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成名,35歲"東方朱麗葉":人生就是從"心"向前,唯"喜"而已

歡迎關注 ,遇見同頻的人,有思考、會方法、懂生活。

人活著無非是一種狀態,如果不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留下遺憾,這就是老,心理的老比身體的老更可怕。

——李宇春


因拍攝2020年某品牌年曆,成為唯一"東方朱麗葉"的李宇春,再次站上了巔峰。讓人們再一次領略到一種不同的味道,一種名叫"李宇春"獨特的美。


21歲成名,35歲

她是歌手。

是首位獲得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官方認證最高銷量的中國內地歌手;

也是首位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全國最佳女歌手的中國內地歌手;

還是首位獲得全球流行音樂金榜最受歡迎女歌手的中國內地歌手。

這並不是她的全部。

她在一次次創造奇蹟,一次次刷新自己的記錄。


21歲成名,35歲


她是演員。

09年的一部《十月圍城》,讓大眾認識了電影演員的李宇春,讓她同時獲得了三項金像獎提名,以及香港導演會大獎等多項大獎的最佳新人獎,最佳女配角獎。

鏡頭中的一瞥,讓人們重新記住李宇春這個名字。


21歲成名,35歲


她是時尚先鋒。

是首位登上意大利《VOGUE》的華語女歌手,也是卡爾老佛爺鏡頭下的首位亞洲女歌手;

是眾多頂級奢侈品牌和很多頂級設計師眼中的中國繆斯,只為她設計,只為她獨有。

李宇春,人間不一樣的煙火,堅持心中所想,從心向前,唯喜而已。


21歲成名,35歲

21歲成名,35歲

夢想非"夢"非"想",而是實現

李宇春出生在四川成都一個普通家庭,出生便被賦予"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寓意。

唱歌對她來說,是一種天賦,登上舞臺是她的夢想。初中時代的她,拿到歌唱比賽第一名,校園成為她最初的舞臺。

高三畢業那天,18歲的她,有了屬於她的第一場個人演唱會,讓她看見了夢想的起航。

作為一個理科生,為了心中的夢想,她毅然決定考取四川音樂學院。

剛進學校的她,與一切都顯得格格不入。一個理科生到藝術生的轉變,讓她突然間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她的夢想就是想成為歌手,這是她人生中最喜歡的事情。

05年,偶然機會,她去參加了超級女生選秀活動。在選秀還不是特別盛行的年代,她以為,自己只是去參加一場比賽,誰曾想到,卻是上帝為她打開了幸運之門。

她憑藉著獨特的嗓音,以及與那個時代"女柔男剛"不同的審美視覺,最終以352萬的票數,獲得第一名。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全民票選冠軍,一夜成名。


21歲成名,35歲


回想起在校期間,她的導師曾經跟她說,想要成為歌手,必須得給自己留有後路。而她,在實現歌手的這條路上,也做好了去酒吧駐場十年的準備。

她曾經覺得夢想離她十分遙遠,想要實現必定困難重重。所以,選秀成名讓她覺得特別不真實。

但是,既然夢想已經出發,那麼只有全速前進,才能手握機會,不讓自己輕易跌下雲端。

對於那些預言她紅不過三年的人,李宇春要用自己的決心對他們說不。

她曾經說過:"夢想最重要的不是"夢",也不是"想",而是在於實現。所以在這條路上遇到再多困難,堅持下去,是我應該要做的。"


21歲成名,35歲


21歲成名,35歲

既然榮譽加身,便要負重前行

選秀節目遺留下來的熱度,讓她無疑成為年度話題女王。伴隨而來的是種種不堪的言語,這些言語或許是出於嫉妒,也或許是出於諷刺。

外界風評,家人不願意告訴她,怕她傷心,公司也不願意告訴她,怕她分心。但是,她心裡明白,既然榮譽加身,便要負重前行。

06年,專輯《皇后與夢想》讓她斬獲23項音樂大獎,同時,也讓她與公司之間產生分歧。

她想做一個歌手,公司卻要她做一個明星。

那些年,是她一抬手就有無數鈔票進賬的時候,更多人不會關心她的夢想,而是關心能不能最大化收益。

2007年的10月,對於李宇春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是她第一次穿裙子拍攝造型照。


21歲成名,35歲


女孩子穿裙子,很平常,但對於李宇春來說,除了新奇、喜悅,還有大眾的期待。按照她以往中性的個人形象來說,穿裙子已然是一種飛躍式的突破。

當然,這對於做音樂的她來說,也算是一種風格的轉換,與自己的音樂更加貼近。

但是,在公司眼裡卻變了樣。"李宇春穿裙子"一次個人突破,變成了流量話題,成為博人眼球、宣傳的噱頭。

公司一次次,拿服裝造型話題宣傳她,這與她的音樂理念相悖。她不喜歡做選擇,但在原則面前,也絕不認輸。

她認為歌手是要有一個固定的形象,而不是一場拿服裝造型去說事的作秀。所以,"談"成為了她與公司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

很多人說她"大牌"、"叛逆",她無法做到讓所有的人喜歡她,所以她漸漸的也就不倔強的執著於此。

2009年10月,李宇春接受雜誌專訪,說:"我知道支持我的人很喜歡我,討厭我的人很厭惡我。我願意當一個這樣的人,大家看我的時候,黑白分明,這樣也挺好的"。

世界的確有很多灰色更顯高級,但是她選擇做一個黑白分明的人,也挺好。


21歲成名,35歲

21歲成名,35歲

平凡中的倔強,恆守住的初心

從"選秀"到"春哥"再到"明星",她一次次摘下那些被賦予的標籤,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歌手。

那些多到數不勝數的獎項,是對她歌手身份的認可,也是對她音樂的肯定。

06年,李宇春出道後的第一個生日音樂會,讓她後來成立了"why me"品牌演唱會,同時,她還多了一個身份,演唱會的總導演。

擁有屬於自己品牌的演唱會,不是一蹴而成,而是慢慢成長的過程。

從歌曲選定、樂隊伴奏,到服裝、舞臺設計等等的一切,都要她考慮,都要她參與,而她還是演唱會上的演唱主角。

所以,每一場演唱會辦下來,李宇春總是疲累不堪,但她依舊樂在其中。


21歲成名,35歲


不過,這卻讓她的爸爸很心疼,在看到她一身傷累時,就讓她"別幹了"。而她給爸爸的回覆,始終都是"做不到"。

對於李宇春而言,"放棄"兩個字真的太難了。

演唱會並不是支一個攤,擺上幾把樂器,唱幾首大眾喜聞樂見的歌歌曲就結束了。人們看到美的服裝,炫目的舞臺效果,是一場視聽盛宴,是她和各種團隊磨合、試錯,打磨出來的結果。

可以說,演唱會是在她一點點"摳摳摳",一點點進步中來到大眾眼前的。所以,她不能輕言放棄。

音樂是她的信仰,所以不能輕易說不;

音樂是她表達人生的態度,是她說話的方式;

所以,她用最虔誠的心去詮釋,在她看來是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

未來有多遠她並不知道,做好眼前便是她心中所想。


21歲成名,35歲

21歲成名,35歲

苟且眼前和詩意遠方,你選哪一個?

現實中,很多人因為理想太過遙遠,不知道如何實現,迫於無奈接受現實。但又會在接受現實後,因為非心中所喜,選擇意志消沉。

在職場中,有些人為了"麵包"只能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而喜歡的工作,也在時間的流逝中,漸漸忘記,該怎麼去實現,如何實現?

這些人一邊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一邊又抱怨著世道不公,感嘆苟且和遠方無法兩全。

而太多人忘記了,事情並不是絕對值,都有兩面性。

有一種能力叫平衡。現實與理想之間是可以通過平衡,來進行階段性的實現。

就算當下,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至少在平衡的狀態中,也能找到通往理想的大路。


21歲成名,35歲

21歲成名,35歲

那麼,怎樣才能實現理想與現實的平衡呢?

01.後路是人生加槓,但不是唯一出路

凡事給自己留有後路,但後路是備案。這條後路,只是讓自己清楚看到,實現理想與認清現實之間的差距,學會找到一種平衡。

就像李宇春,沒有成名之時,她便做好了去酒吧駐場的準備。這與她唱歌的理想並不相違背,但是離成功卻又非常遙遠,還很艱辛。

但這並不是唯一的退路,只有無路可走的時候,才會去走這條路。

所以,在現實中,我們也嚐嚐會遇到這種情況,找到的工作不理想,但是理想的工作又非常遙遠。這時,不妨給自己留一條後路,與自己的理想接近,但是又不違背現實狀況。

當嘗試萬變後,依舊走投無路的時候,再來選擇走後路,就能保持平常心態,有利於今後的發展。


21歲成名,35歲


02.平衡是獲得身心愉悅的唯一途徑

在職場上,常常見到這樣一類人,他們在現實中,往往會因為看不到實現理想的希望,不得不向現實屈服,但心有不甘,所以跨不過那道坎,變得鬱鬱寡歡,落寞而終。

職場中還有一類人,明明曾經有夢想,也有雄心壯志,但是,在實現這條路上,因為很多聲音而退卻了。

因為家人的一句"這是高薪行業,一定要去做",或者"老闆的一句,有錢要什麼理想",而忘記了理想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為了一些物質的現實生活,全盤否定曾經的心中所想,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卻又默默懊悔,這樣糾結的日子讓人陷入泥潭人生。

其實,很多事情並不只有唯一答案。平衡便是讓你能夠擺脫這種困局,縮短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達到內心愉悅,讓你能在工作上更有幹勁,在生活中覺得沒那麼艱辛。


21歲成名,35歲


03 平衡之中找初心,專注是根本

人生猶如藝術品,唯有經過無數次地打磨和雕琢,才能呈現極致的美。

鐵路匠人王鐵林,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在他的鐵路事業上。大到疑難雜症的排查,小到螺絲釘螺絲帽的檢查,他都親力親為,兢兢業業,不辭辛勞。才有了23年檢車23萬輛無事故的驕人紀錄。

因為專注,才倍覺責任重大;因為熱愛,才覺雖憂但不愁。

很多人在現實與理想的實現之中,往往會忘記了曾經自己的初心。


21歲成名,35歲


沒有初心,就如人生失去目標,讓所有努力都變成逆風而行。唯有熱愛,唯有專注,保持那不變的熱忱,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才能賦予自己人生別樣的意義,實現另一種極致的美。

世界本不平衡,唯有實現自我才能找到平衡,才能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掌握生存的能力。

從"心"向前,唯"喜"而已,這樣才能夠實現自己、突破自己,做更完美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