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CBA後衛不能向NBA一樣送出場均10+的助攻?

王母渡楞頭小青年


因為助攻不只看傳球,還得對友接球得分啊!傳的球再好,他打不進也不能算助攻啊,明白了吧,投籃不行啊,大空位都投不進你說著急不著急


風之H吟竹


助攻是檢驗一個控球后衛的重要標準,也是衡量一個聯賽技戰術水平的主要依據,而顯然在這方面,我們的CBA做的並不好,甚至你能相信,我們的國產球員最好的場均數據,竟然是郭艾倫的場均4.9次助攻。SO,問題來了,為什麼CBA後衛不能像美職籃後衛一樣送出場均10+的助攻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我們的後衛基本功太差

在控球方面,我們和美職籃的後衛差太多了,最直接的差別是什麼呢?在有防守的情況下,美職籃的後衛的雙眼從不會在球上,他更多是在觀察防守和隊友跑位,而我們的後衛呢?眼睛不再球上,幾乎運不過半場或者會出現運球失誤,基本上的差距,讓我們的後衛很難尋找到更多的發動快攻或者捕捉到秒傳的機會。知道郭艾倫為什麼是國產助攻王嗎?答案很簡單,因為郭艾倫腦不熱的時候,他是國產控衛運球最好的。

我們的球員終結能力太差

傳球的傳不好就挺要命了,要命的是除了幾個國字號球員,我們大多數球員的終極能力也不行。我們經常看到外援翻江倒海突破進入內線,傳給國內球員,這要是在美職籃哪怕不是暴扣,輕鬆上藍得分總是可以的。可是我們的球員因為球性差,接球的時候總感覺球燙手,總需要在停頓個1秒左右,此時,防守球員也殺到,大多數情況,內線球員連上籃都不敢了,直接回傳給外線。如此情況下,想讓後衛刷到助攻,也是挺難為他的。尷尬的是,現在在大部分球隊,助攻數據是怎麼來的呢?只能依靠外線三分看天吃飯,運動戰的助攻幾乎為零,這也是國產後衛助攻次數低的主要原因。

最後是球權的問題,CBA的球隊還是比較依賴外援,這也導致了,球隊的球權大多數時間是集中在外援的身上,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球權,再牛,國產後衛也刷不出場均10+的助攻,不是嗎?

助攻數據低,意味著基本功差、大局觀差、閱讀比賽能力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國際賽場上表現不好的主要原因,作為球隊的大腦和發動機,他連球都傳不出來,那就只能打個錘子了。


東球弟


首先,規則,這點很重要。NBA的助攻方便的多比國際籃聯的好助攻,NBA球員拿到球后球員可以再運一下球,但在國際籃聯就不行,國際籃聯的助攻是一下球都不能運,直接上籃或者投籃,你可以從NBA球員在夢之隊打球就看的出來!

其次,人員。每個俱樂部把外援買過來,就是用來解決戰鬥,不是為了傳球給國內球員,這樣會使得國內球員更加不敢出手。單打成了很多的時候的首選,畢竟CBA聯賽這樣的強度,外援也好突破,也好自己投籃得分。外援球員有時候會出現三雙數據,國內球員應該和這個說再見了!

另外,國內球員還是多出去走走,雖然去不了NBA,歐洲聯賽也是不是不錯的選擇!多學習斯科拉,一直努力在賽場上!


星新體育


也不是完全不能,只能說是很難!首先,在NBA完成整個賽季場均10助攻都比較困難。

在這個控衛越來越得分化的時代,單賽季場均助攻要想達到10次以上,難度變得越來越大。換句話說,當今聯盟純控衛越來越稀少。事實上,現役球員中,僅有5名球員有過場均單賽季助攻上雙的表現,分別為保羅、朗多、威少、哈登、沃爾。

在NBA現役目前只有五人能做到,在目前CBA簡直難如登天,兩個聯賽球員的水平差異造成了這種情況,即使一個控衛傳再多的好球,接球球員的終結能力有限,該進的球進不去,有怎麼能刷到助攻呢?





籃球電競宅


CBA後衛不是不能送出場均10+的助攻,NBA後衛也不是都能送出場均10+的助攻。

我認為,有四個重要原因,1.隊友的能力問題,2.優秀的後衛本身問題,3.聯賽水平問題,4.防守強度問題,5.聯賽規則問題。

首先我們先從第一點說起,隊友的能力問題,無論是籃下終結還是外線投射,當一個後衛把球分享到他的手裡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他有天大的控衛,如果沒有抓住機會的終結能力,這記傳球都不能成為助攻,NBA的球員基本上確實要比我們聯賽的球員終結能力要好一些,所以他們後衛的助攻自然也會相應的多一些。

第二點,優秀的後衛本事問題。我們CBA的球員大多數天賦沒有NBA球員的天賦好,這一點不得不承認,他們速度更快,臂展更長,身體對抗條件更出色,這都是決定後衛的重要因素,美式的打法為什麼和我們國家的打法相差那麼多?就是因為後衛上的差距,他們速度更快,創造機會的能力更強,而早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們國家的後衛身體對抗能力就比美國的對抗上差上一些,這樣就導致,即使有強如姚明的超級內線的存在,在他擁有好的內線位置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更好的把球傳送到他手裡,因為面對更強的身體天賦,那種對抗下,在面對絕對的速度和對抗下,後衛傳球顯得很困難!

第三點,聯賽水平問題。CBA這兩年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但是相較於NBA的話,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從周琦在NBA幾乎無球可打,因為身體條件單薄缺乏對抗,到回到新疆隊,場均23.4分12.1個籃板,絕對核心的數據,我們不難看出這兩個聯賽到底相差多遠。所以,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可以知道,有時候同樣的戰術,可能適用於NBA,但是在CBA打不出來。

第四點,防守強度問題。在我們cba,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看到後衛全場緊防,防守強度十分大,而且沒有防守三秒這一規定,所以說無論是聯防還是留下的進攻空間,都是非常小的,像美國那種後衛衝進內線把球分出來,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無論是因為聯防,還是空間上來看,這都不容易。林書豪再剛加入CBA時,也表示他在籃下的進攻空間非常小。雖然NBA的防守強度也很高,但是相比較而言常規賽他們會打的很輕鬆,更多的是表現進攻,而且,規則也是更加為了進攻而有利,這也是我們會經常看見nba有的後衛在常規賽會打出來10+的助攻,但是到了季後賽卻被限制的,失誤很多,這也是因為強度的原因!

第五點,聯賽規則的原因,為什麼把這個原因放在最後,因為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也是為什麼cba後衛助攻沒nba後衛助攻多的重要原因,CBA使用FIBA規則,接球直接出手/上籃才算傳球者助攻。而NBA規則,接球后運一下球再出手也算傳球者助攻,這樣來看,NBA的助攻次數高,也是因為他們更容易一些。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分析,希望大家能夠一起討論一下吧!理性觀球!為中國籃球加油!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國也會有很多優秀的後衛!

謝謝大家閱讀!











愛籃球的jgg


我覺得CBA球隊助攻數少,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與目前CBA的球權分佈有關。CBA場均得分並不低,但很多球隊的大部分得分都是外援所得。同時外援佔據了大量的球權和出手機會,大個外援內線單打,小個外援持球外線打,傳給國內球員的少,因此很少形成助攻。像遼寧隊的郭艾倫球權比較多,助攻也就多一些。

二是與CBA球隊的後衛水平有關,比如個人技術能力,戰術體系,空切跑位意識,視野也不夠開闊,拿到球首先是要運幾下,處理球的能力不強。

三是球員的投籃能力不高。傳出來的好球,也得命中,才能算得上助攻啊。CBA球員,特別是國內球員投籃能力他比較弱,防守強度上來後,更投不進了。





減簡間


個人認為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本土球員球員能力不足,另一種是球員的終結能力有限,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接下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具體的原因。

一、本土球員能力不足

通過上圖不難看出,本賽季CBA助攻榜前十五位的沒有本土球員,本土球員中場均助攻最高的是來自遼寧隊的郭艾倫,場均4.9次,排名聯盟所有球員第十六位,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外援能夠做到?甚至廣東隊前鋒威姆斯場均都能達到5.9次?說白了還是球員的能力不同,作為球場的指揮官,對於場上的掌控能力,國內球員與外援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題主所說的“CBA後衛”我想大部分是指國內球員。

國內球員缺乏足夠的“大局觀”,對於球員走位的預判還不能夠做到足夠的準確,很多次的傳導球都無法形成有效的得分,因此助攻數上不去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球員的終結能力不足

終結能力簡單的理解就是把球放進籃筐,直接形成得分,從而使傳球的隊員形成助攻,而國內球員中最缺少的就是得分能力。

本賽季場均得分榜前十四位同樣沒有中國球員,國內球員場均得分最高的是福建隊的王哲林,場均可以得到25.1分,而他只能排在得分榜第十五位,因此本土球星沒有足夠多好的終結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說白了傳出去的球,卻投不進去,助攻數又怎麼能夠提升呢?

除此之外,CBA各支球隊的小外援大部分都是球隊的核心,他們負責掌控球隊的球權,他們擁有球隊的“無限開火權”,在突破吸引包夾後把球傳給空位的隊友時,隊友手感不錯時,能夠把球投進,從而形成得分,但在隊友狀態不佳時,他們只能選擇“單打”,因此沒有傳導球,得分全是靠外援的個人能力時,國內球員也就沒有機會拿到太多的助攻。

總而言之,CBA的本土後衛不能像NBA的後衛一樣拿到場均10次以上的助攻,主要還是因為自身能力的有限,中國籃球的歷史上本身不太盛產後衛球員,目前CBA聯賽中國內頂尖的後衛球員還不具備足夠好的大局觀,無法自如的掌控場上的節奏,最多就是憑藉速度的優勢實現得分,論助攻能力,中國的後衛與世界的頂級後衛的距離還差很遠,這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中國籃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此也希望中國的籃球運動員能夠不斷努力,希望未來中國籃球取得持續的進步,早日跨入世界強隊的行列,中國籃球,加油!


鳳求凰體育


首先說一下,目前NBA唯一場均助攻10+的只有詹姆斯。

1.nba的球員的支配球能力和視野是國內球員不具備的,即使是標榜亞洲第一後衛的郭艾倫,和nba球員的持球能力也有天壤之別。

2.國際籃聯的規則中防守人員是可以站在內線不出來的,而且cba常用的聯防即使是nba球隊也沒有什麼好的破解辦法,所以各種原因導致cba賽場很難拿到高助攻。



叢中青年


隨著中國男籃在今年籃球世界盃上表現低迷,對於新一批國手的需求被廣大球迷擺在面前。基於這一點,年輕的潛力新人成了球迷苦苦追尋的對象,恰好廣東男籃本賽季就有這樣的可靠人選。

廣東隊主力後衛趙睿已經跟隨國家隊出戰過今夏的籃球世界盃,表現可圈可點,還以後衛的身高強行頂到小前鋒的位置,展現出他的個人實力和適應性。回到廣東隊,趙睿繼續是核心陣容的一員,雖然還沒有能打NBA的地步,但也是CBA一流的後衛了。

在趙睿身後,廣東隊在後衛線上還有“優質存貨”,那就是徐傑。正在打自己第二個賽季的徐傑目前出戰了全部14場常規賽,場均有17.1分鐘的出場時間,也是穩定的輪換陣容一員。

身為一個有不少球權的控球后衛,徐傑在目前240分鐘的出場時間裡沒有出現任何一次失誤,穩定性令人驚訝。

徐傑雖然個子矮小,但是控球很穩,不貪功不冒進,投籃命中率頗高,在防守端不失位,還很有領袖氣質。要是能夠達到190公分的身高,徐傑成為國家隊的一員是沒有問題的。遺憾的是,目前徐傑的身高已經穩定在了180公分左右,想要進入國家隊可能性不大,但會是廣東隊的一個很好的輪換球員。

對於廣東隊來說,將好苗子放在本隊好好培養才是目前最大的追求,畢竟他們已經為國家隊而傷了主力前鋒周鵬,經不起進一步的受傷犧牲了。


籃圈之上


主要是助攻這個數據的人定標準或者說比賽規則在NBA和CBA是不一樣的,在NBA,隊員接到球后運一次球(有的時候兩次)然後投籃得分,傳球人都會被算作一次助攻,而在CBA,必須是接到球后直接投籃得分傳球人才被算作助攻,只要在接球和投籃之間有運球的動作,哪怕只是一次傳球人都不會算是助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