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男到底多可怕?

鄧小梵


記得之前我在我的一篇文章裡寫過:女人不能嫁的幾種男人,其中的一種就是媽寶男。



媽寶男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男人呢?


“我媽說了,要這樣這樣....”

“我媽就是這麼做的...”

“我媽告訴我....”

“我媽讓我跟你說”

......

這些就是“媽寶男”的口頭禪。

他的日常行為、語言、解決問題的方式、人際交往的習慣....都是按照“我媽說了”運轉的。


當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他沒有能力想出積極的解決方案,他會選擇逃避和退縮,或是尋求他媽的庇護。

一般來說,嫁給媽寶有兩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就是你們天天吵,天天打架:你表面上是和他一起生活,但事實上,你是和他、還有他身上的一個隱形的媽在生活。


第二個可能就是你們可能不會吵:媽寶男的母親已經退居第二線,現在,你是接替你婆婆責任的新的一個媽,家裡的大事小情都是你操心,因為,媽寶男實實在在的就是一個低能的巨嬰,他的肩膀擔不起支撐家庭的重擔。(所以,有些大女人是可以找這類型的男人的,但前提是媽寶男的母親已經退位讓賢)

為什麼會有媽寶這個生物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三種父母容易培養出“媽寶、巨嬰”。


一是:萬事包辦、溺愛孩子的母親!


包辦溺愛型母親全方位滿足孩子的需求,全方位包辦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她剝奪了孩子動手、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讓孩子一直處於“拿來主義”的狀態中,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只會像複印件一樣,按照母親的教授的方式來生活。


二是:自戀型的母親


自戀型母親,自以為世界就是自己的延伸,她把孩子當成了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事事都按自己的需求來安排和照顧孩子,並且,孩子不能有自己的需求,只能按照母親安排的既定的軌道運行。


三是:情慾型的母親


母親在養育兒子時,給予兒子的需求應該是恰當的,符合孩子的需求的,當母親給予兒子的照顧和愛只是出自自己的衝動,不是基於對孩子需求的瞭解,也不是依照對孩子最有好處的判斷,所供應的份量遠遠超過孩子的需求,就容易妨礙和限制孩子的獨立成長,孩子會終其一生的揹著自己的母親一起生活。給孩子獨立應對生活帶來問題,讓孩子在與伴侶的親密關係中出現障礙。

媽寶男的本質就是一個沒有脫離母親的孩子。假使你是一個追求獨立、追求兩性和諧婚姻關係的女性,媽寶男就真的不是一個良配。


但是,世間之事本無絕對,有些媽寶可能經歷到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痛苦之後,能夠自省,學習和成長,學會承擔和負責,也可以成為女人的良配。


所以說,媽寶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自己知道自己是媽寶,卻不願意學習和成長,不願意和母親“斷奶”的媽寶男。

作者:伴你走一生xxq,頭條心理情感領域原創作者、現代袁了凡學院愛語心理專欄作者


伴你走一生


我好像遇到了。因為我和他說我打不通他手機,他說他爸媽都打不通,更別說我了。我瞬間明白了,二十多年的婚姻了 ,他還在和他爸媽過著,那麼我在和誰過著?

寶媽男,婚姻裡給你的感覺就是你是個流浪狗。說好了一家四口去旅遊,他爸媽罵我浪費錢,他就不敢走了。我執意非走不可,最後我帶兩孩游去了。

說了他兩句,他一摔門跑他媽家過夜去了,留下你一個人在哭泣。更可恨的,他告他爸媽說你罵他了,他委屈的想死。於是你被叫去一對三理論。

終於,你忍到了極限,你覺得這個世界上傷害你的人,也就這幾個。

你是抱著對婚姻的美好憧憬走進這個家庭的,找老公是想有個依靠,有個心疼你的人,結果發現是多了個兒子,向和六七歲的孩子相處一樣。

你不能說他,不管他做了什麼,你只能忍著,每次吵架,你都需要面對一對三的局面,你永遠覺得自己是孤家寡人,無依無靠。是一個流浪兒,心沒有安放的地方。

寶媽兒,真希望你爸媽能陪你一輩子,現在都八十多歲了,我真擔心他們撇下你,你可千萬別把我當媽,我早想逃了。

二十多年的婚姻,你沒上交給我一分錢,我為什麼老了要給你端茶倒水,我寧可出家當尼姑,也不會伺候你,因為你沒換來。

寶媽男,爸媽去了,你孤獨終老去吧!因為你從來沒有長大,沒有斷過奶,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所以,你不配有家庭,有老婆孩子。

女人這輩子最大的不幸,就是嫁給一個寶媽男,比生養了個不成器的兒子還悲哀。





書香自養


我和我閨蜜旅遊的時候碰到一對情侶。後來沒多久就分手了。

男的是個媽寶男,遇到什麼事都要向家人彙報,比如,今天去幹嘛了,吃的什麼,遇到什麼事了,巴拉巴拉,什麼都要交代。

後來有一天,我們說要去潛水,男孩突然說不去了,女孩問他為什麼,他說他媽媽說了,潛水太危險。

後來他女朋友和我們一起去潛水了。

後來回來不知道有沒有吵架,再後來女孩說他們分手了,因為結婚的問題兩家出現了分歧,男孩聽家裡的同意和女孩分手

我覺得幸虧和這個男的分手了,不然結婚了以後什麼都聽家裡的。不要指望婚後他會現在你這一邊。

一個男人愛不愛你要看他能不能獨立的對待你。

媽寶男就是一個還沒有斷奶的孩子,什麼都要聽爸媽的。缺乏生活中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樣的男人母親一般都比較強勢,如果婚後吵架有矛盾他告訴了他的父母,父母一般都比較袒護兒子,而你在這個家庭裡就沒有任何地位。

媽寶男從小在母親的保護傘之下,沒有受過什麼苦難,就是個巨嬰,怎麼能指望他以後保護你,保護一個家。他的依賴就是他的母親,會給他安全感,什麼事都交給母親操辦,省心省事,沒有責任感,沒有擔當。這個從小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遠離媽寶男就是遠離傷害。


女性養生抗初老


談戀愛時:

我媽說她不同意我們兩,你比我大六個月;

我媽說賢惠的女孩子是會幹家務伺候男人的;

我媽說房子不能加你的名字,首付你出的少;

結婚後:

我媽不高興,你下班回來不做飯,我們吃什麼;

我媽說要生兩個,一男一女,湊成個好字;

我媽說你不能穿露肩的裙子,太騷氣了;

我媽說你每年過年回家要準備年夜飯;

我媽說你有點懶,怎麼下班回來不打掃衛生收拾房間;

我媽說你嫁給我了,就不能給錢你孃家裡了;

我媽說,生完孩子趕緊上班去,她們以前都不做月子的;

我媽說我們每個月的工資都要交給她保管;

我媽說~~~~~

我說:你和你媽過吧。再見。

關注我,情感分析,寓意故事,戀愛技巧,這裡不一定有趣,但一定能在情感上幫助到你!





愛情心理學和你


我理解的媽寶男應該是心理上沒有斷乳,對父母依賴,沒有主見。

他們喜歡聽從父母的意見形事,所以久而久之就忘了自己要獨立思考,忘了自己了什麼。

這類人如果結婚後還不願意獨立,不願意斷奶,那麼婚姻註定是個悲劇。

我的一個好姐妹,結婚後婆婆總喜歡干涉他們夫妻的事,而老公聽慣了媽媽的話,每次有矛盾,老公都是向著他媽媽,平時有什麼事也找媽媽商量。久而久之,兩人矛盾升級,最後離婚收場。

如果真的遇到媽寶男,只能自求多福了。



牛二不牛


很多人都說,媽寶男不是壞人,他既然那麼疼愛媽媽,肯定心眼不壞,湊活過唄,每當聽到這話的時候,我就想罵人,他是心眼好了,他是疼媽媽了,但是所有的委曲求全都是老婆在承受,我就是活生生例子,一次一次的為了孩子委曲求全他所謂的孝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有時候想一想自己這輩子真是白白活一場


栩糯媽咪


媽寶男就是兒子以媽媽為中心,什麼都聽媽媽的,缺乏主見與執行力。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一般看不出來,相處久了就會發現一些端倪,這讓很多嫁給他們的女性叫苦連天,也就有了嫁人不嫁媽寶男的說法。

媽寶男的形成,包辦型溺愛是脫不開的原因,是母親的戀子情節和孩子的戀母情節所產生的共鳴所致。包辦型溺愛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動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們不鼓勵甚至不喜歡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孩子也很享受這種溺愛和包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媽寶男現在這個狀況,這對孩子的婚姻和生活是很不利的。

聰明的家長,要學會退出孩子的飯桌,退出孩子的臥室,退出孩子的空間,要在合適的時間退出孩子的生活,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美麗馨晴


媽寶男其實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真正的男人。他其實一直就沒有真正的從母親的身體裡出生。他不過是一個巨嬰而已。精神和思想依然生活在母親的子宮裡。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和人生目的。離開母親的人生指導,他就如同失去了牽線的木偶。不知道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他最害怕的就是讓他自己作出選擇。所以他每一件事兒都會去諮詢自己的母親,並讓母親替他決定自己的人生。所以說你最後與其說嫁給了一個男人。倒不如說嫁給了一個只有身體但沒有思想的男人。

如果你同樣是一個沒有思想的女人。也不喜歡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那選擇什麼樣的男人都無所謂。但如果你是一個想真正度過自己一生的女人。那請你珍愛生命,遠離媽寶男。





不是壞人


媽寶男是好兒子但不是好丈夫,好父親。因為在他的心裡哪怕你人命關天,他也不會考慮你的他會聽他父母的話,和這樣的人過一輩子你會很累的。在你遇到重大事情的時候他會毫不留情的拋棄你,無擔當,無責任,沒有自己的主見。姑娘們都擦亮眼睛,除非你願意拿他當兒子養[呲牙]


暖陽08


首先是他們很娘,沒有男人的陽剛之氣,從小到大在媽媽的保護下,什麼事情都聽媽媽的,覺得媽媽的話就是對的,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自信,缺乏責任心,極度依賴媽媽,更有甚者結婚了,還去跟著媽媽睡,就是一個孩子,媽寶男因為從小就形成了這樣的性格,在以後的生活中是很難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