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教、學、考一致的高考命題新趨向備考中的核心素養

基於教、學、考一致的

高考命題新趨向

基於教、學、考一致的高考命題新趨向備考中的核心素養


整體上看,高考命題逐漸向教和學靠攏,今後,命題材料在關注時代的同時,也可能暗暗照應教材。


高考作為一種重要的評價方式,對教學的引導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以作文而論,近幾年,高考全國卷作文題在主題上幾無秘密,在全國各地教研員、教師命制的試題中,不乏暗合或形似的。淡化審題,強調宏大主題的個人書寫,是高考全國卷近幾年作文題的新範式。在一些師生仍將審題立意作為得分秘笈的時候,高考作文題卻明明白白地告訴學生,我的題目不用審,主題也是你們熟悉的。你寫的肯定是對的,除非你與高考過不去,那麼,寫得好不好就是一個問題了。


高考作文題在引導我們寫出一篇“好”的作文,而不只是一篇“對”的作文;同樣,高考全國卷的命制也在引導我們學好語文,好好學語文,而不只是往常所說的“憑感覺,憑運氣,看臨場狀態”了。


基於教、學、考一致的高考命題新趨向備考中的核心素養


提倡“1+N”,高考題考查的觸角在向教材悄然延伸


高考考查的正是教學的航線,從課本出發,與高考勾連。


新課標提倡“1+N”式的教學,即一篇文本帶出若干篇。這其實是早已在教師中實踐的,比如教學中的“拓展環節”往往如此,而日常考試也注重與教材的聯繫,選用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文本作為考查對象。新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明確要求:“選修課程評價要注意與必修課程銜接,在銜接中呈現體系和梯度。”


但是,曾經的高考命題,為了避免猜題,喜歡選用生僻的語料,考查學生不太常見的概念術語,又喜歡用固有的模式,對同一類型的文本採用相同的題型,既脫離了文本的實際,也與教學實情不太吻合。但高考的指揮棒作用迫使高三的教學往往用一整年的時間針對高考題型模式開展訓練。即使是平時高一高二的考試,也往往向高考題靠攏,課堂學習的內容在試卷中所佔的篇幅並不多。


這種情況在今年的試卷中有所改變。比如,全國Ⅰ卷文言文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照應的是《過秦論》;此外,全國Ⅱ卷文言文選的是《史記·商君列傳》,全國Ⅲ卷文言文選的是《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這些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傳記,是一部分考生讀過或瞭解過的,在一些教學和試題上也曾出現過。高考命題並不迴避,正是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高考考查的正是教學的航線,或者是教學的自然延伸。如果我們寬泛地看中學教材上的文言文傳記類作品,主要出自《史記》《漢書》《後漢書》,高考對《史記》的大幅選用無疑擴大了文言文的選材範圍,也意味著前四史進入高考的可能性在不斷增大。


此外,全國Ⅲ卷詩歌選自劉禹錫的《插田歌》,題目要求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進行語言風格上的比較,則是直接與課文銜接。這也不是第一次出現,2015年高考詩歌鑑賞就有將岑參的《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與其《白雪歌》作比較的試題。從內容上看,與課堂教學的形態是非常接近的。


基於教、學、考一致的高考命題新趨向備考中的核心素養


基本項目式的學習,學習任務群的隱性登場


強調學習資源的整合,重視情境的設置,正是新高考的特徵。


新課標在課程內容上設置了18個學習任務群,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個階段。學習任務群“以任務為導向,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提升語文素養”。新課標下的高考試題,必然體現這種項目式的學習,強調學習資源的整合,重視情境的設置。


以實用類文本閱讀為例,試題的選擇範圍在不斷擴大,前幾年,已由說明類文字向新聞通訊類文字、圖表轉換,今年更是出現了“論”的文字,如全國Ⅲ卷的《論冬奧背景下體育志願服務與青少年社會參與》,全國Ⅱ卷更直接出現了人民日報的社論《努力修好武漢長江大橋》,由於考試的限制,電子文本尚未進入試卷,但文體的界限已然打破。三套試卷的材料,圍繞“文物保護”“港珠澳大橋”和“青少年志願服務”選擇,這些都鮮明地體現了學習任務群中的“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當代文化參與”的特徵。如“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要求“通過各種傳媒,關注當代文化生活熱點,聚焦並提煉問題,展開專題研討,解釋文化現象,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提高對各種文化現象的認識能力和闡釋自己見解的能力”,“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要求“知道信息來源的多樣性、真實性,辨識媒體立場,多角度分析問題,形成獨立判斷”。從題目設置看,命題者不只是簡單地要求篩選信息,更要善於從信息中做出推斷,如全國Ⅰ卷第6題:


請結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復的檔案文件的受損原因。


由修復方案推斷原因,答案不是直接呈現,也不是概括歸納,需要運用一定的邏輯推斷,顯然有較高的思維要求。


學科特徵的增強,著力考查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的核心素養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目標,這正是語文學科特徵的體現。


高考語文試卷,學科化不明顯的,主要是論述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的選擇題。論述類文本主要考查的就是內容信息的比對,設題的策略是張冠李戴,無中生在,以偏概全等。比如2018年高考全國Ⅱ卷第3題B項漏掉了“在某種程度上”,這個選項就是錯誤的。所以,學生只要認得一定數量的漢字,理解基本的意思,細心一點,就會做了。


但是,高考語文試題,學科化的特徵也在加強,比如,論述類文本,2017年開始考查論證方式,2018年、2019年繼續這一考法。儘管真正從論證方式這一角度設置錯誤選項的還未曾見,但論證方式已融入到選項的描述中,是需要我們學習並掌握的。


文學類文本閱讀以及詩歌鑑賞的學科化特徵比較明顯:


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請談談本文是如何具體塑造這樣的“中國的脊樑”的。(6分)——2019年高考全國Ⅰ卷第8題


《理水》是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一篇,請從“故事”與“新編”的角度簡析本文的基本特徵。(6分)——2019年高考全國Ⅰ卷第9題


請以老舞蹈師形象為例,談談小說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6分)——2019年高考全國Ⅱ卷第8題


小說中的盧森堡公園苗圃在情節發展中有重要作用,這種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2019年高考全國Ⅱ卷第9題


小說中有多處景物描寫,請分析其功能。(6分)——2019年高考全國Ⅲ卷第8題


兩個乘客為什麼沉默?小說為什麼首尾均有這一細節?請結合全文分析。(6分)——2019年高考全國Ⅲ卷第9題


主要考查人物塑造的方式、景物描寫的作用、細節的內涵、敘事的方式和文本的特徵,集中在對文學藝術性的辨析上,需要較高的審美鑑賞的素養。


整體上看,高考命題逐漸向教和學靠攏,今後,命題材料在關注時代的同時,也可能暗暗照應教材。但更重要的是,考查的方式也在向教的方式靠攏,比如,群文閱讀、項目式學習,以及真實情境下的語言實踐活動,都是基於語言運用,採用適合文體特徵的教學方法。比如,宏大主題的個人表達,被稱之為當前高考作文的表達方式,也是表達內容。它要求個人與時代的緊密對接,從切己的角度對時代的呼聲做出回應或思考。在文體上,演講稿、書信、辯論詞、時事評論是重要的語言實踐活動,也是最重要的表達方式,是用紙筆可以檢測出來的。又比如,語段的修改、調整、壓縮、擴張等,也是十分常見的語言實踐活動,與學生今後的生活密切相關,是學生需要在日常語文學習中強化訓練的。總之,如果我們踏踏實實地閱讀、寫作,真正地在吸納傳統文化滋養,參與當代文化熱點的討論,用語言書寫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情思,語文就如同流淌在我們身體的血液一樣,永遠給我們力量。


— END —

來源 | 《語文報·高考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