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期間都在閉關,你覺得是上班族好一些還是個體戶好一些?

彩色俄羅斯


從個人或單位出發點來看好與不好是相對的,有時短期,有時中長期。此消彼長此起彼伏不適合放在這種相互緊密相互聯繫的社會團體來比較。唇亡齒寒或者說我好他也好,他好我更好。


28聊孩


上班族和個體戶哪個更好一些呢?

今年過年疫情嚴重,好多工廠企業個體商店都沒有開門營業,有少部分已經開始上班了。我身邊有幾個朋友剛剛去上班。可多數都“人在曹營心在漢……”為什麼這樣說呢?害怕疫情,害怕傳染啊?風風光光的外表下面有一顆忐忑不安的心。

作為個體戶比較自由,自己就是決策者和執行者,根據自己心情去工作。也許錢沒有上班的拿的多,可是到手的都是真金白銀啊。去年有個賣燒餅的大學生,靠幾個店一年買個幾套商品房。要學歷有學歷,要能力有能力就是喜歡個體戶你說咋辦?

要說今年的疫情影響,對兩個群體影響都很大。對於我們十四億人都有影響,不能夠走親訪友,不能夠正常出行,打亂了我們的生活。

只有響應國家號召,不走動不傳染,讓中國馬上戰勝疫情,一切才能夠好起來,才能夠降低影響。


哥瀟灑love188


關於題主這個問題;

俗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

首先我就是一個個體戶例子,疫情期間在家,所有門店企業關門 ,停工停業,對於下面的員工,是暫時不需要上班,都是對於個體戶來說是一天賠多少錢,首先我個人每月房貸2000多、車貸6000多、按月還貸款不到3萬,一個月房租2萬3,電費、水費、幫我守店的門衛工資等等都是現在停業期間每月的虧勳😭

何況有多少人現在和我一樣,還處在創業階段,又面臨疫情。

相信這只是暫時的,加油我的國!





都市連鎖瑩姐


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個體戶,每個人在家時時刻刻都在為工作和事業發愁,其實這些小個體戶們才是疫情下最焦慮的一群人,很多人都是拿出自己本來就不富裕的積蓄,再東拼西湊借一些開始的小買賣,特別是剛開業不久的小個體戶,可能還欠著一屁股的債,本想著春節好好賺點錢,結果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門營業,要還的賬都不知道怎麼還了。

總之希望疫情快點結束,我們也早早回到自己的崗位。



巴黎奢尚名品女裝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以前也是打工族,十幾年打工只是為了生活,愛人是國有企業職工,工資也不高。一個男孩,給兒子結婚後還欠點債務。因為沒有額外的收入,所以就每個月下來的那點工資,除了生活必需開銷,人情往來還有每個月的房貸基本沒有結餘。有句話說的好,十年打工還是工。透過這場疫情個體戶也不好乾,我好朋友夫妻經營的小餐館至今還沒營業。別的個體我想或多或少都有影響。打工和個體戶我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好不好,只是賺錢形式不同。我目前在互聯網一部手機住家創業,疫情對我的收入沒有任何影響,不但沒減少還增加了[大笑]


佳音姐


疫情當前,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個體戶,日子都不好過。

最近,我們這裡好多上班族失業了,原因是不能復工,企業生存不下去了或者說企業裁員了。有的人本來就是做一個月吃一個月,同時還欠著信用卡上的錢,突然之間的失業,讓生活陷入了絕境。

還有好多個體戶店面正在轉讓,疫情嚴重不能開門營業,但是房屋得交,生活得繼續。有些小型的店面都已經在轉讓了;大型的商場也陷入困境。

無論上班還是個體,只要不夠強大,這個時候日子都不好過。

現在,我們才深深體會,有一個太平盛世,無病無災,平平安安過日子是有多麼幸福。

但是通過這次的疫情,無論個人和企業都要反思。為什麼短短的二十天,企業就會面臨倒閉?為什麼短短的二十天,一個家庭就會身無分文生活不下去?

以前,我父親總是教育我們,會掙錢不如會存錢。現在,這種觀念被年輕的一代嘲笑不會生活。類似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改變了中國人的消費觀念,全社會都在笑話窮人存錢被富人花。大家都鼓勵消費,反對存錢。

沒想到疫情來臨,最能扛過去的就是那些平時一分分省著把錢存起來的窮人。而很多所謂的“富人”,不僅口袋裡沒有錢,還透支信用卡,還著房貸,還著車貸,焦頭爛額。

曾經聽過一句話:安全感就是卡里有錢,手機有電。而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昨天花著今天的錢,今天花著明天的錢,一旦出現狀況,就會青黃不接。

通過這次疫情,我覺得我們要做好幾點:

第一,千萬別做月光族,學學老一輩人的生活觀念,學會積穀防饑,不提前預支未來的財富。每個月的收入必須先存錢,餘下的才是開支,現金永遠為王。

第二,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來,一個家庭或者一個企業都要有應對風險的準備。家庭至少要保證3-6個月不工作還能衣食無憂,企業至少保證一個月不運轉還能正常延續。

第三,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給自己買好足夠的保障,越早越好。萬一風險來臨,也不會給家庭帶來滅頂之災。

這次疫情,給我們好好上了一課,沒有風險防範意識,意外會打得你措手不及[心碎]


風依舊吹


我覺得角色站位基本是在各個方面都處於對立面,所以比較沒有太大必要,因為都理解不了對立面的快樂和痛苦。

【上班族】每月領任務、領工資、坐班,基本固定的上班時間、大部分是基本固定的工資,工作時間和工作範圍內不需要進行風險過高的博弈,也凸顯上班族的穩定二字。疫情期間,無法復工,工資依舊能領,這些就是給上班族“穩定”最大的安慰。

【個體戶】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個體戶是哪種體量哪種數字的,大小不論吧,賺多賺少也不論,都選中間值吧。每時每刻都需要思考怎麼樣把員工的工資、房租、客戶、公司給保護好、運營好,很多上班的人都覺得老闆都是壓榨勞動力的,但其實很多人上班並不珍惜這一棵大樹為員工遮風擋雨需要付出多少成本。疫情期間,會有很多公司堅持不下去,但我相信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公司,老闆都在盡全力去各種各樣的辦法解決問題,這也就是很多上班族無法承受的壓力。


一隻叫阿琦的小企鵝


關於在全國全民都需揭盡所能,全力抗站疫情這一特殊時期,我的看法是因人而異,各有利弊!

做為上班族而言,首先沒有時間上的自由和思想空間,不管願不願意喜不喜歡,都得按部就班的去無條件服從。時不時還得去面對那些錯綜複雜的職場人際關係讓人頭疼!隨時隨地都緊緊繃著一根弦,過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日子,生怕哪天一不小心就犯了錯。實在是心累!

就個體戶來說,雖然是給自己當老闆,一切自己說了算,無需沒自由看誰臉色,一切皆“我的地盤我做主的”老大姿態,可細思也並非易事!

幹個體首先必須有足夠的經濟基礎來支撐做後盾,還得有一顆能應對一切未知的強大內心和機智頭腦,更需有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先決條件,缺一不可!如不具備這些,那也只能是落個贏起輸不起的結果!

總之我認為無論以上兩種情況的哪一種,都只能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而定,沒有什麼決對的好與不好。

在這疫情肆虐的非常時期,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個體戶,能做的就是做好自身自家嚴格防護自律原則,在這起點都相同的時刻,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到底該何去何從,來決定2020這一年註定都難走的路!

答案自會在心中!


獨孤成痴溫情而活


上班族和個體戶都不好,上班族羨慕個體戶的自在,個體戶羨慕上班族的保障。不過我還是希望疫情趕快過去,能出去呼吸乾淨的空氣,跳跳廣場舞,陪朋友吃吃飯,聊聊天。

雖然有一大堆車貸,房貸,信用卡,花唄,京東白條要還,但是最起碼從微信步數上看,你在努力的運動,有活動的遺蹟,現在就是在家裡待著,等著疫情消退好好工作,繼續生活!



精益創業工人


昨天結束一週的宅家生活,返新一線城市,開始做開工準備。

自己開車上高速,路況非常好,雙向八車道上幾乎都沒什麼車,車速120-130km/h隨意開,變道都不用打指示燈。一開始覺得這樣開很舒服。但開上一會兒就覺得不安了。這麼冷清的公路之前只在臺灣嘉義見過,要是以後大陸的公路也都這樣冷清,那可怎麼辦啊!

我所處的浙江是個民營經濟十分活躍的省份,2017的數據,“浙江民營經濟佔全省GDP總量的65%,貢獻了全省54%的稅收和80%的就業崗位,平均每11個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闆。”[1]。所以之前每次上高速都是車來車往,裝貨配送的,跨城談生意的。大家都奔著賺錢,沒有閒下來的理由。

這次不同了,因為病毒的事情,大家一起閒下來了,還閒了很久(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後勤人員你們辛苦了)。閒下來是舒服啊,嗑瓜子看電視,吃了睡,睡了吃。但中小企業的老闆們早已經急起來,睡不香了。

還是拿浙江說,2019年上半年浙江省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是3.74萬億元[2]。按省裡通知要求,各類企業不早於2月9日24時前復工[3],等於推遲10天開工。貸款利息低一點按5.5%算吧,這10天的資金成本就要56.36億元。很多人覺得當老闆好,很風光。但換位思考一下,就該知道這段時間老闆們有多難受。停10天,沒有產值、沒有銷售額。利息照計,租金照算,工資照付,資產折舊照提,這一來一去利潤得差多少。而且很多小企業做的就是春節、開門紅的生意。頭沒開好,2020年全年能收支抵平就已經很不錯了。另外,到時候匆忙開工,生產原料、物流配送、生產速度沒配合好,導致未按合同期限交付,後續的生意、訂單都要受影響。

我們這種打工仔還不覺得難受,可能還高興放這麼久的假。但老闆們肯定比打工仔先覺得難受,所以要去多體諒老闆,復工了乖乖加倍幹活。優秀的老闆會坦然自若,不把難過表現出來。如果老闆當眾面露難色,那打工仔們的心絃也要繃緊了,畢竟還房貸的錢還得靠老闆來發。說白了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得跟老闆一起祈禱疫情早日被控制住,快快開工。

我跟我老闆距離很遠,唯一的接觸就是在年會每桌敬酒環節裡碰過杯。大家都認可他是個好人,這次疫情發生不久,就以集團名義捐了1000萬元。我衷心希望我的老闆能生意興隆,財通四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