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薛超:用一顆黨員的“紅心”在農村築起防疫鋼鐵長城

用一顆黨員的“紅心”在農村築起防疫鋼鐵長城

——記邯鄲市叢臺區黃梁夢鎮黨政辦主任薛超

邯郸薛超:用一颗党员的“红心”在农村筑起防疫钢铁长城

圖為薛超在進出村卡口對志願者執勤情況進行檢查指導。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王麗輝)“我是黨員,我先上!”一句簡單的話,築起了一道保護人民群眾的防疫鋼鐵長城。他就是邯鄲市叢臺區黃梁夢鎮黨政辦主任、黃梁夢村包村人員薛超。

邯郸薛超:用一颗党员的“红心”在农村筑起防疫钢铁长城

圖為薛超對各鄉鎮、單位觀摩學習黃粱夢村先進經驗人員進行現場講解。

1月22日,黃粱夢鎮正式吹響了共抗新冠肺炎衝鋒號,作為黃粱夢村的包村鎮幹部,他第一時間響應鎮黨委號召,組織開展黃粱夢村防疫工作,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黃粱夢村村莊面積1350畝,人口5600人,區域駐鎮單位家屬院人員混雜,交通幹道縱橫交錯,人員流動性大,疫情防控情況複雜。為做好黃粱夢村疫情防控工作,薛超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原則,結合村情為黃粱夢村建立一整套科學、規範、操作性強的防疫流程,在實踐中摸索出“十個一”防疫工作法,即成立“一個指揮部”、建立“一套臺賬 ”,保留“一個出口”、發放“一個出入證”、建設“一個衚衕長”、構建“一個網格”、召集“一支志願者隊伍”、發起“一起募捐”、明確“一個聲音”、開設“一個蔬菜平價點”。此方法和防疫流程在全鎮、全區推廣,成為全區、乃至全市的先進防疫工作經驗,為全市各地防疫防控提供借鑑。

邯郸薛超:用一颗党员的“红心”在农村筑起防疫钢铁长城

圖為薛超對消殺組人員消毒液配比及設備使用情況進行現場培訓。

防疫工作他總是衝鋒在前,身先士卒,與村幹部一起吃住在村,連一身換洗衣服都沒來及帶,衣服髒了就在單位洗一洗,第二天還沒幹就穿在了身上,連續十八個晝夜沒有回家。他對全村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過了疫情,我們就是過了命的交情”。

“爸爸,你在哪?我好想你啊!我生病了你都不看我,是不是不要我了?”病床上的三歲的女兒電話裡哭著問他。而他的回答是:“乖女兒,爸爸愛你,爸爸在消滅怪獸,等怪獸打跑了,爸爸送你一個大玩具,要聽媽媽話。”在女兒因病住院的8天時間裡,他僅僅是強忍淚水到醫院偷偷看了一眼,就轉身奔赴防疫一線。

邯郸薛超:用一颗党员的“红心”在农村筑起防疫钢铁长城

圖為薛超深夜仍堅持工作一線,檢查老舊小區執勤志願者執勤情況,並進行看望。

防疫戰開始以來,隨著手機網絡的普及,各種信息蜂擁而至,真假難辨,為此他在全村通過印發宣傳頁、條幅,並親自撰寫致村民的一封信、微信群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並設置每日疫情公開欄,提高群眾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全村在防疫工作上實現一個聲音。面對村內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他率先在全村發出募捐倡議,並主動引導幹部進行捐款捐物,通過募捐各類防疫物資基本上滿足了村內防疫工作所需。為了給村民提供方便,他帶領村委會設立了“平價蔬菜銷售點”,讓村民吃上放心平價蔬菜。在使用霧炮、人工消殺方式基礎上,他聯繫河北空天航空公司提供無人機,對全村進行消殺,該方式消殺利用彌霧方式,危害小,效率高,全覆蓋,助力防疫工作開展。

薛超或許不是一位合格的兒子,或許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和父親,但他是黃粱夢鎮的頂樑柱,也是千千萬萬基層防疫工作一線幹部的一個縮影,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用一顆紅心築起防疫的鋼鐵長城。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