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家長的智慧分享,看看你能知道多少?


兒童自控力 | 聰明家長的智慧分享,看看你能知道多少?

自控力是自我管理的能力,管理情緒、管理獨立生活的種種技能。成長中的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言傳身教給予孩子的教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孩子不會聽你怎麼說大道理,會看你怎麼做事做人。

自控力是“控”制去做一些並不是水到渠成或者很享受的事情。我們希望自己和孩子或者整個社會都去做善良、堅毅、誠信有責任感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很開心自主地這樣去做,也就無所謂控與不控了。這裡涉及到一個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問題。很多人認為,人是一種有侷限性的動物,所以避免了“惡”也就是做好自控,就離善或者有所成就不遠了。

自控力有多重要

自控力,代表自律,自覺,一個有自控力的孩子有規矩的孩子以後走上社會不容易被誘惑,因為良好的習慣在他的心裡生根萌芽。


兒童自控力 | 聰明家長的智慧分享,看看你能知道多少?

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不少班級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每每學習成績好的小朋友都不會太胖,和這些小朋友交談了解後,你會發現他們在生活習慣包括飲食、運動上都不會特別的放縱自己。所以為孩子種下一顆自控力的種子,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健康的體魄或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將會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自控力的培養之道父母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情緒管理

白巖松說,沒有平靜就沒有幸福。育兒何嘗不是,沒有平和的心態,就沒有理性育兒,更不可能有充滿愛、自由和尊重的家庭氛圍。天下沒有天生完美的父母,作為成人,由於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童年所以成就了現在的我們。但幸運的是,我們成為了父母,撫養寶寶長大,親手為他營造一個原生態家庭,我們有機會重新過一遍童年,關注每個當下的生活細節,足夠用心去對孩子進行正面管教,堅持溫柔的堅定,幫助孩子為將來人生衝刺儲備能量,這些能量包含愛的能力、成功體驗、寬容樂觀、理性熱情、格局大氣……

兒童自控力 | 聰明家長的智慧分享,看看你能知道多少?

幼兒自控力培養 “三部曲”

(一)為人父母,以身作則。作為孩子身邊最親密的人,父母首先要有自控力,尤其是與孩子的相處,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善於自控的父母所擁有並傳遞出來的正能量,孩子是能夠感受得到的。

(二)泰然處之,循序漸進。自控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習得的。要營造一個寬容、平和的家庭環境,讓孩子順應成長的規律,在不斷的“試錯”中自我學習,漸漸獲得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並推動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及時鼓勵,增強信心。“寶寶,現在你能夠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知道什麼時候該洗澡啦。”面對孩子在自控力的習得過程中走出的每一步,不管步幅大小、成效多少,都應該及時給予正面的回應。父母的認可和鼓勵,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來源。有了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的自控力自然而然也就增強了!

兒童自控力 | 聰明家長的智慧分享,看看你能知道多少?

制定約束的規則

(一)“規則”的制定,不能籠統,而應具體。例如,“不能打人,不能吃垃圾食品,要獨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這些規則就籠統了。應該具體一些,什麼情況下不能打人?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樣的垃圾食品不能吃?什麼時候不能吃?如果吃的話,限量是多少?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獨立解決嗎?

(二)細化後的“規則”,要和孩子先溝通,再確立。一是要把規則給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制定這條規則,不遵守規則會有怎樣的後果。二是要聽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見,要充分尊重孩子,讓孩子也參與到規則的制定中來,更有利於規則的執行。三是互相協商,取得認同,達成一致。

(三)定好的“規則”,要堅持,要堅守。一是父母要做榜樣。例如,過馬路時,紅燈停,綠燈行。購物要排隊……這些規則,父母不能帶頭違反,要給孩子樹榜樣。二是對於孩子偶爾的“出軌”,父母不要大做文章。首先,要問孩子當時為什麼“出軌”,也許孩子是出於一種良好的動機而違反規則的,所以要給孩子“申訴權”。然後,父母要給予正確的疏導,要相信孩子本質上是好的、是善的,家長不要大動干戈。再有,就是要給孩子改正的機會,一出軌就懲罰,這種做法太生硬了,可能會適得其反。

兒童自控力 | 聰明家長的智慧分享,看看你能知道多少?

自控力,幫助孩子打開成長大門的一把鑰匙。少說,與孩子對話需要壓住火氣掌握技巧;多聽,用巧妙傾聽引導孩子合理釋放情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兒童自控力 | 聰明家長的智慧分享,看看你能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