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發佈|韓建軍的抗“疫”日記

渭南發佈|韓建軍的抗“疫”日記

渭南日報 記者 史王萍 通訊員 郭孟凱

“庚子年始,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全面打響。從除夕值班以來,街道辦社區(村)幹部全員取消休假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有擔憂但沒有恐慌,感受更多的是面對疫情,基層一線越收越緊的工作氛圍以及在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的擔當和大愛之舉。疫情防控阻擊戰隨即到了關鍵期,要繼續加強群防群控,更關鍵的是還要不誤疫情,不誤農時……”忙了一天,蒲城縣紫荊街道辦黨工委書記韓建軍翻開辦公桌上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黑皮外殼本子,梳理了一下思路,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考慮,就是想通過文字的形式,記錄下這段特殊時期的心路歷程。”他說。

“1月25日,大年初一,第一時間響應中省市及縣委、縣政府的防控號召,取消休息,在院子裡召開疫情防控部署會,爭分奪秒,全面動員:成立線上疫情防控作戰群,起草三期緊急通知等通知文件,在街道辦成立‘三組一隊’工作專班,組建包含有業務組、後勤保障組、督查組和突擊隊的‘三組一隊’,指導轄區各村(社區)成立疫情防控突擊專班,嚴格落實24小時應急值守,發出黨員倡議書、返鄉群眾公開信,全辦立即進入戰時狀態……”

“1月26日,縣指揮部會議後,繼續在街道辦大院裡召開會議,率先規範轄區內勸返點,設立黨員志願服務示範崗,全辦258個勸返點均落實黨員帶頭值守,懸掛黨旗、佩戴黨徽,帶動黨員群眾志願者近2000名投入抗疫情大潮,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1月27日,這兩天走訪以來,轄區基本達到宣傳動員‘全’覆蓋。轄區各村(社區)已經充分利用大喇叭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相關內容,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並開展地毯式排查。及時瞭解常住人口、外來人員和返鄉人員健康情況,叮囑群眾做好監測、消毒和衛生環境整治等工作,營造人人重視、全民參與的社會氛圍,確保疫情防控家喻戶曉……”

這個春節,韓建軍帶領街道辦工作人員一直奮戰在一線。他吃住都在單位,已經連續半個多月沒有回家了。

為了守住陣地,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韓建軍每天早上7時開始工作一直到凌晨,他不分晝夜、不畏嚴寒每天都對轄區開展常態化巡查。雖然已連續工作多天,但他依然精神抖擻,時刻保持戰鬥狀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便於及時全面掌握疫情防控情況,韓建軍指導工作落實抓細,他給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親自寫信,要求6名“90後”年輕駐村幹部全部吃住在村,積極參與抗疫,24名包村幹部駐村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上午9時參加縣指揮部會議,會後立即在室外組織召開街辦全乾會傳達精神。

晚上查崗是韓建軍每天的基本動作,他的足跡踏遍每一個卡點。看看工作人員是否佩戴口罩,基本需求是否得到保障,防疫期間天氣寒冷,看看每個執勤點是否搭好帳篷,吃的夠不夠,取暖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消毒劑是否配備充足……這些已經成為韓建軍每天最關心的問題。

高強度的工作和連日的勞累,導致他嗓子發炎、感冒、胃痛,但是他依然,奮戰在防疫一線。每當深夜時分,總能看到身著綠色軍大衣的“紫荊指揮官”在轄區內進行巡察。他更是親自組織召開祥塬社區居民點住戶會議,推選戶長,落實“五包一”責任,自上而下壓實層級責任,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疫情防控網,構築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他日記中這樣記錄著:“我們黨員必須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最困難的任務要黨員去完成,最危險的地方要黨員去值守,讓黨徽在一線熠熠生輝。”目前,紫荊街道黨工委1000餘名黨員參與抗疫,設立100餘處黨員志願服務示範崗,成立26支黨員突擊隊,佩戴黨徽、亮明身份、插上黨旗,將黨旗在疫情一線高高飄揚!

“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韓建軍說,防“疫”戰以來,每個社區,每個村,每戶群眾,我們都進行了全方位的排查,一開始上門溝通,居民有牢騷和抱怨,但是隨著所有工作有序展開,全體黨員站起來了,所有幹部動起來了,群團熱起來了,民心穩了,勝利的決心有了。群眾更多地感受到,可以安心待在家,有黨員幹部守護!

他日記中這樣寫著:“感覺現在大家慢慢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幹部群眾一條心,群防群治的氛圍逐漸形成,最終形成抗擊疫情的合力,突破‘頑疾’指日可待。”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抗擊疫情,紫荊街道辦還在繼續。韓建軍每天記錄著他的工作日誌,也梳理著他的工作思路——這些點點滴滴的內容彙集成的《抗疫日記》,只是基層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個縮影。

在大家的努力下,防疫日記裡的整改意見基本做到了件件落實。

穿梭在大街小巷,記錄著社情民意,服務於轄區百姓。他在日記中寫道:“抗‘疫’戰爭中,有很多舍小家,義無反顧衝在一線的黨員群眾,他們默默堅守,共克時艱,我們始終堅信,只要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攻克難關,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