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護林員,打通鄉村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生態護林員,打通鄉村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東洛鄉聯合村生態護林員郭太雲在疫情防控監測點對出入人員進行檢查登記。 郭孚堅攝

中國綠色時報2月13日報道(記者 遲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農村地區因為春節前大批務工人員返鄉、醫療條件相對較差而成為防疫戰的薄弱環節。連日來,在全國很多鄉村,生態護林員化身疫情防控宣傳員、監督員、教導員,忙碌在鄉村疫情防控一線,打通鄉村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

“嘡、嘡、嘡……疫情嚴重,戴口罩、不串門……”這些天,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白雲鎮竹巷口村的生態護林員楊關,每天手提銅鑼行走在村間小道上,邊敲鑼邊喊話,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疫情發生以來,石門全縣394名生態護林員擔任鄉間“疫情宣傳員”,利用銅鑼、小喇叭等宣傳工具,通過敲鑼喊話等土辦法,在開展森林防火日常巡護的同時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將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傳遞到每家每戶。

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400名生態護林員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做好春節期間護林防火、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松材線蟲病防控和巡山護林的本職工作,同時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勸導員、消毒員。他們與村組幹部、志願者一道,手持喇叭宣傳、張貼標語通告、發放宣傳單,幫助村級公共場所進行衛生保潔和每日消殺。

江西省靖安縣仁首鎮的生態護林員王錄生、王星星已經連續十幾天堅守在工作崗位,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協助鄉村設點守卡登記外來人員。面對這次疫情,靖安縣186名生態護林員主動請纓,服從安排,積極參與到當地疫情防控工作一線。他們說:“黨和政府幫助我們脫貧,我們也要為社會多作貢獻。”

在甘肅省定西市漳縣,850 名生態護林員肩負起護林防火和疫情防控的雙重使命。他們每天通過全縣生態護林員微信交流平臺,第一時間上報轄區內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情況,為疫情防控提供監測依據。漳縣850名生態護林員管護著全縣60萬畝森林,如今又承擔起全縣13個鄉鎮疫情防控的艱鉅任務。

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各鄉鎮、各行政村生態護林員積極化身疫情防控宣傳員。下柳村是橫澗鄉的“門戶”,這裡早已設置了卡點,對進出車輛和人員進行嚴格排查。生態護林員羅曉勇和公安、醫療等部門人員已經在這裡值守多天。羅曉勇說:“我們在這裡執行24小時倒班制,每班8個小時,保證每班4個生態護林員在崗值班。”

生態護林員長期紮根基層,熟悉村情民情,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疫情當前,他們仍然工作在一線,做好春節期間護林防火宣傳和巡山護林工作,同時積極協助村(居)幹部,利用車載喇叭、手持廣播或銅鑼,騎車或步行,深入村頭村尾和人戶稀散的偏遠地方,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溫馨提醒送到家家戶戶。他們還配合相關部門,對野生動物進行動態監測和及時報告,成為加強鄉村野生動物管控的一支重要力量。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生態護林員選聘自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們肩負著在今年全部脫貧的重要任務。但在疫情面前,他們義不容辭承擔起本職工作以外的工作。實際上,生態護林員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一直髮揮著多重作用。生態護林員一人護林、全家脫貧,勤勞致富,有很多已經成為脫貧攻堅的榜樣和先鋒。通過參加林草部門組織的培訓,他們掌握政策、信息和技術,還成為紮根在林間地頭的技術員、宣傳員、引導員、督導員、調解員。他們在平凡的崗位,守護著一方生態,維護著鄉村和諧,保護著村民平安。

目前,全國已經選聘1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疫情仍然嚴峻,他們還將在鄉村抗擊疫情一線繼續忙碌著、貢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