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一起玩~疫情期間,孩子憋壞了怎麼辦?


“如果不讓我出去玩是很不好的事情!”

“但是有病毒啊!”

“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一起玩,嗚嗚~~”


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一起玩~疫情期間,孩子憋壞了怎麼辦?


一個被“憋瘋”的娃為了出去玩,滿含眼淚地哭訴視頻,獲得了20多萬的點贊,近4萬條評論。

之所以這麼受關注,應該是他喊出了全國孩子和家長的心聲吧!

不知道你們家的孩子有沒有這種情況呢?


1

孩子對疫情不瞭解,感受不了病毒的危險性,而且孩子的邏輯裡可能認為看不見的就是不存在的,對於他來說:這場疫情怎麼樣不重要,影響到他出去玩才重要。

這個階段的孩子很難有同理心,也就很難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他只關心跟自己有關的事情,還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這時候,孩子的吸收性心智會幫助他吸收外界一切的信息,從而得到成長,這種吸收是無意識的。所以,讓孩子出去玩,接受不同環境、事物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現在這種特殊階段,天天悶在家,如果沒有有趣的事情可以讓孩子投入進去,孩子就會感受到無聊、煩躁,對於本來就性格活躍、好動的孩子來說,更加難受。


2

如何跟他解釋當下的情況呢?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讓孩子更加了解病毒是什麼,外面在發生什麼,甚至可以告訴孩子因為病毒有很多人已經死亡了。(死亡是孩子必然會面對的一課)

很多繪本作者創作了針對疫情的繪本,在網絡上可以搜到不少,這些繪本都可以幫助孩子更多地瞭解疫情的信息,相信看完這些故事,孩子不會說“把病毒吃了”這樣搞笑的話啦,家長跟孩子之間也可以度過一段溫馨的親子閱讀時光。

3

最核心的其實還是解決孩子的心態和情緒問題。

不大的孩子,要他學會忍耐,絕對是個艱鉅的任務。但,家裡真的不好玩嗎?如果家裡真的不好玩,那我們能不能讓家裡變得好玩呢?

這就需要家長們真的去陪伴孩子啦,孩子喜歡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比如安妮最愛的就是使用樂高玩具玩過家家,每人一個角色扮演,演2個小時絲毫不累。

我還在家裡的一面牆上貼上了白紙,這樣她可以拿著畫筆畫各種東西,能大能小,也夠她玩2個小時,樂此不疲哦。

不過安妮自己說她最喜歡的就是在媽媽懷裡,聽媽媽講故事,或者在被窩裡撓癢癢,總之“要跟媽媽在一起才好玩”。

是的,視頻裡的小男孩可能只是釋放了一個信號:我需要媽媽的“高質量陪伴”啦!


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一起玩~疫情期間,孩子憋壞了怎麼辦?

我是舍予

子女是最珍貴的緣分

跟媽媽在一起才好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