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2020年2月8日是元宵節,這一天是靜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第一批同志支援社區抗疫工作的第7天,也是第二批同志奮戰在上海站抗疫防控工作前線的第5天。7天和5天,雖然時間不長,但在這個疫情肆虐的特殊時期,每一天都顯得那麼重要和難忘。8名同志——8名共產黨員,6名退役軍人,平均年齡34歲,最小的28歲,疫情面前,他們展現出了應有的責任與擔當,用自己的熱血青春譜寫了一首抗疫之歌!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社區抗疫一線】

4名同志的工作身影


鄭君,中共黨員,退役軍人

——“在這關鍵時期一定不負所托,堅守崗位,全力協助街道居民區做好防疫工作!”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考慮到社區口罩緊張,鄭君將自己家中的35個口罩捐給社區居民使用。


王鑫樂,中共黨員,退役軍人

——“本人沒有困難,一定全力以赴協助居委會做好抗擊疫情工作!”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符鋆,中共黨員,退役軍人

——“我年輕,讓我上!”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宋卓,中共黨員

——“堅持抗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直至戰鬥勝利!”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作為第一批支援共和新路街道開展社區疫情防控的戰“疫”員,他們每天不厭其煩的做好返滬人員排查、人員進出登記、居民區場地消毒、口罩購買預約登記等工作。這些工作看似不起眼,卻能守護小區一方平安。4名同志一致表態:“一定做到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堅守一線崗位,為戰勝疫情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同時也會做好自身防護,不給組織添麻煩,請組織放心”。當被問及是否需要其他同志接替時,4名同志異口同聲表示,“個人沒有困難,不需要輪換!”


【上海站抗疫一線】

4名同志的工作身影


鄭舫周,中共黨員,退役軍人

——“全力守護好上海大門!”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高詩劍,中共黨員,退役軍人

——“一定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任務!”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為了確保6點準時上崗,高詩劍每天凌晨4點起床,並繞路去接沒有公交車乘的楊瑩一同去上海站


徐軍,中共黨員,退役軍人

——“我是黨員,也是退役軍人,這是我的責任!”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徐軍家住浦東航頭,每天來回路程近70公里,儘管路途遙遠,但是他二話沒說,毅然承擔起了每天晚上24點到次日早上6點的工作班次!


楊瑩,中共黨員

——“抗擊疫情是全民責任,不分男女!”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築起抗疫的青春防線,這支年輕隊伍很給力!

楊瑩是上海站機關抗疫隊伍中唯一的一名女同志,巾幗不讓鬚眉!她充分發揮女同志耐心細緻的優勢,工作熱情周到,熟練運用英語與外籍人士溝通,做好解釋,妥善保管旅客遺失的手機並物歸原主,受到了旅客的一致好評。


在這5天裡,他們遇到過中、日、印、意、俄等不同國籍的人,遇到過伴有咳嗽的患者、來自重點區域的旅客等10000人次,面對複雜的人員情況和近距離的直接接觸,他們沒有抱怨,更沒有退縮,而是用從容不迫、耐心細緻、真誠友善的態度,接待每一位旅客,有效做好出站引導、信息登記、疑似對象排查等重點疫情防控工作,盡職盡責守護著上海大門!為了堅守崗位、節約防護資源,儘管戶外溫度只有個位數,但他們堅持在6小時的工作時間裡滴水不沾!餓了,渴了,手腳被凍僵了.......他們依然在堅守,只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


8位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築起了一道抗疫防線,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抗疫最前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