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實孩子的內心世界、素養格局?你有哪些方法?

鄔太狼新家庭教育


那現在我來談一談,如何充實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培養孩子的素養格局。

首先我說一說如何充實孩子的內心世界。充實孩子的內心世界,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因為興趣能激發孩子內心潛在的熱情,豐富他們的生活,使他們對世界對明天抱有無限美好的希望。


有了興趣愛好,孩子可能會在他感興趣的方面不斷努力,並且會在這個方面或領域取得成功,這樣更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更能對未來對生活充滿自信心,內心世界就會更加充盈,而不會空虛。



要樹立孩子前進和奮鬥的目標。在平時就要有意識的引導孩子,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將來想擁有什麼,你未來想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比如企業家、歌唱家、醫生、科學家等等。

經常提醒他注意,不斷強化目標,清晰目標,甚至讓他成為烙在頭腦中的一種美好的願望。這樣,有了明確而清晰的目標,他就有了前進的動力,並且會為之花費精力和揮灑汗水,去過一種踏實而充盈的生活。



引導孩子多讀書,多學習各種知識,去掉玩電子遊戲等嗜好。讓孩子從書中發現樂趣,明白做人的道理,去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培養孩子的素養格局,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孩子,“不以惡小而為之 ”。辦事光明磊落,善良正直。這就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在平常的日常行為中嚴格自律,身正為範。除此之外,還要及時發現、指出孩子的錯誤,並幫助孩子改正。



第二,教育孩子要有愛心,要樂於助人。平常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助人為樂的小故事,告訴他助人就是助己,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或者事,要引導孩子切實去做。



第三、教育孩子待人要寬容,不斤斤計較。讓孩子把“退一步海闊天空”作為座右銘,在具體的事例和環境中引導孩子具體怎麼去做,從而讓孩子養成寬容大度的心胸。



第四、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回報。平常讓孩子為自己做些事情,比如給自己洗腳,星期天節假日讓孩子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等 ,幹些力所能及的活。



還要培養孩子尊老愛幼,謙遜誠信的美德。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還要讓孩子懂得如何對待成功榮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善待挫折的精神。這些都需要平時經常教育,還要注意孩子的言行,指出不足和錯誤之處,肯定和表揚孩子恰當的做法。



總之,要充實孩子的內心世界,培養孩子的素養格局,要對孩子的一言一行做細心周到的觀察和指導,並且不能只有三分鐘的熱度,要耐心持久。


清甜的小河


培養孩子成才,各家有各家的做法。比如我家族,大哥對外孫女要求十分嚴格,在中小學期間看電腦每天不準超過半小時,不準玩手機。我呢?反其道而行之,玩遊戲適當制止,鼓勵上網學知識。特別是初中期間,一至五上課時間,自覺交出手機,晚修時可用手機配合學習。並從初一第二學期,設立獎勵電腦成績獎。結果,孫自覺學習,晚晚學到十點鐘,期末考試平均95分,獲得了一臺電腦。這兩年,我們規定開學拆電腦,上學收手機,晚上做作業可以用手機做老師或網上佈置的作業。到了初三,不用我們催,他都能自覺地在房間學習,成績保持班上第二名,坐二望一,由二十多分,縮小為相差八分。效果:大哥孫過於內向,網上無所適從;我孫性格外向,同學間交往多,網上無所不能。要做到這點,只要他喜歡的書藉,都給予滿足。平時,也注重向他灌輸正能量的東西。堅持不懈,功夫不負有心人。


曾國華33


作為一名寶媽,看到這個問題不禁思考了起來,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如何充實孩子的內心世界,我認為首先做到的就是讓孩子體會到“幸福快樂”,一個被幸福圍繞、每天都很快樂的孩子,他的內心世界一定也是豐富多彩的。

那麼如何讓孩子感覺到幸福快樂呢?我兒子馬上三歲了,我全職了兩年多,每天都是圍著孩子轉,其中有一點讓我體會很深刻,父母的有效陪伴真的很重要,它可以豐富、充實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例如,我放下手機,放下一切雜念陪我兒子玩兒,即使是玩兒一個球,一輛小汽車,甚至一片花葉,他都會很投入,很興奮,起初在我的引導下玩兒,現在他可以自己想出很多玩兒法,制定他自己的規則,帶著我玩兒,那真是發自內心的快樂。相比之下,孩子每天自己呆呆的坐著,看電視,玩兒手機,可能也會快樂,但那些都不是他切身體驗到了,又談何充實呢?

談到孩子的素養格局,素養和格局我認為應該分開討論。說到素養,讓我想起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出生時尤如一張白紙,家長怎樣畫,他就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德智體美勞一定要從小抓起。父母做個好榜樣,帶孩子多閱讀,玩玩兒益智玩具,遊戲,踢踢球,跑跑步,平時注意文明禮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在培養孩子的素養。孩子長大了再接受學校教育,增加孩子的文化素養。當然父母是不能鬆懈的,但也不至於時刻緊繃神經。

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寬廣,他的格局就有多大,有機會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感受自然之美,世界之大,海之浩瀚,讓他自己處理事情,自然而然會慢慢形成他的格局。當然,這其中還是離不開家長和學校的教育。

以上拙見,不喜勿噴哦[可愛]



小源媽媽


我是一名山東的小學教師,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作者提出的如何充實孩子的內心世界和素養格局,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面解答一下您的問題。

一,首先作為父母,在行為習慣方面要以身作則,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父母的影子,比如家長喜歡讀書,孩子就不會沉迷看電視機和玩手機。這就需要我們大人在日常生活和遇到事情的時候,提前思考一下:我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的認知和模仿行為嗎?然後正確處理,孩子作為旁觀者,內心和行為自然會受到影響。這樣下去,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人品,自尊自愛、調節情緒、善待別人等等方面,都不是問題,會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孩子就會像大人一樣,做事充滿自信,積極樂觀,孩子會感覺自己很富有。

第二,引導孩子多讀好書,從書中汲取營養,多讓孩子與人交往,多帶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瞭解更多的風土人情,欣賞美景,增長孩子的見識,這些都會擴大孩子的格局。

最後,要多給孩子一些陪伴,雖然我們大人都忙,但是哪怕每天抽出十分鐘和孩子互動或者陪伴,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注和重視。

疫情當前,在家多多陪伴孩子還是很有意義的。

我是黑炭老師,純手打解答您的問題,希望有用。


黑炭老師說


我建議你不妨從這三個方面去教育你的孩子,會讓你的孩子變得很成功。

1、教育孩子一定要做個善良的人。因為善良的人往往都平易近人,有更好的人緣,有更多的朋友的。善良的人不會做那些傷害人的事,自然他們也就能夠遠離那些傷害的。而且善良的人內心都是溫暖的,內心總是充滿陽光,不會消極處事,不會做那些糊塗之事。所以善良對一個人來說真的很重要,我們一定要從小就培養孩子做一個漂亮的,讓孩子有正確的世界觀,讓他內心覺得很充實。

2、教育孩子一定要多讀書。讀書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只有獲取更多的知識才能增長你的見識,開拓你的視野,豐富你的內心。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我們只有多讀書,把大千世界的智慧為我們所用。這樣你才能夠有自信面對這個社會。而且讀書會讓我們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的。對於成熟我們的認知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從小就讓孩子養成一個讀書的習慣,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有很大的好處。

3培養孩子的實踐精神。很多的事情只有親自動手做過了才能有更深刻的記憶,只有不斷的實踐,才能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的充實自己。

所以著重培養孩子的這三個方面,對於充實孩子的內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都是很有必要的






蘭林梓


現在的小孩比較難管。大人只有用愛的方法陪伴孩子成長。和小孩兒多交流。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才能和諧相處。小孩兒和樹苗一樣。不管理就不成才。

一個小孩好的素養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必須讓他早睡早起。家裡來客人要打招呼。玩手機不能玩的太久。也不能長時間一直看電視。

人這一生接受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最重要的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小孩子在家裡也應該受到尊重。家長不能打孩子罵孩子。用暴力的方法教育孩子。只會使孩子更叛逆,難溝通。學習差性格古怪。





永不放棄74572


孩子的內心世界其實比成人更豐富更精彩,往往他們在某些事物上展現的逆向思維邏輯相當驚人。

當他們對外部展開他們天馬行空的內心世界時,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細心地發現,積極地回應適當地肯定他們每一次主動性地成功或者嘗試性失敗。世界上的父母和孩子一樣,沒有評分標準,有的只是愛與不愛。

問題裡提到的培養孩子的素養格局,在我們國家新一代的孩子們應該也稱得上這兩個詞字的分量。這四個字,有擔當有責任也有祖國的未來。言說身教,父母有責任有義務使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長。有一點也要提到,一個人的氣質養成或多或少體現在大多數群體對生活細節的舒適程度的認知上。你希望孩子更有格局更有體量更有修養,那麼對細節,言談,舉止,審美觀養成,還有居家環境,父母親情感,都有太大的關係。



搓zaza


小時候看過一部印度電影《流浪者》。時過境遷,電影裡的很多細節忘記了,但裡面大法官拉貢納特說的一句話記憶尤深~“賊的兒子永遠是賊”。並不認同這句話,只是因為強烈的不認同而到現在也沒忘記。賊,真的希望他的兒子也是賊嗎?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未來的希望。所以,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完成自己今生沒有實現的美好理想,不管父母這一輩子過得怎樣一地雞毛。父母最津津樂道的是把自己的理想變成孩子的理想,儘管這樣對孩子不公平。問題來了,怎麼樣做才能讓孩子內心豐盈善良?

孩子是你的未來。當然,由於生活的年代不同,認識世界藉助的平臺不同,生活空間的差異,孩子的視野比我們寬,觸角比我們長,但孩子的初心是我們給的,心裡的種子是我們播下的。如果我們給他播下了萬紫千紅的種子,還會怕孩子未來春天不斑斕多姿嗎?正所謂“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嗯,做一個快樂的播種人吧,這應該是我們成就孩子的第一步。





福至福歸


孩子是一張白紙,同時也有與生來的各種天資與性情,所以因勢力導尤為重要。同時培養孩子學習能力應該貫穿孩子的各個不同階段,就如同教會了孩子走路,孩子也就不需要你去扶他一樣。而家長的以身作則更是重中之重,身教重於言教,教會孩子勤勞、勇敢和善良。如此孩子一生無憂。


簡單62956169


充實孩子的內心,提升素養,這是我們教育者重視的方面之一,內心世界和修養素質都是通過從小的培養和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與配合。

首先我們應該教會孩子一個正確的三觀,這個三觀如何學習呢!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多學習多參與一些孝道,文明,禮儀,助人等學校活動,讀物,動畫,從生活中學習中做好孩子的引導者,讚美者,使其樹立起信心,得到認可,培養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第二,多一些體育鍛煉,藝術展示的機會與平臺,放大孩子的優秀,使其增加自信,豐富平時生活,如做手工,學舞蹈,看書,練書法,打羽毛球,跑步等很多有意義又充實的體育活動或者修身養性的活動,讓孩子動中有靜,靜中提升!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在孩子未步入學校之前,要做好榜樣,步入學校之後,要與老師做好配合溝通!共同培養好我們祖國的下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