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着江南书卷气的莫氏庄园

莫氏庄园是清代平湖豪绅莫放梅建造的。据说莫放梅走的是胡雪岩的路子。但

莫氏庄园毕竟不同于胡雪岩的故居。后者如同一个贵妇,华丽的外表堆砌出来的是一般叫人敬而远之的美,前者却是原汁原味,如同一个恬静的少女,温柔婉约又透着江南特有的书卷气。

透着江南书卷气的莫氏庄园


莫氏庄园曾被建筑师称为:“集中国优秀传统建筑之大成。”莫氏庄园坐北朝南、沿街临河,高逾六米的风火墙将建筑围成具有强烈封闭性的整体。过正门左转即是仪门。仪门的正面上方雕刻着福、禄、寿三个人物形象,暗示着主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官运亨通的美好愿望;门罩上是阳雕“德正应和”字碑,彰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德为本”的儒家思想。中轴线上的第一进建筑——轿厅,是莫氏家族迎宾送客、停轿备茶的地方。在轿厅中欣赏到保存完好的官帽、地契和当时莫家的名片及专用信封。从轿厅路过账房,隔窗望见一组地主逼租的五人模型,还有一台锈迹斑驳的进口铸铁保险柜,斛和斗一些旧时的量具,作为一段历史向人们诉说着往事。

透着江南书卷气的莫氏庄园


莫氏庄园共有专用客厅三座,花厅是我们看到的第一座客厅,是主人专事接待亲戚朋友的地方;是吟诗应对、或附庸风雅的主要活动之所,在当时名噪一时,闻名远近。第二座客厅——正厅,名“春晖堂”,它既是家族中司礼仪的中心,也是接待官员和贵宾的场所。

莫氏庄园的春晖堂,与常熟采衣堂、东阳卢宅、同里退思草堂、苏州网师园万卷堂、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合称江南六大厅堂。厅堂正上方的“春晖堂”匾额,经考证,确系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上海松江华亭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曾在平湖教过私塾)的手迹。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明代书法家怎么可能为清代的豪宅预先题字近三百年呢?有分析认为,这是宅主人为附庸风雅集先人之字撮合而成。这种说法虽可成立,但终究是一种推测。具体实情,不得而知。

透着江南书卷气的莫氏庄园


过了正厅,就来到庄园的第二座花园——前花园。前花园,以应和衬托取胜。整个花园,以山石为骨骼,水池为血脉,花草树木为衣冠,贵有木樨,雅有幽篁,山有湖石,水有池潭,前有近景低就,后有远观因高,笋石依墙而立,随势赋形,各得其所。正应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南水网地带,河系纵横交叉,地表水源丰富,故该池妙造自然,凿地成池,引地表水入园,起死回生,活水有源。

透着江南书卷气的莫氏庄园


如果说,浏览前花园使我们窥测到的是某种应和衬托,那么,在后花园除了能继续寻摸到布局的巧妙外,我们还能从中感悟到一些禅趣的脉搏。

透着江南书卷气的莫氏庄园


后花园,坐落在书房后侧,与廊名为“清风明月之廊”的曲廊相傍。园中置一石山,将园隔一为二,山中植一桂树,又一黄杨,环壁再一黄杨,并间以腊梅、芭蕉等,整个院落的空间为南北向,长宽比例为3∶1有余。此石山将空间隔出,先抑后扬,欲露先藏,巧用障景,曲径通幽,峰回路转,使游者观之不能一目了然,故拦路落石,石生径,径通景,景入书房,深入浅出,幽景自得。此景恰好应了《红楼梦》十七回中贾政的一句话:“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仰观石山,古树黄杨,桂子飘香,古藤薜荔……在这里使人感悟到生命的自然与和谐。

透着江南书卷气的莫氏庄园


女厅是第三座客厅,俗称“堂楼厅”,又名“云浦草堂”。它坐落于中轴线上的最后一进,系二层建筑。楼上是眷属起居的卧室,楼下是女厅,乃应酬女宾的场所。

透着江南书卷气的莫氏庄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