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不允許別人有負面情緒呢?為什麼用遠離負能量的人這種想法進行道德綁架呢?

小樓的幸福生活


朋友你好。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老友手札,很高興回答朋友你的問題。


負面情緒就一定需要摒棄麼?

負能量就一定是不好的麼?

我覺得這兩個問題是一定要有深入思考的。


我們來試想一下,自己現在一個小孩子,生活在一個父母對自己要求很高、家庭氛圍也還可以的家庭裡。

但是父母並不是一個很會教育孩子的人。所以當你出現一些小情緒、小脾氣的時候,父母就教育你不能哭、要忍住。

你作為一個聽話的孩子,也就按照父母的期待,把情緒都憋進心裡了。

這時候你不自覺的養成了“我有情緒都得憋在心裡”、“我不能有情緒”、“情緒是不好的”這樣的認知和習慣。

那當我們出現情緒的時候,我們會怎麼做呢?


我們會排斥自己的情緒、排斥出現情緒的自己。

而最終,這份排斥會和情緒同時存在。帶來的結果就是,可能情緒本身對我們的影響只有強度5,再加上排斥就成為了10。

而這份排斥不是本來就有的、它產生的原因在於我們自己。

但我們看不到這些,我們只看到了負面情緒、負能量帶給我了非常多的不舒服,然後我就要遠離它、排斥它、解決它。

這是不是看起來非常的順理成章呢?

結果,我們一邊排斥,一邊加重自己的情緒、一邊抗拒,一邊加重自己的情緒、一邊遠離,一邊加重自己的情緒。這操作也是讓人有些看不懂。


在這裡有兩個核心的觀念錯誤:

1、選擇遠離不舒服,而不是承受不舒服。區別在於,不斷的遠離,自己不斷的缺乏相應的鍛鍊,也就越來越承受不了不舒服,那不舒服就永遠是問題;

2、覺得負面是沒有任何積極意義的。須知負面有豐富的積極意義,比如,如果沒有負面存在,我們缺乏對比,連積極是什麼都不知道。


同時,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是我們不可能沒有任何一點負面。對與錯總是統一的、積極與消極也不過是硬幣的兩面。所以,當我們選擇成為一個積極自己的時候,我們身上也就必然存在著消極。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成為那種只有積極而沒有任何消極的人。所以何故把自己往一個不能實現的方向逼呢?


無論生活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好的或者壞的。如果我們僅僅注重感受,那可能就有些太膚淺了。


眼前的好,可能正蘊含著危機;正經歷的壞,也可能藏著機會。感受背後有什麼,這是需要我們去發掘的。

就比如,我總覺得別人對我不好,這讓我很苦惱。苦惱的背後可能就是,我們接受不了他人用他人形式對我們好,只接受他人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對我們好。可從現實層面來說這並不可能。所以,這時候,難受就是在提醒我,要去做一些改變了。


那麼,那些只知道逃、躲、抗拒的朋友,他們的人生比較有侷限性,因為缺乏負面這一重要的人生組成;適應性可能也需要提高;發掘生活中積極方面、過好當下的能力也需要提高。


同時,他們對自己和自己的當下也是有一些不認可的。因為他們也在要求別人變成和他們一樣的。

當然,還有一個更淺顯的原因,那就是任何人在安慰另一個人的時候,都可能往一個“只能積極”、“你需要積極”的方向去引導。因為他們也並不想看著眼前人經歷不開心。

但這裡就又有另外一個問題,並不想看別人這樣,是自己的事情;別人經歷,從中獲益,是他人的事情。因為自己承受不了,而干預他人的成長,這是傷害。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協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實的樣子。祝好。


老友手札


我的婚姻很失敗,有幾年心情煩躁,滿滿的負能量,可是我自己沒覺出來,還到處找人聊天傾訴,一聊起來沒完沒了的那種[捂臉][捂臉][捂臉],再後來發現別人不太喜歡跟我說話了,記得有一次我的老師從長春到瀋陽來,老師很關心我,就問我現在怎麼樣?我的同學性格直爽,來一句哎呀媽呀,她一身負能量,不敢接觸,我瞬間清醒了,我沒有難過,也沒有生氣,突然明白了一些道理,沒有人願意聽你講那些經歷,也沒有人喜歡一個像祥林嫂一樣的人,從那以後,我特別注意細節了,對朋友都是微微一笑,多聊健身知識,減體重,健康飲食,沒事多聊聊孩子的事,一年後,身邊的人都說我變化大,我自己也發現自己變了好多,積極向上了,認真工作,而且,這樣的感覺真好!


包小天來了


喜歡讚頌的往往抱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我負能量了嗎?既得利益者希望永遠活在當下認為沒有什麼不好的,這些說不好的真該死,他們痛恨這些帶給他們不愉快的所謂負能量,記住這一點,社會是由大部分窮人組成的,獲得利益的只是十分之一不到,社會進步應該是大部分人富裕。國家層面說讓老百姓獲得改革的利益就是說老百姓並沒有分享到,還在為了生活掙扎,面對房子,上學,醫療,交通,養老,各個方面的壓力,甚至不敢結婚生孩子。這些說人家負能量了人往往都是缺少同理心,已經過上了小資生活,回過頭來就說,你餓了怎麼不吃肉呢?瞧你胖的餓著不正好減肥嗎?要知道在現代社會胖子往往就是窮人,窮人沒有時間鍛鍊,沒有時間充足的休息,吃垃圾食品,喝甜飲料罹患各種健康問題。好心情的基礎是在看到希望的基礎之上。才有的窮樂呵。


別惹螞蟻12


說的最簡單的。

奧斯維辛集中營。

那邊有個流傳的說法:末世臉

就是感覺活著沒希望了要死了所以就能看出來很痛苦

事實上,的確這種有末世臉的人往往都會被那邊的門格勒挑出來送進焚化爐。

所以,如果你在奧斯維辛。你還需要負能量嗎?你能靠負能量活著?

另外,不是不允許別人有消極情緒,即使別人不在意,個人也不能任由消極情緒侵蝕自己,因為消極情緒會降低人的免疫力與體力,摧毀人的意志,侷限人的認知,與人競爭與合作都失去資格,另外消極情緒會降低人的自尊,而低自尊往往會讓人社交受挫。

以上這些完全都不需要別人參與,自己都能把自己毀掉

另外,什麼叫道德綁架?道德綁架這個詞本身就是錯誤的說法。

什麼是道德?道德是維持社會秩序穩定的規範,是從文化衍生出來的,沒有道德,社會體系就會崩潰,這如何綁架!?

人際關係本身就有支配需要,就是希望控制別人的需要,所以才會對別人提出要求,這個有好也有壞,但放在這裡,這並不是壞處。

因為消極情緒如果擴散影響到別人。會讓整個群體效率都下降,讓別人也跟著受罪,甚至引發新的衝突。怎麼,自己過的不好不想辦法解決卻要讓別人也不好過,禁止這樣叫道德綁架嗎?

如果有負面情緒,應該

1.盡己所能消除負面情緒

轉移注意力或者吼幾嗓子或者哭或者做其他能讓自己好受且有益的事情

2.尋找解決產生這些負面情緒的源頭的問題的辦法

導致挫折產生的問題如果情緒取向沒有建設性,效果就不會好,因此。正面解決問題才是最有效的

3.尋找社會支持

這邊的社會支持應該是找人傾訴,尋求合適的人幫助,這與直接用負面情緒影響別人是不一樣的,向正確的人示弱表現自己的痛處並不是壞事。事實上社會支持的方式很多對此都很有效

事實上,人有負面情緒很多時候是因為遇到挫折或者難以解決卻很礙事的事情。

這種時候消極情緒幫不了你,唯有冷靜擺脫消極情緒或者將引起消極情緒的事情分析了轉化為動力才是正解


小幽


經常用負能量來定義別人的人,往往也是負能量的製造者。

我有個熟人,她是個護士,性格愛走極端,凡事非黑即白。工作中積攢的戾氣比較重,就需要在生活中發洩發洩。

如果她有個什麼想法,她的家人或朋友反對,她會立刻翻臉,指責別人在對她釋放負能量。

周圍人經常是一臉懵,比如她提議週末結伴去奧森跑十公里,朋友說太累了吧,跑不下來。她會立刻不高興,說朋友在打擊她的積極性。



她認為凡事保持積極都是光榮、偉大、正確的,只要自己站在積極一邊,所有人都理所應當的支持她。

而那些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都是腦子不好、情緒有問題、世界觀不正面、心理陰暗,他們那些唱反調的觀點應該被改造、被消滅。


和這種人做朋友,太難了,經常會搞到場面很難看。也許她真正想要的,就是利用正能量負能量的說辭去挑起事端,重複體驗在工作中與他人的對抗狀態,通過正能量的道德感,使自己保持優勢地位。

說白了,就是工作裡受的傷,在那些在乎她和讓著她的人身上找補。

在無數星星的光芒下,世間的一切也不過是螞蟻的煩惱。如何扮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歡迎關注,每天帶您討論幾個心理學的小問題。

京城少年


哪一個社會?哪一種社會制度,都有負能量的人?而排斥她,打擊他,遠離他,是一種消極的,沒有理智的,做法。要去了解他。我們不能對某一些人。在政府打黑除惡之前,有些老百姓對黑惡勢力的深惡痛絕,不能把它看作是負能量。他的不滿,委屈和謾罵。是因為他受到了黑社會的傷害,黑社會的危險,黑社會的打架。這個能叫負能量嗎?如果基層的老百姓,對於黑社會的,不滿,反抗。他的憤怒,悲觀情緒。我們叫負能量。我們是代表了黑社會,在說話。我們是站在黑社會的立場上,批評這些老百姓。所以,負能量,我們要分析它,產生的原因。疏解矛盾。解決問題。讓社會更和諧,健康的發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才是正確的思路和辦法。


wangyizuog


我不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看到問題的作者,也是用健康領域創作者,既然也用出道德綁架的詞來為有負能量的人撐腰。

首先,你要了解什麼樣的人才是具備負能量的人。

我們不怕有負能量的人,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愚昧無知的,有很多人因為無知做錯了事,我們可以給他講明道理,使其能夠了解改正。能使他成為我們的朋友,為人類和睦團結做出更大貢獻。

反而,另有一些人,大腦裡面充滿負能量,總是說不通,講不明,聽不進去勸解,一意孤行。這樣的人才是真正負能量的人,也可能是病人,病人的較多,存在著危險性,所以你要遠離。

遠離的原因是,正常人和他夠不通,講不明道理。

這怎麼能叫道德綁架呢?

出於對他人或是對他自己都有好處。


然自利人陳全孝


天下大雪,秀才、縣官、財主相遇,財主提議以雪為題,每人念一句詩。秀才說了一句:“大雪紛紛落地。”縣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氣。”財主笑著說:“再下三年何妨?”正在這時,在廟裡避風雪的流浪漢聽得火冒三丈,大聲罵道:“放你孃的狗屁!”



明天146153106


偽君子最討厭講真話的人,真實的見聞,醜陋的故事讓偽君子失體面,才會千方百計阻撓知情人吐真言,讓不知內情普通人迷茫,分不清真假?講真話的人越多,小人才會無地自容,所以真話讓小人們害怕遮羞布被揭開?把講真話打擊成負能量?


user1197713899559羅


負能量代表的是一個選擇,所做的選擇明確,是不利於事物發展的能量。

目前社會的多樣性,競爭壓力大,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選擇不同的態度和行為,很普遍。是非判斷複雜。

記得早幾年的春晚小品,有追星的不同輩人的不同看法,那時的分歧,以年輕人追求時尚有自己的選擇為主。現在的追星,分歧相比以前要大的多,會有激烈。可以想見,簡單的事情,已經不再簡單。

相比以前的富裕,經歷過太多的貧困磨難,有了稍微富裕的生活,是光榮,是楷模。到了現在,“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樣的思想,是本質的一個變化。變化的是選擇的是感慨的無力感,而不是唾手可得的拼搏動力。

天下勢,分分合合。分的過多,會有合的需求。個性和原則,都需要有。

負能量不是陳述一個事實,而是事實下的選擇。對現實的不同解讀,會導致方向上的變更。因此現在有三觀正的要求,以保證正確的發展方向。

遠離負能量,是指負能量的攻擊擴散性。思想難以改變,選擇需要自主。改變思想,可以選擇以身示範。做好了自己,保持住自己的獨立,自己的快樂,是負能量的最好藥劑。改變思想,也可以選擇幫助,這需要精力能力的投入,“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有能力有為者,有這個責任,這需要“知己知彼”的“知己”,以及“知彼”的前提。

加關注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