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甲午戰爭——從衛汝貴的悲劇說起

再讀甲午戰爭——從衛汝貴的悲劇說起

說起甲午戰爭,恐怕沒有人不知道,畢竟中學歷史課本就用了很大篇幅介紹了這場戰爭。按照我們之前接受的傳統說法,因為清政府上下腐朽昏庸,未能徹底變革落後的封建制度,所以才會在這場戰爭中慘敗於資本主義制度的日本。

這樣的說法雖不能算錯,但過於籠統。我們中國人常愛說的一句話是“以史為鑑”,就是說要從歷史當中吸取經驗教訓,指導我們今天的現實。但對歷史過於籠統的解讀並不能讓讀者看清歷史的真面目,更難以從中得到有用的感悟。比如說“腐朽昏庸”的封建制度究竟如何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失敗?假如當時清政府也搞了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就打得過日本了?要真正理解甲午戰爭,就必須對這段歷史有點更具體的瞭解。這一次,我們先從一名清軍將領的故事說起。

在《清史稿》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汝貴治淮軍久,援朝時年已六十矣。其妻貽以書,戒勿當前敵,汝貴遇敵輒避走。敗遁後,日人獲其牘,嘗引以戒國人。”說的是淮軍將領衛汝貴出征前,他的妻子給他寫信,囑咐他作戰時不要衝在前面,保命要緊,於是衛汝貴在戰場上遇見敵人就避開,戰敗後日本人繳獲了這封信,並用這封信告誡國人不要貪生怕死。

這段記載中提到的衛汝貴甲午戰爭時率領軍隊在朝鮮與日軍作戰,平壤一役,他跟隨清軍大將葉志超一起,棄城而去,雨夜狂奔五百里跑回國內,後在遼東防禦戰中又節節敗退。當時很多官員都向朝廷上奏,稱衛汝貴的部隊軍紀敗壞,正經打仗不行,就會欺壓百姓,搶佔民間財物。衛汝貴被押回京城後,清政府很快就以治軍不嚴,作戰不力為由將其斬首。

從上面的史料來看,衛汝貴這個人簡直是清末將領昏庸無能的代表,這樣的軍隊哪有不敗之理。但是,這恐怕並非歷史的真實形象。

再讀甲午戰爭——從衛汝貴的悲劇說起

根據甲午戰爭史學者陳悅的研究,當年日軍佔領平壤後繳獲了很多清軍將領的書信,裡面確實有一封妻子讓帶兵的丈夫不要衝鋒在前的信,但信的全文意思是說身為將領應當居中調遣為重,不要自己身先士卒。最重要的是,這封信不是寫給衛汝貴的,而是寫給清軍主帥葉志超的。

就算這封信不是衛汝貴的,那說他治軍無能也是假的嗎?

對衛汝貴的指責之聲剛出現的時候,衛汝貴並沒有太當回事,他抱著一種“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態度,覺得眼前戰事要緊,沒有功夫理會那些流言。等到自己頂頭上司李鴻章也發來電報詰問的時候,衛汝貴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趕緊解釋所謂軍紀敗壞的其實是另一隻與其番號相同的軍隊,自己其實是“躺槍”了。可這時候,衛汝貴軍紀敗壞的說法經過層層傳播,已經在京城輿論中產生了固有印象。

至於說衛汝貴作戰不力,節節敗退,這倒是事實,但當時朝鮮戰場清軍的最高統帥是葉志超,是戰是逃的決策權不在衛汝貴手中。雖然清軍作戰能力不如日軍,但衛汝貴帶領的軍隊戰鬥意志十分頑強,即使撤退也不像其他部隊那樣丟盔卸甲,作鳥獸散,而是井然有序,裝備完好,衛汝貴本人在戰場上也常常是身先士卒,並不是避戰畏戰的無能將領。

其實,當時被朝廷派往前線秘密查訪的老將宋慶已經把實際情況調查清楚了。在寫給朝廷的報告中,宋慶就說所有那些對衛汝貴的指責都是誇大編造,無中生有。

再讀甲午戰爭——從衛汝貴的悲劇說起

既然如此,朝廷為什麼還是殺了衛汝貴呢?這就必須要說到清流派與李鴻章之間的權力鬥爭了。甲午戰爭之前,清政府軍政大權幾乎由李鴻章為首的北洋集團全盤掌握,當時清政府陸軍主力是李鴻章的淮軍,海軍主力則是李鴻章的北洋水師,這種局面深為清流派所忌憚。

甲午戰爭的爆發給了清流派一個絕佳的機會。戰前中日矛盾不斷激化時,清流派極力主戰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藉機消耗李鴻章的勢力。於是清流派常常罔顧事實,想方設法往北洋水師和淮軍將領身上羅織罪名。

作為李鴻章麾下的將領,衛汝貴一上戰場就被清流派盯上了,要是打了勝仗還好,奈何清軍在朝鮮戰場上一敗再敗,於是那些久坐書齋、不通兵事,只有滿腦子仁義道德的言官君子們紛紛大開腦洞,僅憑前線傳出的隻言片語,就腦補出了種種聳人聽聞的故事,然後煞有其事地上奏朝廷。

衛汝貴的軍隊剛到朝鮮,就有言官上書稱衛汝貴的軍隊姦淫搶掠,紀律敗壞,到後來又說他私扣軍餉,不得軍心,連將領職位也是行賄買的,甚至有官員在奏摺上寫下“罷和須除李,致死必殺衛”這樣的話。李鴻章一開始還想保護一下,後來戰事不利,為了防止把炮火引到自己身上,也只好棄車保帥,任由衛汝貴頂著諸多莫須有的罪名,糊里糊塗被砍了腦袋。

大敵當前,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時,國家主政者不想著如何放下恩怨一致對外,而是將其作為黨同伐異的大好機會彷彿是中國曆代王朝的通病。北宋末年,因王安石變法而產生的新黨舊黨直到女真人兵臨城下還在爭執不休;明朝末年,閹黨、浙黨、東林黨打的你死我活,遼東告急、關中告急他們充耳不聞,好不容易出現幾個力挽狂瀾的能人,只要不是自己一派,也必須將其置之死地而後快。無論什麼樣的政治體制,無論敵我力量對比如何,自己人內部首先就爭執不休,互相掣肘,又豈有不敗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