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啥不黑項羽?

小僧吐蕃國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


劉邦為啥不黑項羽?我是墉上閒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古往今來都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項羽好像跳出了這個怪圈,雖然失敗後烏江自刎,給後人留下的卻是一個高大的英雄形象。

讚美項羽的古詩有很多,如杜牧《題烏江亭》“事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平。”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江元量的《烏江》“平生英烈事無雙,漢騎飛來肯受降。早與虞姬帳下死,不叫雪戰到烏江。”

其實,項羽沒被醜化最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首先,漢朝及其以前的史官對史書的編篡有一種敬重之情,後代史官是無法比肩的。

公元前548年,齊國執政大夫崔抒弒齊國君主齊莊公。孔子稱崔抒“弒君”應“伐亂臣”。太史如實記錄崔抒弒君,被崔抒殺死,太史的弟弟繼之如實記載又被崔抒殺死,後其弟又堅持如實記載崔抒弒君,崔抒無奈只好作罷。後世的史官敢冒死如實記載史實的已寥寥無幾了。

其次,我們後世看到對項羽記載最祥實的是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史記》作為一部重要的紀傳體史書,是司馬遷嘔心瀝血一生的代表作。司馬遷從20歲就開始遊歷全國,廣泛接觸人民群眾生活,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經過多次遊覽,其文學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並獲得很多重要的真實材料。只有不朽的人格才能創作出不朽的著作。《史記》被一代文豪魯迅稱作“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綜上所述,我們在《史記》裡看到的項羽,應該是最真實沒被黑的西楚霸王項羽。

喜歡我的作品歡迎留言批評指正。我是墉上閒人,謝謝朋友!






墉上閒人


項羽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黑項羽只會讓劉邦自己更黑,這麼簡單的道理劉邦自然懂得。劉邦和項羽都是反秦的旗幟,黑項羽就會顯得反秦不正義。秦朝已滅亡,很多鍋可以讓胡亥去背,劉邦連秦始皇都不黑,自然不會去黑項羽了。

劉邦曾在兩軍陣前列舉項羽的十條罪狀,這十條罪件件成立,已經完成了對項羽的批判。項羽死後,劉邦以魯公之禮厚葬項羽,並親自主持項羽的葬禮,哭得悲痛欲絕!項羽已經死了,再黑項羽沒有好處,只有客觀的評價項羽,才能彰顯劉邦的皇帝氣度!



大秦鐵鷹劍士


所謂的劉邦不黑項羽,應該是說漢朝所修的史書為何不黑項羽。

1,事實上,真正的官方修史是從唐朝開始的,而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都是個人所著,受到朝廷的影響並不大。

至於劉邦,其公元前202年即位,公元前195年便去世了,在位七年,這一時期尚無史書的編撰,自然談不上對項羽的摸黑了。

2,那麼,司馬遷對於項羽的記載是否屬實呢?我們可以從一個人與司馬遷的關係來看,這個人便是楊喜。

公元前202年,項羽在烏江自刎後,有五個人參與了對項羽的分屍:

  • 漢軍騎司馬、後封中水侯的呂馬童;
  • 漢將、後封杜衍侯的王翳;
  • 漢軍郎中、後封涅陽侯的呂勝;
  • 漢軍郎中、後封吳防侯的楊武;
  • 漢軍郎中騎、後封赤泉侯的楊喜。

此後,五人皆因此而封侯。

注意這個楊喜,他因斬殺項羽被封為赤泉侯,而楊家也從此發跡,並最終成為兩漢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東漢時期的楊震、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皆為楊喜之後。

不過對於本問題來說,之所以提到楊喜,是因為楊喜家族其實與司馬遷關係匪淺。

楊喜的第五代孫叫楊敞,曾官至丞相,而楊敞的夫人便是司馬遷的女兒。

瞭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明白為何司馬遷能對項羽之死描繪的如此活靈活現了。

也就是說,對於項羽的故事,司馬遷確實因可能抱有同情之心而有所誇大,但基本史實應當不會錯。

3,漢武帝當時看過《史記》嗎?

陳壽的《三國志·魏書·王肅傳》裡曾記載:

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劉向、揚雄服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謂之實錄。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於今此兩紀有錄無書。

但以漢武帝的性格,其因李陵之事就對司馬遷用了宮刑,如果真看過《史記》的話,司馬遷怕是小命難保。

或者漢武帝可能只看過部分無關緊要的部分,當時之人對歷史的記載還不像後世之人那麼看重。

因此,司馬遷√項羽的記載應當基本屬實,劉邦在位期間尚未編撰史書,所以不存在要不要摸黑項羽的問題。此外,由於《史記》是第一部紀傳體史書,當時之人尚沒有後世官方修史的概念。所以,司馬遷對項羽劉邦爭霸之事便記載了下來。


心向青山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進程中。天下大勢就如同三國演義中開篇的那句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每當有一個新的朝代,也必將意味著上一個朝代的覆滅,新任的皇帝為了能夠得民心進而得天下,所以對於前朝的一切都會將其覆滅,對於前朝的皇帝也會大加的抹黑。特別是那些和自己在爭奪皇位中而正面對立的對手,在自己奪得皇位後也必定會讓那些對手在青史中留下罵名,正所謂成王敗寇的道理。

在秦朝結束時並未直接進入漢朝,而是有著一段楚漢相爭的歷史。也就是西楚霸王項羽和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之間的鬥爭、當時秦朝之所以能夠覆滅,正是因為出現了像項羽這般厲害的人物,使得秦軍被項羽盡數坑殺。不過劉邦坐享其成,在項羽消滅秦軍後並沒有選擇和項羽平分天下,而是想方設計的除掉他,雖然說項羽的實力比起劉邦來說要強大很多,但是項羽卻是性情中人,即使自身有著巨大的優勢,但是也沒能將其發揮出來,反而在劉邦的計策中越陷越深。最終被迫烏江自刎。

按理說在這場楚漢相爭中,劉邦作為勝利者史書由他書寫,按照正常的劇情發展的話,那麼項羽會被極力的抹黑來襯托出劉邦奪取天下的正義,可是劉邦並沒有這樣做,反而十分的尊重項羽。不僅沒有將項羽的名聲抹黑,而且還留下了“霸王”這樣的美稱,可見劉邦的肚量還是十分的大。不過這點也是建立於項羽的確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對手,而劉邦也同樣這麼認為,所以並沒有在史書中抹黑項羽的形象和名聲。


天生無嬌


一個是劉邦和項羽合作過,二人是同袍還約為兄弟。

如果說項羽是一個腦頂長瘡、腳底流膿、渾身冒壞水的東西,那麼跟項羽稱兄道弟的漢高祖劉邦是什麼人。

另一個是項羽的滅秦功績,抹殺不了。

鉅鹿之戰打得太精彩,也太重要。這一戰之後,秦朝就只能亡國了。但鉅鹿之戰的時候,劉邦偷襲關中去了,跟他沒關係。所以,劉邦就是再不要臉也不能說鉅鹿之戰是自己遠程指揮的。項羽的這功勞,劉邦搶不來也抹不掉。

第三個是劉邦的漢王是項羽封的,漢朝的名字都是項羽給取的

諸侯聚集咸陽,而後項羽宰割天下山河,劉邦被封巴蜀為漢王。所以,劉邦正式成為諸侯王,是因為項羽分封。而劉邦也就是頂著漢王的名號,統一了天下。就是為了項羽分封這個情節,劉邦也不能過分的黑項羽。

劉邦黑項羽,這件事會產生很多重要影響,而這些影響都是劉邦以及大漢朝所接受不了的。

即便劉邦很恨項羽,很有做這件事的動機,但是因為影響太不好,所以劉邦也不能做。



胖二哥胖嘟嘟


其實歷史上“黑化”對手的事情比比皆是,成王敗寇是字庫不變定理,歷史都是有勝利者書寫的,比如說清朝對南明和李自成有過汙名化,但讀過《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對明朝可謂極盡吹捧之能事,因為清朝認為大清的天下是幫著明朝收拾亂臣(南明各政權)和賊子(李自成、張獻忠)的基礎上得來的,而不是直接搶明朝天下!

在楚漢爭霸時候,項羽、劉邦,名義上均為楚懷王的臣子。因此從這一點來說,項羽和劉邦並不是君臣關係,充其量是級別高低之分,而且項羽本身就不乾不淨,沒必要去在“黑化”!

而且項羽是楚懷王的臣子,即使楚懷王在無能,項羽也不能替代他,所以項羽在古代可以說是不仁不義,劉邦再去抹黑就是畫蛇添足了。



君陌168


因為項羽已經夠黑的了,劉邦當然不用再畫蛇添足了。大家看,就算劉邦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實際上劉邦也是這麼做的,公正無私的記錄項羽的)。但大家看看項羽的所作所為吧?新安殺害二十萬秦軍降卒。入咸陽殺害降王子櫻。火燒咸陽宮。盜掘秦始皇陵。殺害楚懷王熊心。這些事情,有一件是劉邦栽贓陷害項羽的嗎?沒有。項羽的所作所為本身就已經天怒人怨了。劉邦還用得著抹黑項羽嗎?謝謝。


風雨中的梅雲


因為大秦帝國主要是項羽打敗的,當時秦朝的軍隊還很強大,指望作壁上觀的諸侯跟定沒戲

諸侯是誰贏了依附誰,秦朝贏了還是依附秦朝,大秦還是強勢的大秦,結果項羽破釜沉舟險勝秦國,諸侯樹倒猢猻散,大秦帝國成了一方諸侯,眾人才得以滅掉秦國

可以說沒有項羽就沒有漢朝,大秦帝國還能撐下去

所有重要戰役都是項羽打贏的,這無可爭議,項羽的戰績實在太耀眼,篡改歷史也遮擋不住他的光芒

而且項羽救過劉邦,也放過劉邦,還結為兄弟,項羽始終沒有必殺劉邦的行為,直到劉邦從蜀地出來要與項羽爭天下,項羽對劉邦很夠意思,就這樣抓獲他的父親妻兒也只是威脅,未下殺手

拾人牙慧成立帝國,還有救命之恩,還有忤逆老師的不殺之恩,結為死敵還不傷其家人,好吃好喝伺候著,戰績璀璨後無來者,他有臉黑嗎?


雪山天門


劉邦不黑項羽,是為了收買人心,是為了顯示自己偉大。

項羽是楚國領袖。項羽曾在鉅鹿之戰中殲滅了秦軍主義。項羽神勇,天下皆知。項羽擁有無數的粉絲,其中很多是鐵粉絲。

如果劉邦黑項羽,他就會得罪項羽的粉絲,就會失去相當一部分民心,就會給自己招來很多麻煩。劉邦是聰明人,他不會那樣幹。

武松打死老虎,才顯武松英雄。如果武松打死只貓,那他不但不英雄,簡直就是小丑。劉邦也一樣,如果他把項羽黑得一無是處,那怎麼顯示他的英明偉大呢?反之,項羽是英雄,劉邦戰勝了項羽,顯然劉邦是更大的英雄。

所以,劉邦不黑項羽。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統治者,在經歷一番爭鬥之後取得了勝利,一般都會對自己的對手採用最殘酷的手法來折磨他們,更別說是對待他們的親屬,可能要永世為奴。但是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王朝中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外,那就是漢高祖劉邦。

楚漢傳奇一直都是評書中津津樂道的話題,無論人們怎麼訴說,劉邦作為最後的勝利者都有絕對話語權。但是和劉邦競爭的項羽不僅保住了身後名,更是讓無數的人敬仰他,就連劉邦自己都說,項羽是大英雄!那為何在劉邦建立漢朝之後,並沒有詆譭項羽,反而善待他的親族,並且讓他們成為一方諸侯呢?

在項伯的親屬中,項伯被劉邦封為射陽侯,這樣的官位可能並不是一個戰敗者應該思考的位置,但是劉邦還是很大方地就封了他,包括項氏家族的很多人,都得到了劉邦的晉封,雖然後來逐漸消失,但是在任何史書上都從未出現劉邦迫害項羽親族的記錄,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劉邦做的還是很仁義的。

其實劉邦並不是一個寬宏大度的人,從他一上位就開始誅殺異姓諸侯王就可以看得出來,他的心中只有自己的江山,是不會記得你曾經做了多少貢獻的,而劉邦願意封項氏的候就說明,此時項羽的親屬對於劉邦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威脅了。也就是因為這樣,劉邦才會大方地把他們都封為諸侯,因為他堅信,就算此時他們也報仇的心力,也沒有了合適的理由,如果執意為之,則會遭到天下人的辱罵,更會讓百姓看清楚,究竟誰才是真英雄,所以這樣的事情,劉邦自然願意做。

而且我們都知道項羽最初起兵的時候有十萬兵馬,但是最後他在烏江邊的時候,是沒有一個將領願意追隨,就說明此時的項羽已經徹底失去了民心,只剩下自己一個人,面對這樣的情景,才會覺得對不起父老鄉親,最終自刎在烏江邊。既然已經沒有人願意擁戴項羽,自然項羽也不是劉邦的隱患。這樣的情況下,劉邦就沒有必要汙衊項羽,給他扣上不忠不實的帽子,更沒有必要在最後去殘害他的親族,可能對於劉邦這樣有抱負的人來講,做這些事,他是很不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