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导语:

日本中世纪著名歌者藤原定家是新古今歌风的代表,追求纯粹优雅的情趣和妖艳华丽的词句。结合《近代秀歌》及《古今和歌集》中的和歌实例,得出藤原定家的作歌原理:运用省略、倒装句等多种歌作技巧,以期在有限的字数范围内吟咏出更多的意义、表现出更复杂的诗歌意境,即追求和歌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统一。从其编著的《近代秀歌》中选出几首代表性的秀歌加以注释和赏析,从中可以看出藤原定家对和歌的评判标准:运用古典的绝美词句表达新颖的内容,即"词慕古、心求新"的审美情趣。

一、和歌的简单介绍

和歌是日本区别于汉诗的古典格律诗歌的总称,是日本的本土文学形式,也是日本的"国粹"。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是公元8世纪中期编成的《万叶集》。《万叶集》中辑录了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体歌等形式和各种题材的诗歌四千五百多首。但随着岁月的流逝,长歌早已销声匿迹,旋头歌、佛足石体歌也随之消失,只有短歌成为了和歌的惟一形式。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藤原定家画像

和歌作为一种音数韵律诗。按日语假名文字与音节一一对应的语言规律,日本人把1个音节称为1个字。在形式上,和歌的基本格律就是把5个字组成的句子和7个字组成的句子作为两种基本单位,歌者根据需要把这两种基本单位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由此形成长歌、旋头歌、佛足石体歌以及短歌的各自格律。

因"反复吟颂",长歌的句数多少没有限制规定。短歌则限定为五句,并以五、七、五、七、七为格律,这也正好是长歌的截头接尾。"此外有六句头的,一体叫'旋头歌',五、七、七为一解,两解为一章。因后世很少仿作,所以叫'旋头歌'。佛足石体歌则是在短歌后又缀上一句七言",它的格律是五、七、五、七、七、七。大凡诗歌都应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但因为日语的声调是高低型,而且声调的强弱变化差别非常小,音节结构也极其简单,所以日语诗读起来缺乏抑扬顿挫的乐感。再则,日语语法规则限制了押韵、对仗、对偶、平仄等诗词格律方法在和歌里的运用,和歌的音乐性只有靠音数韵律来体现。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日本和歌书影

长歌最早是宫庭举行重要祭祀典礼和仪式时为使仪式办得更盛大更庄严而特定创作的,它因"五、七音为一联反复吟颂"而使其诗文太长,这样就要靠微弱的音数韵律来维持长歌的音乐性,当然就会造成因缺少乐感而使自身流于平淡,使读它和听它的人提不起兴趣,甚至要打瞌睡。为弥补长歌诗文长且音乐性不强的缺憾,歌者在咏颂时,常依靠自己独具魅力的舞蹈演技、口齿伶俐、连续不断地变换朗诵节奏来使听众获得听觉和视觉上的快感。渐渐地,长歌演变成了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失去了一些文字魅力。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日本宫廷祭祀

音数韵律诗,以短而紧凑为上品,这大概已成为全世界喜爱与研究和歌人的共同看法和标准。旋头歌和佛足石体歌虽都属于短诗,但把《万叶集》收录的四千五百余首和歌进行分类统计后可看出,旋头歌"集中所收不过二三十首",佛足石体歌则只有一首。从数量上来看,似乎这两种和歌形式在其产生的年代就不太流行,以至"后世更少仿作"。旋头歌"许是踏步而歌,唱到一半,掉过头来。歌词往往两半合掌,前后自成应对口气"。这种形式的和歌,显然给吟唱时带来了烦琐与累赘。

二、藤原定家的作歌原理

平安朝贵族兴盛时期至镰仓时代武士阶级出现时止的四百余年间,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一时期的文学,也受到了社会变迁的影响,即王朝末期的思想观念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理念,藤原定家对和歌新的评判标准便应运而生。以下将在分析藤原定家作歌原理的基础上,对《近代秀歌》中几首和歌加以注释和赏析,从中来看藤原定家对和歌的评判标准。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平安朝武士阶级

藤原定家是日本中世纪著名的歌论家,是新古今歌风的最杰出的代表,同时也被誉为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第一人。《近代秀歌》是藤原定家应镰仓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将军的需求写成的书信体著作,书中列举岀了许多优秀和歌的实例。藤原定家在《近代秀歌》中指岀:"吟咏和歌似浅而深,似易而难。因此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和歌的真谛。"

以前,纪贯之的和歌构思巧妙,声调韵律难以企及,用词准确意境高远,但是却舍弃了"余情妖艳"的歌风。此后,人们便不停地追求纪贯之的这种歌风,然而时代变迁,歌人的内心情感变得衰弱,音律也不如以前,对和歌的用词优雅、思想情感丰富置之不管,因此和歌也日渐变得平俗。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大唐繁盛的景象

那么,在大家看来,什么样的和歌才是真正的和歌呢?他在《近代秀歌》中提及,只有像"源经信、源俊赖、藤原显辅、藤原清辅、亡父藤原俊成以及跟随父亲学习歌道的藤原基俊"等人抓住了和歌本质,其所作的和歌才是真正的和歌,他们不受世俗歌风的影响,始终坚持并不断追求古代和歌的创作风格。

所谓古典的歌风是指和歌釆用的"词"应该尊重古代和歌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追求和歌"心"的新,即表达的内容应是至今尚未被吟咏过的,且境界高远、文词绝美,这便是藤原定家的作歌原理。

换句话说,他追求的是纯粹优雅的情趣和妖艳华丽的词句,即"余情妖艳"。具体说来,这其实是要求和歌的"心","词""姿"高度和谐统一而产生的含蓄和韵味。"心"是指内心情感;"词"即语言;"姿"为风格、文体。善作和歌者不仅能以"有尽之言"达"不尽之意",而且能够做到语少意足有无穷趣味是,使"余情"自显。要想达到"余情"的审美理想,就必须"心"、"词"、"姿",三者缺一不可。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日本推崇备至的白居易

纵观《近代秀歌》的一系列秀歌,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选者的歌风情趣。从万叶时代始五七五七七调的短歌已成为和歌最普通的形式,至古今时代进入全盛期。到了新古今时代,人们为了在三十一字的范围内吟咏出更多的意义、表现出更复杂的意境,便使用了多种歌作技巧,如本歌取、一句中止、三句中止、省略、倒装句、挂词、枕词、比喻等。这也正是定家所欣赏的和歌,即追求的和歌的内容美与和歌的形式美的完美统一。

三、"无意为文":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年轻时代的藤原定家在创作活动上表现得非常激进,当然也受到保守派的攻讦。他在《拾遗愚草员外》一文中写道:"自文治建久以来,称新仪非处达磨歌,为天下贵贱被恶"。其大意是讥笑藤原定家的和歌晦涩难懂,"达磨歌",就好像达磨老祖唱的佛歌一般,凡夫俗子听不懂。进入中老年后,藤原定家逐渐远离了创作活动,专心于歌学歌论的研究,他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在其父藤原俊成的"幽玄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有心论",重提"以心为先"的审美命题,这是和歌创作的根本所在,但并不是对思想内容的简单回归。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藤原定家作品书影

其实,"有心体"与"事可然体"很难明确区分,从内容上说,"有心体"的特征是幽曲深奥,婉约含蓄;从表现形式上说,"事可然体"倾向于"道法自然",不矫情夸饰,反对过分雕琢、有伤天真。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自然》中说:"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大意是说,生活中得来的领悟不会被人夺去,勉强搜取就会陷于贫困。诗歌要表达的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不应为文造情、矫揉造作。

所以,藤原定家将"有心"与"自然"并列为和歌本体论的核心并不矛盾。日本中世社会的政治语境和文人生态造就了"事可然体"的文化土壤。平安王朝的繁华消逝犹如落日的余晖,一抹感伤主义的"妖艳美"歌风很快被"清风美"所取代,内敛成为了这一时代文人们的普遍心态和处世哲学。作为人心与情感的具化——和歌的终极审美必然要洗尽铅华、去除矫饰、直视内心的真我,那么将真情实感与朴素的人生哲理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即是"事可然体"的重要属性。虽然说藤原定家主张回归"以心为先"的和歌传统,但他依然注重"心词相兼"的重要性,认为"心词二者,犹如鸟的双翅一般",形式与内容必须完美结合。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日本平安王朝时期

下面我们举一首"事可然体"的范歌加以说明。"寂しさはその色としもなかりけり槙立つ山の秋の夕暮れ。空山幽谷深,不思寂寥色。满目苍松迎,秋日斜阳暮。"这首和歌与西行上人和藤原定家的另两道和歌,最后一句都是以"秋日斜阳暮"结束,故被日本人并称为"三夕歌"。作者寂莲法师生活在乱世,虽是出家人,但悲悯心仍然强烈,感慨人世无常。他面对幽寂的山谷自然,触景生情,心中的寂寥之感并非萧索衰败的秋意所引发,反而是蓊郁的杉树层层叠翠,生机一片,却笼罩在秋日暮色当中,一种悲怆之感油然而生。《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隙"。古人也常常发出人生苦短的感慨,面对永恒的自然,这种莫名愁绪被称作旅愁或乡愁,不断地被古今诗人吟咏。寂莲法师的这首和歌,其高明之处在于"无意为文",而其意已在。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平安王朝之后的骚乱

总之,"事可然体"表达的情感与哲理即便算不上高深曲奥,但必须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这是创作的前提与基础。另一方面,表达技巧上必须清新自然,"无意为文"便是"道法自然"的第二层含义,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要遵守自然无为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

四、思与境谐: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

藤原定家在《每月抄》中提到"秀逸之体"是"事可然体"的最高境界。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决非容易。"可然"一词的含义。"可以""值得赞许"。即和歌所表达的题材内容、诗人的情感怀抱以及表达出来的诗境等,这些"事"是"可然"的。感遇、怀古、怀人等诗题适用"事可然体"因为这类内容是最真实的人类情感,最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藤原定家继承了其父藤原俊成"事体……可然"的观点,在他所作出的判词中可以找到"理可然"、"心可然"的用例。那么,这种"可然"应该没有太深刻的含义,无非是说和歌的立意构思符合传统的审美标准,因此,藤原定家对于这类判词评语却很少使用。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日本和歌描绘的生活景象

藤原定家认为,朴实无华、去除人为矫柔造作的雕琢便是一种自然古拙的境界。当然,"事可然体"的和歌并非一点技巧都不讲,含蓄蕴籍的东方美学思想同样符合日本人的审美理想。藤原定家在《每月抄》中在谈"秀逸体"时说:"超越万机,不滞于物,不同于十体中的任何一体,但让人感受到具备其它歌体之姿,余情浮显,如观察心性率直、衣冠端正的正人君子一般。一般常人理解的秀逸体是毫无雕琢词采、随意吟咏之作,缺乏诗意,唯重格调壮词,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其歌必心深格高、意溢词外,风姿清丽,词采古拙,闻之流丽通畅,立意奇妙,兴象宛然、气度不凡"。

可见藤原定家对秀逸体非常重视,甚至可以说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歌体。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日本和歌中情愫的载体——富士山

然而《定家十体》中并没有"秀逸体",这如何解释呢?"定家十体"是为初学者提供的"法度",是必须尊遵循的"死法";"秀逸体"则是理想化的和歌体,创作实践与理论很多时候达不一致。于是藤原定家提出了"事可然体",按后人的解释,"写古体"是最低要求,然后是"拔群体",最后则是"秀逸体"。 清刘熙载《诗概》云:"常语易,奇语难, 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因此在常人眼中,"事可然体"的最高境界则皆是"常语",然而这却是最难达到的艺术境界。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日本歌者形象

那么,我们再举出一首"秀逸体"范歌。"明けばまた越ゆべき山の嶺なれや空ゆく月の末の白雲"羁旅拂晓天,翻山越岭远。一轮明月落,白云空悠悠。该和歌表面上写的是一种莫名旅愁,虚景如实景一般展现在读者眼前,游子留宿客店,等着天晓以便赶路。他想像着旅途前方的天边景象,那将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然而和歌却隐含着深意,人生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当走到尽头之时便是生命终结之时。和歌的上半阙委婉地写出旅途翻山越岭的艰辛,但和歌的下半阙并没有实写人生的悲哀与无奈。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古代赶路者

当明月滑过夜空,黎明到来,远方是千载不变的悠悠白云,言外之意是说:人生有限,但精神永恒。正因为有了诗意与远方,生命才有意义。该和歌没有幽深玄妙、意蕴深远的诗境,语言朴实无华,古拙平淡,但真实感人,诗境浑然天成,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者的"心中了见"与眼前的自然景物浑然一体,契合无垠,于是便有了思与境谐、情景交融的诗作,令人拍案赞叹。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唐诗乃和歌的前身

此外,与"写古体""拔群体"相比,"事可然体"的最高级"秀逸体"在哲理的意蕴在曲奥方面更胜一筹,但是否达到"无端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无我之境,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最后,藤原定家告诫人们,"秀逸体"反对矫饰雕琢,但并不是完全抛开对词采修辞的追求。包括"秀逸体"在内的"事可然体"强调"无意为文""无法之法",最终目标是达到"道法自然"的境地。

绝美中的淡雅,古典中的新意,藤原定家眼中的完美和歌

中国诗歌中的磅礴意境

为此,他强调"积学"的重要,他认为初学者应该先学习"幽玄体""有心体""事可然体""丽体"这四种"本体",融会贯通之后方可学习其余六体,最难学习的是"拉鬼体"。这段话中暗含了"活法悟入"的道理,只有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而"有心体"和"事可然体"则是和歌创作的两个根本原则,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上建立了和歌创作的两个终极审美标准。

结束语:

综上,藤原定家对和歌的评判标准大体已明确,即运用古典的绝美词句表达新颖的内容,也就是前面所述"词慕古、心求新"的审美情趣。而"事可然体"则强调创作时的审美思维,不是刻意去雕琢词藻,无意为文而文自成。因此,在藤原定家的"有心"诗学体系当中,"事可然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周蕊.《小仓百人一首》浅议

李濯凡.《小仓百人一首》中的咏春歌

刘伟,王健宜.《日本古典文学》

王若茜.论藤原定家《每月抄》中"有心"理论的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