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道,874萬應屆生如何就業,你怎麼看?

琅琊榜首張大仙


在疫情狀況不明朗,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的前提下,今年高校的畢業生總數又比去年增加了40萬,再疊加上往屆待業的畢業生,海歸,2020年的就業形勢,將異常嚴峻。

人流就是資金流和信息流,由於人員的流動性被束縛住,需求被壓縮到極限,由此導致生產類企業兩頭受壓,服務類企業更是無法施展,提供就業崗位最多的很多小微企業在疫情的衝擊下,能否熬到開工都是問題。

同時,海外市場也會因疫情的波及而壓縮,即使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況,也需要時間,這種情況下,企業一定會保守應對,招聘自然也就“精打細算”了。

疫情當道,畢業即失業,將是很多高校畢業生在2020年不得不面對的困局。


針對這個問題,教育部的答覆如下,供參考:

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事關廣大畢業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綜合考慮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的影響,預計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嚴峻。教育部已經針對防控疫情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重點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網上就業服務。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緩解之前,為了防止大規模的人員聚集,暫停教育系統舉辦的各類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在此情況下,教育部將大力推進網上就業服務,教育部就業平臺將緊密聯繫省級就業平臺、高校就業網和社會招聘網站,組建就業大市場,共享崗位信息,共同開展網上就業服務。同時,對網上的用人單位和招聘信息進行嚴格審核,確保信息真實有效,推動各地各高校開展網上面試、網上籤約以及網上辦理就業手續。

二、大力開拓就業渠道。進一步組織實施好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進一步落實好基層就業學費資助等優惠政策,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建立校企合作的對接平臺,在重點區域、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中加強人才供需的對接。深入挖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造的就業機會,支持畢業生實現多渠道就業。

三、著力強化重點幫扶。指導高校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身體殘疾畢業生等群體提供“一對一”的幫扶,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崗位推送工作。開發一批線上就業指導課程,開通就業諮詢熱線,做好畢業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四、適當延長擇業時間。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待落實工作單位後再及時辦理就業手續


小白職道


疫情之下,雖然高校都選擇了延期開學,但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卻是無法迴避和拖延的。今年據說有近900萬應屆畢業生,一部分人年前已經簽完工作,此刻心情相對輕鬆,而還有很大一部分人,由於就業困難,或者由於考研,並沒有找工作。現在,隨著考研成績的公佈,上百萬學生不得不告別研究生,去迎接職場的考驗。


真經在高校做招聘工作,對於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個人有如下一些判斷。

第一,應聘形式會發生改變,但這並不會影響就業。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已經明確不再舉行大型校園雙選會了,而且改為網絡雙選會。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公司並不需要現場面試,而完全可以採用網絡面試,所以,應聘形式並不會影響求職。


第二,就業形勢將非常嚴峻。以往幾年,每年大家都會說當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年”,但今年,才是真的狼來了。疫情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學校延期開學這麼簡單,而且造成了各行各業巨大的經濟損失,尤其是依賴線下體驗的服務業,比如酒店業、旅遊業,並波及到製造業,所以,今年企業的日子非常不好過,很多企業的目標是活下來。別說新招聘員工了,就連老員工恐怕都保不住飯碗。前幾天新潮傳媒就大規模裁員,還有很多企業與員工協商降薪。這種局面下,大家想求職,難度可想而知。


第三,今年的就業難將形成蝴蝶效應。今年就業難,將促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去選擇更穩定的職業,比如考公務員、考事業編等,後面的類似考試競爭將無比激烈。此外,就業難,使得更多應屆畢業生選擇二戰考研,明年的考研人數肯定會在330萬的基礎上又有一個大幅增長。


在現在這個局面下,985、211高校學生應該不需要太擔心,但後面的三本、職業院校學生問題可能會很嚴重。難怪很多人都說:疫情之下,才發現自己有房多好,有車多好,有存款多好,有一個不上班也能照常領工資的工作多好,有一個名校學歷多好。


高校人才真經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在當前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相對於往年來說會更加嚴峻,雖然隨著企業陸續復工,企業的人才招聘也會陸續展開,但是在招聘規模上,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傳統制造業。

對於當前有就業需求的大學生來說,在疫情期間,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招聘渠道,另一方面也不能停止學習的步伐,利用疫情期間來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也會為後續的就業奠定基礎。雖然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前產業結構升級的步伐,但是從大的發展基本面來看,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推進,未來行業領域對於掌握新技術的技能型人才和研發型人才都有大量的需求,所以大學生就業的整體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

此次武漢肺炎疫情的出現,也會進一步促進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大量的行業企業將加速網絡化改造的步伐,這個過程也會釋放出大量的崗位需求。所以,當前的大學生要想提升就業競爭力,應該重視網絡知識的學習。在具體的學習內容上,一方面要考慮到自身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發展趨勢,比如當前學習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識就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對於大學生來說,在就業崗位的選擇上,應該打開更大的視野,積極拓展自身的就業渠道和就業崗位,在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先就業再擇業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作為從應屆畢業生生走向工作崗位四五年的在崗人員,一些個人見解,希望能幫到學弟學妹們。

第一步,選擇。俗話說的好,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尋找自己鐘意的行業(畢業之後很多人會從事與本專業無關的行業),鐘意的公司,鐘意的在招職位。如果比較迷茫,可以看看你們學哥學姐們的工作選擇。疫情對這個選擇影響很小,唯一影響的就是招聘會的召開。

第二步,準備,準備工作需要的技能,準備簡歷。

看看招聘要求,去做充分的準備。俗話講,有備無患。求職講究的就是雙向選擇,咱們選擇單位的同時,單位也在選擇咱們。看看職位的要求,不怕你不會,只要你願意學習。提前瞭解一下職位的工作內容,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面試官或者老闆,會要什麼樣的人。針對瞭解的工作問題,挑一些有特點的,準備一下自己的回答。疫情反而給你更多的時間去準備。

對於簡歷,網上有模板。

第三步,投簡歷面試。要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面試官經常會問,你自己的優缺點,你認為自己經歷的最成功的事),這個會影響到你以後在公司的發展。疫情對面試影響會大一點,但是現在會出現很多視頻面試,電話面試。自信陽光,積極向上,給人感覺會不一樣。

總體而言,疫情會對就業有20%(個人估計),但是,相應的,疫情推進互聯網化辦公,會影響很多在職人員,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加油。

最後,願大家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工程造價成長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77000121a32edfdc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