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精細動作”如何訓練?被動操加主動引導,孩子手巧心靈

文丨福林媽咪

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學寫字,有的學的快寫的好,有的學的慢些的差,一個字即使經過兩天訓練,最後寫出來的依然不好看……

孩子和爸媽和老師一起做收工,明明是自己的任務,但是總是做不好,需要寶媽或者老師來幫忙,甚至代替……

以上看似毫不相關的事情,其實矛頭都指向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精細化動作發展的並不好!

孩子“精細動作”如何訓練?被動操加主動引導,孩子手巧心靈

什麼是精細動作?不少寶媽其實聽說過這個概念。孩子的大動作和精細動作,都是肌肉發展的重要階段。三翻六坐九爬,這些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動作,容易被發現,寶媽們也會著意讓寶寶去練習,但是手部的小動作,卻常常被寶媽忽視。

所謂精細動作,也叫fine motor skills,指的是和手的一切有關的,憑藉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力等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

精細動作發育的如何,參考的主要因素是兩個方面,一是手本身的抓握能力,另一個是手眼的協調能力。

手的抓握能力,包括抓、捏、拍、擰、撕、推、壓、懸浮、約束、觸、勾狀抓握等手部動作,手眼的協調能力,則要加入眼睛的配合,孩子能不能將抓到的東西放在指定的位置,雙手能不能完成到自己想要做到目標。

孩子“精細動作”如何訓練?被動操加主動引導,孩子手巧心靈

還有的觀點是將除了手部動作意外腳尖、面部等這些細小肌肉動作也定義為精細動作的範疇,這些動作都需要孩子通過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比如對著人主動特意展露出自己的笑容,也是寶寶的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的鍛鍊,時間要比大動作學習時間長,也更緩慢。3、4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可以活蹦亂跳,單腳跳雙腳跳了,但是可能依然用不好小剪刀,不少孩子上了小學還是不會繫鞋帶,一個簡單的繩子打結,也能難倒一半的學生,這時就可以看出孩子們之間手部控制能力的差距。

而且,寶寶的精細動作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從剛出生起,寶寶可以抓住助產護士的衣服不讓走,到之後能完成各種精細的動作,過程緩慢而持久。每個階段都有大致的一個發展規律和參考標準,參考這個標準,能夠知道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水平如何。

孩子“精細動作”如何訓練?被動操加主動引導,孩子手巧心靈

表格中詳細列舉了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展規律,但不代表孩子精細動作發育過程到3歲就截止了。嬰幼兒時期需要有意練習,三歲後也需要持續練習。三歲之後寶寶會上幼兒園,開課比較早的幼兒園會開始讓孩子學習握筆寫字,還會有很多手工遊戲,另外像繪畫、彈琴等藝術,也要求孩子對手逐漸精湛的控制力,不過畢竟寫字鍛鍊的動作比較單一不夠全面,有意識的通過針對性的訓練提升孩子精細動作發育的短板,是不能忽略的。

很多人在沒有意識到自己還未完全發育好精細動作時,就斬斷了精細動作的鍛鍊,所以有的人成年後做個手工甚至做點家務,都發現自己不能很好的完成。

孩子“精細動作”如何訓練?被動操加主動引導,孩子手巧心靈

那不同階段如何幫寶寶進行精細動作訓練呢?

一、嬰兒期

嬰兒時期我們常做的是給孩子拿個玩具讓他玩兒,其實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寶寶進行手指被動操的訓練。

①寶媽的食指和中指交叉放在孩子手上,然後用拇指上下推揉,促進他手部肌肉、血液的發展。

②寶媽伸出三根手指,從孩子的手指根部三指不停的搓揉到指尖,依次進行完左手的五個手指,換右手。

0-5個月:鍛鍊“抓”,寶寶最先掌握的手部動作就是抓,大人給他的玩具他可以用力抓住不掉,這是第一步,接著換各種材質和形狀的寶寶讓寶寶抓,例如搖鈴。小的毛絨玩具等,然後嘗試把玩具放在面前讓孩子主動抓。

孩子“精細動作”如何訓練?被動操加主動引導,孩子手巧心靈

6-10個月,寶寶可以很好的抓起放下物品之後,他的動作重點就過渡到了“捏”。先是五個手指捏,接著可以用3根手指捏,再到兩根手指對捏,寶寶能抓住的物體形狀更為豐富了,還會把大拇指和四指分開,用食指伸進瓶口掏東西,小飯粒也能捏住,不過要注意看著孩子防止誤吞硬幣紐扣等東西。

二、幼兒期

1歲之後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可以不光利用玩具器材讓孩子抓、仍、捏了,而是可以開發更多的遊戲,讓孩子在玩兒的過程中訓練到手部動作及手眼配合。

★抽紙巾和撿碎紙:

一歲左右,給寶寶一包紙巾讓他一張一張地抽出來玩,還可以給孩子一些不用的廢紙讓孩子撕著玩兒,這個階段孩子對撕紙很感興趣,相反的,還可以找一些五顏六色撕碎的紙張仍在空中,然後和孩子一起一片一片撿回來。

孩子“精細動作”如何訓練?被動操加主動引導,孩子手巧心靈

★和孩子互動拍手:我記憶中常常看到大人和孩子玩兒,會教孩子使用自己的雙手,比如在臨走時教孩子和對方說再見並且揮手,或者教孩子做飛吻的動作,還有用孩子一隻手的一根手指點在另一隻手的手心,嘴上念著“點豆豆點豆豆”。

★按電話鍵:孩子還很喜歡打電話,不妨給孩子買個玩具電話,孩子在用手指按鍵時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還有一些按鍵玩具結合了音樂、燈光,孩子一按下去就可以收到反饋,燈光亮起來,音樂響起來,所以他會反覆去按,能鍛鍊孩子手指的力量和精準度。

孩子“精細動作”如何訓練?被動操加主動引導,孩子手巧心靈

★塗鴉:兩歲之後的寶寶就來到了另一個階段,他們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常常自己一個人就能玩,這時候適合讓孩子玩兒一些開放性創造性的遊戲。

塗鴉就是很好的方式,孩子拿著蠟筆,剛開始可以畫出不規則的曲線,看起來可能和畫畫沒什麼關係,但是要知道,對於這個時候的寶寶來說,手部的控制力還不夠,指望他一下子畫出藍天白雲是不太現實的,對給孩子一些鼓勵,讓他聯繫畫直線、圓形方形等等,可以起到很好的鍛鍊效果。

★積木拼圖:到了三歲左右,孩子能玩兒的遊戲就更多了。如果之前的塗鴉是初級版,現在就可以進階到高級版。畫畫、拼圖、積木、剪紙,都是非常好的遊戲。

當然,並不是把工具扔給孩子讓他自己玩兒就好,這樣孩子的興趣10分鐘就用完了。引導孩子畫出一個特定的目標,比如比著自己的小手畫出輪廓,然後根據留下的手的形狀發散思維,添上什麼元素可以變成什麼,充分調動孩子的想象力。


精細動作的鍛鍊,意義不僅是讓孩子拿東西更方便而已,因為精細動作要發展,需要腦部多個區域的配合,孩子的動作越精細,完成度越高,越需要大腦精密的運算,所以在鍛鍊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也會更加聰明,這也正是為什麼人們說心靈手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