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當好“守門人”“吹哨人”“暖心人”!十堰社區防控這樣做

2月11日,市委書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張維國在市區督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

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昨日,記者走訪城區部分社區發現,一個個360度無死角防控體系越織越牢。

「十堰」當好“守門人”“吹哨人”“暖心人”!十堰社區防控這樣做

茅箭區治安巡邏車對轄區出行人員進行勸導。


當好“守門人”才能守得好戰場

“外出請憑臨時出門證,無特殊情況,一戶允許3天出門採購一次生活用品。”2月12日,在紅衛街辦家和苑小區入口,市民憑臨時出門證外出,小喇叭在循環播放社區管控措施。

家和苑小區住著近4000戶居民,為了更好地對進出居民進行有效管控,社區給每戶發放一個《出門證》,憑證出門,預防交叉感染。

「十堰」當好“守門人”“吹哨人”“暖心人”!十堰社區防控這樣做

魚郡小區物業保安嚴格執行業主出入登記制度。


守好小區大門是社區防控第一步。2月12日起,陽光社區黨委決定對所有樓棟陸續實施全封閉管理,單元及車庫門禁一律上鎖,嚴禁出入。

燕學勇是鄖陽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從2月初開始,他成了該區城北社區陵園巷1-27號樓的“樓棟長”,每天都要和同事一起,分組上門為包聯樓棟的居民測體溫,詢問近期是否有發熱現象。同時,他和同事分佈在樓棟各單元口站崗,對外出居民進行勸返或登記。

和燕學勇一樣下沉到社區的各級黨員幹部還有很多。按照市防疫指揮部要求,從5日開始,我市陸續有數千名黨名幹部下沉到社區一線,全天候履行排查監測預警責任,形成不留空當、無縫對接、聯防聯控的戰鬥體系。

各街辦、居委會採取了各種出入口管理措施。如封閉式管理住宅小區將出入口儘量歸併為1個

,由物業或街辦安排力量管理,包括測體溫、宣傳告知、攔阻快遞員進入等。對體溫異常的,及時報告、移送對無法實施全方位封閉管理的小區和沿街門洞類房屋,應封盡封,減少出入,優化行人和行車方式整合管理,從形態上壓縮防控小區和區域。

「十堰」當好“守門人”“吹哨人”“暖心人”!十堰社區防控這樣做

車城街辦路口,社區工作人員對欲出行人員進行詢問。

做好“吹哨人”才能防得住陣地

守住了門,還得當好人員信息的排查員,將信息及時上報,讓全市防疫成為一盤棋。

梁娟是東嶽社區網格員,每天工作之一就是對負責的兩個小區居民登記體溫。有些居民不主動上報,她便要和下沉社區的黨員幹部、居委會工作人員一起組成“掃樓突擊隊”進行地毯式排查,一戶一檔,詳細記錄轄區所有居民旅居行蹤,全面排查武漢返鄉(含途經武漢)或與武漢關聯人員有接觸史的人員,包括返回時間、車次(車牌、車票、航班號、座位號)等信息,併為發熱人員和密切接觸者分別聯繫定點醫院和定點隔離點,確保防疫工作不留空隙。

據悉,全市每天有萬餘支“掃樓突擊隊”穿梭在各個社區、街道。他們以小區為單位,分片包乾,全面排查。對有發燒、咳嗽、乏力、腹瀉等症狀的人員,一人一卡,重點跟蹤。“水龍頭不關,拖地板再起勁也是徒勞。”按照市委書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張維國的要求,社區防控正在全面落實上門入戶排查監測戰時指令,

做到地毯式、無遺漏、無死角,特別是要把密接人員排查出來,管控到位,決不允許一絲遺漏。

「十堰」當好“守門人”“吹哨人”“暖心人”!十堰社區防控這樣做

鄖陽區社區幹部入戶排查,為居民測量體溫。

做好“暖心人”才能穩得住戰局

疫情防控要嚴,但不代表沒有人情味。及時解決居民的各種需求,才能讓大家全力配合。

每天上午9點,從花果街辦安溝村運來的一車蔬菜準時送到花園新村居委會門口,社區便民菜市正式開市。

家住人民路郵電小區的小張,每隔兩天便會在社區微信群裡下單買菜,由物業和超市對接,然後將菜放到他家樓下。

解決居民買菜問題,是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市商務局積極組織我市10家電商配送企業開展蔬菜、水果、糧油等生活物資保障供應工作,小區居民只需在平臺上下單購買,便會有配送企業將各種物資送到家門口。

與此同時,各區還推出多項措施,開闢“綠色通道”,確保蔬菜、肉類等急需物資調運暢通;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與大型商超、規模連鎖企業的產銷對接,開展蔬菜、肉蛋等訂單直採直銷;積極引導轄區商超開通網絡商城直送居民區,確保農產品生產、流通和銷售順暢銜接。

除了生活必需品,防疫期間不停電、不停水、不停氣,對無法繳費的住戶採用先用後繳

等一系列措施,確保市民生活所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注:13807280110,報料電話:0719-8110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