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什麼農村老人五六十歲,七八十歲了還在田間勞作?

如夢177753583


我來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老農民,為什麼五六七八十歲還要在田間勞作?在中國有幾億老農民,他們大部分都還在田間地頭勞作。

今天的中國農村出現了奇怪的現象,年輕力壯的後生,不做農事,老鄧我55年出生,今年64週歲,現在家裡種植冰糖橙20多畝,800多株,這些果樹從年初,開始管理,施肥,防治病蟲害,除夏梢保秋梢,施果肥,包括中間地頭除草,每年兩次,還要賣橙子,需要多少個勞動日才能完成?家有一兒一女,兒子學校畢業,沒有參加兩天體力勞動,現在在城關派出所工作,家裡的農活就落到老頭我身上,這些農活本來可以僱人來完成,現在的勞動工日很貴,每天100到150元,人家跟我做的事有點不放心,還是年頭到年尾自己做,自己種出來的冰糖橙,不用除草劑,果實漂亮,甜度很高,一般甜度都在15%左右,一年的收入五,六萬吧!一年的勞作,看到收入也很開心,很是滿足,還要擔任另外一份工作,孫子在縣城讀書,每星期結送,辛還是辛苦點,但樂在其中,這就是五六七八十歲的老農民在田間勞作的原因吧。


做自已想做


以我奶奶為例子說吧,我奶奶屬於疑心病特別重的人,而且有點被害妄想症吧,在家只要有點不順心不順眼就是爺爺找人商量要弄死她。她85了路都快要走不動了,但是每天都要自己去種菜。第一,辛苦一輩子勞作一輩子歇不下來,你叫她去公園運動?她說那是瘋子在群魔亂舞。第二,捨不得那點田地空下來。第三,她不相信爺爺,爺爺澆了菜了她不信非要自己去,爺爺種了包菜她不要非要自己去種麥菜。第四,怕老了拖累兒女怕自己沒用找點事來證明我還可以。


Icy30621101


我爸一輩子在城裡事業單位當領導,等退休了就願意跟我媽回去老家葉落歸根,自己整個大院子,種菜,養雞養鵝,讓他來一線城市死活不肯。退休工資足夠吃喝,不需要幹活,問題越養越多,農村還要燒柴火,三四點就起來地裡幹活,挺辛苦,


守柮慎獨


勞動最光榮。七老八十的老人有的是鍛鍊身體,種點小菜,自給自足。有的是隔菜市場斤,種點時新疏菜,賣兩個小錢,即充實了時間,又抓了經濟收入。我妹兩口子都六十多歲,單單種菜,除開全家8個人吃,還送一點給城裡親戚朋友,剩餘的還可以賣上三至四千塊錢。何樂而不為呢。


用戶60395997366


現在農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沒有年輕人了,可不都是年紀大的在家種地了嗎?我看我身邊的農村人家裡有地的地又不多,現在種地又不掙錢。年輕一點的人,都去城裡找工作了,還有就是孩子的教育,都覺得城裡的教育比農村好,事實也是如此,我們這邊農村學校基本上就等於沒有學生了,我小時候上小學和中學,都收不到學生了。去年九月份我兒子上一年級,說好的8月21日報名,結果8月19日晚上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排了兩天一夜才報上名,不都是希望孩子可以接受好一點的教育嗎?不是為了孩子上學真不如去農村生活,房子便宜還大,現在好多都是新農村,房子樓上樓下帶個大院子,不用交物業費,還不要愁停車位。


煤礦大老黑


我是個真真正正的農民,心有感觸。看見你的提問。不說傷心不己吧。最起碼非常難受。農村老人可憐。體制問題。不幹活吃什麼。花什麼,一個月二百塊養老。試想一下。夠有錢人兩包煙。傷感。謝謝你記著他們。








金生水起177229815


我是農村人我最有發言權,一、他們多數人天生勤勞不願閒下來,其實部分農村老人也不缺吃穿,年輕人覺得不種田生活也可以了`老人看不下去就要去幹。二家庭生活中等,年輕人在外打拼,留下他們種地待守家看家,然後產出點糧食也是個填補。三,生活上和年輕人習慣不一樣,年輕人愛乾淨和說話方式生活習慣差別太大分岐嚴重。四、圖農村清靜空氣好,認為農村自已種的東西綠色無汙染,吃著放心。五、純屬和子女過不到一起,矛盾,重重,子女生氣不給經濟上的幫助,他們只好自已免強下地幹活維持生存。六、純屬散漫型的生活方式,認為農村天大地大不受約束,出門不擠車,走路少挆車,不爬樓梯。這就是農村老人不進城七八十歲還在乾的原因。


洋流8209


農村老人六七十歲還在田間勞作,不是個別現象,是普遍現象,也當下中國農民的生活現狀。首先,現在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他們應該是50後具多,也都是我們的長輩,曾經是中國農業經濟的生力軍,在他們哪個年代,他們還年輕的青春歲月,為國家的農業現代化建設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他們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和幫助。現在美好的生活也離不開他們的默默付出。

其次,作為一名中國農民,到了六七十歲還在田間勞作,這跟我們的國情分不開。中國農民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包括在這個平臺上爭論不休的人中,有幾個人敢說他們的家中長輩沒有一個人是農民。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子,我們吃的每口飯都是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動換來的。他們到了六七十歲還在田間勞作,而不是伸手向自己的兒女去要,不想兒女們壓力太大。有人說這是現在大部分農民生活的無奈,我認為這也是農村人生活的真實寫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

一是農村年輕人都不願意像他們的父輩一樣,老老實實的在地裡幹農活,而是走進城市去打工。

二是經濟快速發展與人們的思想觀念碰撞,利益、金錢、地位一些不良的社會思潮充實著年輕一代人。他們都想盡快的走出“農門”,農村年輕人都走了,堅守了一輩子的農民,雖然年事已高,卻不想讓這片他們熱愛的土地荒蕪,長滿雜草。

三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人生活不斷得到改善,但針對農民的養老體系還是很不完善,不能與發達國家相提並論。只有把農村的一系列如養老、醫療等福利進一步發展完善,把他們的業餘生活文化生活搞好,他們可以更充分的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才能使他們真正的安居樂業。

總而言之,當前農村老人生活的日常與以前那個年代相比,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會越來越多,相信農村人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兮爸的生活


因為他(她)們的身體還硬朗,頭腦還靈活,早已習慣了山裡的風,身上飄落的雨。栽種的旱菸,卷裹勞作的嘆息,吐滿一身的疲倦。清晨,早起的耕牛,鼻息田野中熟悉的味道,隨時,可以興致勃勃的走向田野!


吳秀豐958


五六十歲很大嗎?我覺得現在的社會,五六十歲也不是很大,而且現在農村生活的人跟城市裡生活的人沒什麼區別,看起來也沒有多大。至於為什麼在田間勞作,有兩點:

一、家裡都是農村人,靠的是土地生活,老人都心疼兒子,希望幫助兒子搭理搭理,希望家裡的基業能夠更好一些,所以會在田間忙碌。

二、家裡的老人忙慣了,也不喜歡閒著,所以能幹點啥就乾點啥,如果不是很累的活兒,能動動就動動,就等於鍛鍊了。

家裡的人也並不是一直在幹活,大多數時間大家也在一起閒聊,出去釣魚,去城裡逛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