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門口小賣部老闆感染新冠肺炎去世,醫生千字悼文真實而有力量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 綜合報道

“林君走了。他不是院長,也不是書記,是醫院南京路院區門口小賣部老闆。”

醫院門口小賣部老闆感染新冠肺炎去世,醫生千字悼文真實而有力量

2月1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蔡毅在微博上寫下洋洋灑灑兩千字的悼文,記錄醫院門口小賣部“林君”樸實無華但自有光芒的事蹟,感慨“小人物”在大疫情面前的無助和無奈。

真實的文字自有力量。截至記者發稿前,該文章已被轉發12萬次,評論1.5萬,點贊24.7萬次。

醫院門口小賣部老闆感染新冠肺炎去世,醫生千字悼文真實而有力量


醫院門口小賣部老闆感染新冠肺炎去世,醫生千字悼文真實而有力量


醫院門口小賣部老闆感染新冠肺炎去世,醫生千字悼文真實而有力量

有網友評論,“善良和熱情是我們期待的人間底色,這個偉大的平凡人不應該被遺忘。”也有網友指出,“每一個數字都不僅僅是數字,每一個1都是活生生的人,連帶著一個家庭。”

根據湖北省衛健委的最新通報,截至2月12日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全省新增病亡242例,全省累計病例48206例,累計病亡1310例。

在蔡毅醫生的微博下,一位武漢中心醫院醫護人員的留言更是得到3.3萬的點贊,她透露,“林君”全名林紅軍,“大概是順口,大家都喊他林軍,二十多年都在二醫院門口(注:武漢中心醫院)開店,過年也不放假,每年都是吃完年夜飯,就趕回來開店。我媽總開玩笑說,乞丐過年都有三天假,我猜他是想服務那些白衣天使吧。病人打電話要一根香蕉他都會送上樓,到了還不收錢。他走了,我們無時不刻不在想念他,他值得被記住,他是偉大又渺小的存在。”

醫院門口小賣部老闆感染新冠肺炎去世,醫生千字悼文真實而有力量

武漢市中心醫院也是因感染新冠病毒肺炎而不幸去世的李文亮醫生生前所在醫院。東方網·縱相新聞從蔡毅醫生處得到授權,轉發這篇悼文,以下是全文。

林君走了

今天剛查完房,脫下防護服,在清潔區喘口氣,看看同事微信群,驚聞,林君走了!

林君,何許人也?我都不知道他叫林軍,還是林君,還是林均!但是每個武漢市中心醫院老職工,基本都知道他。

他不是院長,也不是書記,只是我們南京路院區門口的小賣部老闆。

總記得我剛來醫院,十幾年前了,還在麻醉科,那是有些醫生熟人,做手術,要表示謝意,同事之間送紅包顯得太生疏,往往就打一電話,林軍啊,你給麻醉科手術室,各送一箱水!再給某某科室護士站醫生辦公室丟一箱,下班我去結賬!

然後電話那邊就是一聲熟悉的好嘞!要不了多久,一個臉圓圓的,黑黑的,一臉和氣的漢子,推著車就把東西送上來,準確的告訴我們,是某某某醫生送的,再匆匆的下一站!

再過幾年,快遞越來越多,我們醫生又忙,經常快遞小哥等不了,我們就告訴快遞小哥,你就把快遞放門口小賣部,找那個叫林軍的老闆接著!

這麼多年,他從來都是憨厚的對著我們笑,從未有怨言。

曾幾何時,我們醫生白大褂不帶錢,那時候微信付款還不大流行的時候,就直接去他的小賣部,拿水喝,拿餅乾吃,以後給!以後到多久有時候都忘了,突然路過,老闆,我差你多少錢呀,他從來都是憨厚的一笑,記得清楚就說個數,記不清楚,就跟我們商量個數。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醫院院長書記換了一茬,但林軍還在。

可今天突聞噩耗,他走了!

前兩天,我清楚記得,我們老麻醉科主任打電話問我有沒有床,這次疫情,老主任知道我難做,這是第一次為要床位向我開口,我當時實在沒床位了,婉拒了,順口問了一下,是誰,老主任帶了一句,小賣部的林軍感染了,想問問你能不能安排一張。我想他那麼年輕,也沒怎麼在意。

僅僅過了兩天,他就走了,走在我們醫院急診留觀室,雙肺,全白!

我心懷內疚,問了問急診兄弟,他們說也沒辦法,發展太快了,除非有ECMO,也許才有一線生機。這才讓我的愧疚,略微減少了一絲。

加上我們的老院長夏家紅從韓紅基金化緣來的一臺,一共,兩臺!

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等床,尚且困難,如何有機會,用上ECMO續命?

聽說,他愛人,也感染了。

很多這樣的小人物,在我們身邊,不那麼起眼,突然,沒了,我們才發現,他在我們生命中,是那麼重要。

大疫,就是這麼無情!不僅僅對大人物,不僅僅對醫生,也無情的砸在這些小人物的身上。

大疫面前,眾生平等。誰撐的過,誰撐不過,三分人為,七分天意!

眨眼間,我上一線,工作了十二天,管理32張床位,到現在這個時間,已經出院了25位患者,臨床治癒22位。

非臨床治癒的3,已經永遠離開了。

李文亮走了,同濟醫院林正斌教授走了,全國皆知,一個小賣部老闆走了,我那個非臨床治癒的3走了,誰又知道?

我們都是小人物,在這場疫情的洗禮下,默默的付出,默默的承受生離死別。

逝者已矣,但活著的人,還要繼續!

醫生工作累嗎?我跟你說不累,你是不是不信?但真的不累!起碼現在的工作時間,比我開刀的日子,輕鬆多了。外科醫生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常態,這麼多年,我們都過來了。

但是陌生的疾病,被感染的恐懼,物資的不足,疫情看不到尾的驚慌,患者瀕臨死亡的無助,身邊同事的倒下,這些心理的壓力,給我們套上一層一層無形的枷鎖!

很多醫生都有一種感覺,當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穿上防護服時,突然感到一身痠軟!

這不僅僅是累啊!

好在還有一幫志同道合的戰友,彼此鼓勵,一起前行。

好在還有一群可愛的武漢市民,好在還有全國中華民族同胞的親情,溫暖著我們,支撐著我們。

有些病區的醫生,承受不了拯救不了重症患者的壓力,把病人稍微壓一下,少出院幾個。

真不是因為累,不是因為懶,是心理壓力受不了。

為什麼要輪換呢?也不是辛苦,就是壓力太大。

眨眼間,醫院通知,我可以帶著我的團隊,下來了,由康復科醫生頂上!這個14天,我的團隊,出院患者數管理患者數,在各個院區數一數二,退下來,也是理所當然。

但我聽說康復科人手不足,康復科老主任要親自上崗時,我又做了一件違背原則的事情,帶著四個小夥子,繼續下一個14天!幫助康復科醫生,繼續發熱二病區下一班崗!

好多老師關心我,問我,何時輪換,我都說,我不想換,我怕無聊,在家會悶出問題!

但真實的答案是,我就想站在這裡,站在第一線,沒有為什麼。即使康復科人夠,我也不想下來。

不是偉大,也不是政治作秀,作為一個學習強國到今天才努力攀爬到112分的後進黨員,支撐我繼續下去的,只有本能。

我覺得,我還可以,我能扛住壓力,儘快盡多的救治,更多的人,更多的小人物,更多的武漢市民!

李文亮走了,林軍走了,也許還有我的同事,在被搶救,也許哪天,我也會頂不住壓力,也許哪一天,我也會被感染。

但是,那又如何呢?

武漢市中心醫院的醫生,承擔著目前僅次於金銀潭醫院全省第二的救治任務,大疫當前,有何懼哉!一個記者打電話過來了,搞得我才思紊亂,那就這麼收尾吧。

林軍老闆,我就這麼,送你了,感謝你,這麼多年對我們中心醫院兄弟們的幫助,和陪伴,不要怪我,最後時刻,沒有送你一程!

通往天堂的路上,兄弟,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