞、也門撤僑讓世界為中國團結為之震撼。

但是,自願捐款也有看自身能力,也不能盲目跟風,更何況有一些道德綁架的捐款、捐物,更不能提倡,農村貧苦老人捐款,捐物也可謂是杯水車薪,但這種中國精神,是我大中國的優良傳統,我只是建議政府接受貧困老人捐款的時候,能有個調查機制,一、查詢一下是否是自願捐款,沒有被人誘導或道德綁架現象。二、調查一下貧困老人的生活狀況,就算是自願捐款,捐物,也要勸導其適可而止。這既能保護好貧困老人又能體現政府工作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

最後您的問題農村貧苦老人也要捐款,這樣好嗎?我個人回答是“在沒有任何道德綁架的同時要適可而止”。因為他們是我們更要關懷和幫助的人,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沒有老一輩人的努力,那有我們的新世紀,吃水不忘挖井人,要記住孝敬老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是大中國精神的優良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