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片掰開使用會影響藥物的療效嗎?

覓夜店


藥物能否掰開用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為藥物和食物不一樣,不是想掰開就掰開,有時是瞎掰!具體且看分析如下:

在臨床實際應用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需要使用的藥物但沒有合適的劑型,或者有合適的劑型但沒有合適的劑量這樣的難題,如兒童用藥,肝腎功能差的特殊情況,需要將片劑掰開服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情況下,藥片掰開使用會影響藥物的療效。

普通片

普通片是藥物原料粉末與一定的輔料混合,再通過粘合劑壓制而成的藥片。每一片都有固定的劑量,通常可以掰開服用,掰開後並不會影響藥效。但需要注意的是,掰開後服用劑量會不夠準確。

糖衣片

某些藥物因苦味太重,會嚴重影響口感,使患者難以吞嚥,所以多製成糖衣片。糖衣片同樣可以掰開服用,但掰開後藥物就失去了糖衣的保護而使苦味提前釋放,影響口感。

腸溶片

有些藥物因在胃液中失效或對胃黏膜刺激過大,所以包裹腸溶衣製成腸溶片。腸溶片如果掰開使用,會使藥物提前在胃內釋放,影響藥效或造成對胃黏膜刺激。所以腸溶片通常是不能掰開使用的。

緩控釋片

為了減少患者服藥次數,延長藥物療效,減少體內藥物濃度的波動過大,通常將藥物製成緩控釋片,如大多數的降壓藥。緩控釋片是否能夠掰開使用,這裡還要看使用何種技術進行包衣。

如果使用溶蝕性骨架技術製成的緩控釋片,那麼通常是不能掰開使用的,因為掰開後溶蝕性骨架被破壞,就失去了緩控釋作用。而如果採用的是微囊緩釋技術包裹藥物,掰開後藥物微囊並未破壞,那麼這種緩釋片劑是可以掰開使用的,並不會影響藥效。

由以上分析得知,緩控釋片掰開最為複雜,有時同一個藥物,不同廠家的劑型規定不一樣,這就要參考說明書規定。當然,能不掰開,換一個思路,採用其他劑型更安全。得益於我國工業的發展,製藥工業也飛速進步。現今應用於臨床的藥物劑型多達數十種之多,最主要的有片劑、膠囊劑、注射劑、軟膏劑、顆粒劑、散劑、糖漿劑等,其中片劑又可分為普通片、糖衣片、腸溶片、緩釋片和控釋片等,如果實在不知能否掰開,可以從其他劑型角度看看能否換藥。

最後教大家一個簡單的識別藥片是否可以掰開使用的方法,一般可以掰開使用的藥片,其正中間都會有一條直線小凹槽,以方便患者掰開,保險起見,建議參考該藥物的說明書,註明可以掰開的,那就最安全了。如果看到藥片上沒有凹槽,那就儘量不要掰開使用,否則就是瞎掰了!

李博. 成人藥片能掰開喂小孩嗎?[J]. 醫藥食療保健, 2016(12):21-21.


藥師方健


藥片到底能不能掰開吃?掰開使用會不會影響藥物的療效?這要看是什麼藥片!不是所有的藥品都不能掰開吃,也不是所有的藥片都能掰開吃,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什麼藥片能掰,什麼藥片不能掰!

我們一般所說的片劑以口服普通片(包括糖衣片、薄膜衣片)居多,當然根據不同的製劑工藝和用法等特點,還包括含片、舌下片、口腔貼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騰片、陰道片、陰道泡騰片、緩釋片、控釋片、腸溶片、口崩片等。這麼多種藥片,到底哪種能掰哪種不能掰呢?

腸溶片:不能掰

之所以叫腸溶片,就是到腸道才能釋放被吸收。做成腸溶片的目的有這麼幾個:1、為了避免藥物成分在胃內被胃酸破壞,分解失效;2、藥物對胃有刺激;3、需要在腸道定位釋放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例如定位治療腸道疾病;

緩、控釋片:有些能掰,有些不能掰。

控釋片和緩釋片都採用了獨特的製劑結構,它們的優點在於使藥物緩慢地源源不斷地釋放。

緩釋片:在規定的介質中緩慢非恆速釋放藥物。

控釋片:在規定的介質中緩慢恆速釋放藥物。


一種是緩、控釋層在藥片外面(如單層膜溶蝕系統,滲透泵系統),這種不能掰開吃,因為藥物外面的緩、控釋層一旦被破壞,就失去緩、控釋的效果了。

一種是通過多單元控釋小丸系統,利用獨特微囊技術達到緩、控釋的效果的,可以掰開吃(但是不能壓碎和咀嚼),如倍他樂克緩釋片;依姆多(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


一般不能掰開吃的藥片在說明書中有說明,這種情況下就一定不能掰開或嚼碎,若掰開或嚼碎,大量藥物成分頃刻釋放,毒副作用可能翻番;另一方面,掰開嚼碎吃還會影響藥效。現在很多降壓藥製成緩釋片,藥效可維持20個小時,如果掰開吃,可能不到10小時就沒作用了,使藥效減半。

如果看到藥品名稱有緩釋或控釋字樣,又不清楚能不能掰,說明書中也沒說,那就不要掰,不掰最安全。

普通片裡的包衣片(薄膜衣片、糖衣片等):不好掰,而且掰開很難吃!

這種藥片包衣(說明書性狀一般會標明是糖衣片還是薄膜衣片)的目的,一種是為了保證藥品質量穩定,防止藥片中成分揮發或吸潮等;一種是遮蓋藥物苦味或不良氣味;一種是為了藥片外形美觀等。掰開不掰開不會影響藥效,這種藥片的片型多為弧形片,硬度也大,很難均勻掰開(有刻痕的除外),藥量難控制。而且掰開後可能吃起來會很“痛苦”,有些藥特苦或氣味很重讓人無法接受。

除開上述所說的一些肯定不能掰的藥片(主要是腸溶片、緩控釋片)外,其他的藥片就是掰不掰看醫囑或您的需要了。當然有的藥片刻有可一掰二或四的較深的凹痕,這種藥片就是為了方便患者掰開服用的而特製的,這種容易掰開,而且掰開斷面均勻。醫生在開具處方時,一般都會選擇適合患者的藥品規格,也會告知用藥注意事項,不能掰和不能嚼碎的藥片也會特別叮囑。沒有刻痕的藥片,如果單純是為了方便吞嚥掰開弄碎還好些,如果是為了減半或取適量就會不準。所以,沒有刻痕的藥片掰開也要看情況。

不管怎樣,吃藥都應遵醫囑或仔細閱讀說明書用法後服用,不能確定掰還是不掰,應詢問醫生或藥師!用藥安全無小事,你多用心,就更安全!


宋藥師


記得小時候生病的時候,那時候專門的兒童用藥較少,家裡的大人經常會把成人的藥片掰開2半,或掰成四分之一片的用量來給我們吃,那麼對於已經做好的藥片,到底可不可以掰開服用呢?哪些藥可以掰開,哪些藥物又是不宜掰開的呢?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實際上,現在的藥物已經較少需要掰開服用了,因為對於多種劑量給藥的藥物,往往會有多種不同劑量規格的產品上市,患者往往可以根據自身的服藥要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劑量規格產品來服用藥物,而不需要去掰開那麼麻煩。因此,在談什麼藥片能掰開不能掰開之前,先給大家一個建議,一般情況下,在服藥之前,首先應該瞭解自己所需的用藥劑量,在藥物選擇上,儘量選擇不需要掰開的相關劑量藥物,這樣就不用糾結是否能夠掰開的問題了。

雖然同樣是藥片,但卻分為很多種,一般對於口服的片劑根據其藥物製劑特點和藥物釋放特點有普通的平片、緩釋片、控釋片、腸溶片等多種不同的劑型,這些藥物有一些可以掰開,有一些則不能掰開服用。

通常普通片,特別是未包衣的普通片,一般是可以掰開服用的,這類的藥片口服進入人體後就開始崩解釋放,人體會開始吸收而起效,是否掰開服用,除了用藥劑量變化以外,對於藥物的釋放、吸收幾乎沒有太大影響。而如果是包衣的普通片劑,一般則不建議掰開服用,一方面是比較難掰,另一方面是包衣片之所以包衣,一方面有矯味作用避免藥物過大的刺激性,另一方面,包衣也有保護藥物的作用,掰開後,下次服用前,藥物可能會受到光照、氧氣、水分等因素的影響,藥物穩定性和用藥安全性受到影響。

緩控釋片劑是很常見的片劑類型,這類藥物多數通過藥物製劑的緩控釋技術,達到藥物進入體內後平穩、緩慢釋放的效果。對於這類藥物,是否可以掰開,與藥物的製劑工藝有關,如果用來控制藥物釋放的骨架或薄膜是在藥物外部包裹的,那麼掰開服用,就會破壞藥物的緩控釋特性,這類的藥物就是不能掰開的;而如果緩控釋製劑的技術採用的是微囊包裹的技術,整個片劑是由一個個的小的包裹藥物的微球組成的,這樣的藥物掰開服用,其緩控釋效果不會受到影響,當然就是可以掰開服用的,這類要不多,但我們常見到的倍他樂克緩釋片,硝苯地平緩釋片2等,都是屬於可以掰開服用的緩釋劑型。

為了減少藥物的腸胃刺激性,或更好的發揮藥物療效,腸溶片也是常見的片劑劑型。在腸溶片的外層,往往有一層腸溶的包衣,可以使得藥物進入胃部酸性緩解是不分解,而進入腸道弱鹼性環境時,藥物就開始崩解吸收。因此,對於腸溶片,是不能夠掰開服用的,掰開服用會使藥物在胃部就開始崩解吸收,要麼加大胃黏膜刺激,要麼影響藥物療效。

說了這麼多,其實對於藥物能否掰開服用的問題,主要就是看2個方面,掰開藥物會不會影響藥物的吸收、代謝,藥效以及安全性,如果沒有影響,僅僅是劑量的變動,就是可以掰開服用的,如果掰開後會影響到上述方面的問題,那麼這個藥物就是不能掰開服用的。

對於藥物能不能掰開服用的問題,給大家以下幾點小建議——

1. 瞭解自身的用藥劑量,儘量選擇不需要掰開的相對應劑量的藥物服用。

2. 對於普通片劑,通常可以掰開服用,包衣普通片一般不建議掰開。

3. 緩控釋片劑可以參照說明書,通常說明書都會標明是否可以掰開服用,對於明確表示不能掰開或嚼碎服用的藥物,就一定不要掰開服用。

4. 腸溶片不能掰開服用。

5. 通常對於可以掰開,也有可能需要掰開服用的藥物,藥片上都會有相應的刻痕,再對應說明書,一般就可以確定藥片是否可以掰開服用了。

6.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對於兒童用藥,應儘量選擇適合兒童服用的劑型、劑量,不推薦成人藥物掰開給孩子吃,劑量不好把控不說,如果不瞭解兒童用藥安全知識,還容易出現其他安全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