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之道:有禮節地走近,有風度的離開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

在銷售活動中能把有禮有節做到前面的人很多,很自始至終地保持下去的人卻很少。一項調查那表明,70%的人在很難在被客戶拒絕後依然保持君子風度。這種現象在實際銷售中非常普遍,當向客戶推銷產品時,絕大多數銷售人員都能夠做到彬彬有禮,禮貌有加;但當生意沒有談成、失望地離開時,很多人原形畢露,對客戶態度大變,甚至進行語言上、行為上的不屑與蔑視。

銷售之道:有禮節地走近,有風度的離開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


【銷售人員PK秀】

銷售人員小邱

一家化工廠正在尋求經銷商代銷甲苯一事,小邱是其中的一名推銷員。一天他去拜訪經銷商張總。

小邱:“您好,我是一名XX公司的XX,我們公司新生產的一種產品,希望我們有合作的機會。”

客戶:“我們現在有很多供應商,現在沒有增加合作伙伴的計劃。”

小邱:“好的產品總能在市場上立足,我們公司新開發的這種產品具有特色,你可以先了解一下,說不定正是您需要的。”

客戶:“負責人不在,說不需要就不需要。你走吧,我很忙。”

小邱:“正因為你是這裡的經理,才有責任為整個公司的經濟效益著想,為來這裡的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客戶:“那你先留一張名片吧,有需要我會聯繫你。”

憑著經驗,小邱意識到這是客戶拒絕的信號,心想不需要在這浪費時間安了。於是,他將名片放在桌子上,就急匆匆地離開了,甚至辦公室的門

也沒記得隨手關上。

銷售人員小林

小林也是這家化工廠的推銷員,為了尋找客戶,他與小邱每天奔波在拜訪客戶的路上。一天,他與一位經銷商徐總達成了口頭協議,並被邀請到該公司進行參觀、考察。在拜訪之前,小林異常興奮,認為這個單子已經離成功越來越近了。只要客戶簽字,供銷客戶則正式生效。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客戶在帶他參觀完公司之後一直沒有提合同的事。回到辦公室,徐總告訴他暫時不能籤合同,小林聽到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有點不知所措。當他準備在為客戶解釋什麼的時候,卻從客戶堅定的眼神裡看不出一絲希望。

沒有簽訂購買產品訂單令小林十分失落,但他很快調整了過來,微笑著,禮貌地與客戶握手道別。當即將走出公司大門的時候,又轉頭深深地鞠了90度的躬。這一切正好被徐總看在眼裡,於是,回到公司後撥通了小林的電話。

在電話中,小林才知道徐總面臨著多家供應商,他本想與另一家供應商合作。但是,自己回頭那一鞠躬深深地打動了他,從這個個鞠躬背後看到了信任和尊重,看到了一個普通員工以廠為家、以公司為榮的忠誠。有這樣員工的公司,產品也差不到哪去。

銷售之道:有禮節地走近,有風度的離開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


難道產品沒有推銷出去,生意沒談成就可以對客戶另眼相看嗎?答案是否定的。無論結果怎麼樣,作為銷售人員都有必要對客戶保持最基本的禮貌。有禮貌、懂禮儀是銷售從業人員的行業標準。


對待客戶“有禮有節”,是一個銷售人員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這也是體現銷售人員“服務精神”精髓。對於一個銷售人員來說,服務是一種天職,就算客戶沒有及時的關注,也應該把服務做好,而時刻保持禮貌、大度、寬容是做好服務的保證。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在拜訪客戶的過程中言行舉止自始至終應該保持有禮有節。而那些因買賣沒做成就對客戶愛答不理、漫不經心的人,就是沒有素質,不懂得禮儀的體現,或者說是根本不合格的銷售人員。


銷售之道:有禮節地走近,有風度的離開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


首次拜訪客戶沒有不遭到拒絕的。關鍵不在於此,而在於,遭到拒絕之後仍能以積極地天都去應對。那麼,在遭到拒絕之後,作為銷售人員如何做到不氣餒,不洩氣呢?正確的做法是,在禮貌對待客戶的基礎上,明確此次拜訪的目的。

首次拜訪的目的通常有以下4點:


1)、增進與客戶的感情

古人云:買賣不成情義在,如果我們失去一次做成一筆生意的機會,那麼,這次訪問的投入,我們不是可以收穫好的感情交流嗎?這一次的不成功,自然可以成為下一次成功的伏筆,把一個良好的印象深深地刻在客戶的腦海裡,它甚至比做成一筆生意重要得多,因為生意永遠是做不完的。

2)、瞭解客戶的類型:

客戶的性格多種多樣,有沉默型,有嘮叨性,有和氣型,有刁鑽性......

面對不同客戶需要不同的推銷技巧,因此,每個銷售人員在推銷之前一定要摸清客戶的性格和秉性。比如,你遇到一個毛求疵型的客戶,他天生愛太小毛病,雞蛋裡挑骨頭,有什麼說什麼。這種人看中了產品,從來不會爽性去購買,而是先經過一番百般刁難才罷休。如果你對這類客戶有個事先的瞭解,就可以試圓附和他,滿足其小小的虛榮心。如果你不知道客戶這一點,在推銷的嘮嘮叨叨,一味責備,即使從頭到詳細地講解,對方也不會輕易購買。這不但浪費很多時間,還會知招致對方厭煩。因此,面對陌生客戶必須先了解其類型,然後有針對性的推銷,可大大提高效率。

銷售人員:“先生,您真是細心。能照顧到這麼小的細節。不過還好,我們這個產品正巧和其他公司的產品,有小小幅度的不同,就是……”


銷售人員:“而且學識豐富,連這點您也有研究,關於質地的問題,您放心,公司部門早已在相關部門作深入的研究,才研發出這一系列興眾不同的產品……”


3)、瞭解客戶需求

如果你是個細心的人話,就會發現當你向客戶推銷的時候,大部分客戶會說“我不需要”,也就是說,大部分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往往是被發現的,既然客戶的需求需要你去發現,在推銷之前就必須去溝通,只有你對客戶實現了良好的溝通,才能激發對方說出自己的需求,你才能進而去分析他們的需求,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推銷。比如,瞭解客戶是自己銷售還是幫其他人購買;瞭解客戶的消費檔次,以及所需產品的規格和技術指標等等。

銷售人員:“先生,您是需要工業用的還是家用的?”

銷售人員:“是低溼還是高溼?”

銷售人員:“需要何種規格的。”

通過客戶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銷售人員就可以判斷對方大致需要什麼樣的產品。

4)、真誠爭取二次拜訪機會”

即使第一次談判失敗,也並不意味著就沒有轉機。相反,如果因為談判的破裂而對客戶另眼相待的,則有可能完全失去了再次拜訪的機會。很多銷售人員之所以很難有“回頭客”, 最主要原因就是這裡。因為,每當遭到客戶拒絕後,他們就覺得這個客戶已經不屬於自己了。自己也沒有必要再像初次拜訪時那樣低三下四,畢恭畢敬了。

  其實,正如做銷售本身一樣,在對待客戶的態度上也不應該半途而廢。買賣不成人情在,同樣買賣不成禮節也還要在。客戶買與不買一個樣,買多買少一個樣,只有做到善始善終,才能最終打動客戶,取得客戶的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