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有一定基礎,可以同時學習兩種楷書嗎?為什麼?

志成書法


能不能同時學兩種楷書?答案是肯定的。但有時候利大於弊,有時候弊大於利。為什麼這麼講呢?

首先,書法到一定基礎?這個基礎是以什麼為標準:是自我淺嘗輒止的基礎還是精益求精的基礎?就是說,自我的要求標準是什麼。正所謂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如果淺嘗輒止的學習,猴子搬棒,一種書體都沒有弄懂,基本的認知都沒有達到,怎麼去學習其他書體?就是學,也是不斷地重複錯誤,鞏固錯誤,貽害無窮。書法的進步,不是時間的疊加,但高超的書法一定是時間的積累。

如果是一種書體確學的確實不錯,公認的不錯,那你繼續學習,查漏補缺。同時繼續學習其他書體,絕對是有益的,而且是互補的。

只有具備一定的書法認知能力和書寫能力,同時學兩種書體,才是正向積極的關係,互相補充,互相促進。比如《九成宮》《勤禮碑》,歐楷給人亦剛硬,挺秀,險峻之感,多一分粗細都是失敗,且有一種出離了自然為之之感,似乎有些刻意,歐楷大字不好看。而顏體自然,渾厚,飽滿,肥而不膩,大字很好看。當一種書體確實寫得不錯,再同時學習會有互相促進的作用。這是我的親身感受。

總之,學習書法沒有捷徑,學習要保持連續性。有的人學書法自娛自樂,有的人想在書法方面有所成就,等等。對書法有多大希望,你就得付出多大努力。書法無期,亦無欺,慢慢學吧。

隨附幾張自己臨《九成宮》選字(因為我認為不是每一個字都精彩,所以我選臨)和一張行書(練的時間不長),寫得不好,太多不足還在學習中。











袁文止戈


個人認為,一門精足夠,同時學習兩種,心亂手也不會隨意。功底練就臨帖,一門深入最好!

這些四大書法古人流傳自今都是了不起的大家,各自有自己獨特真功造就。流芳千古自今讓人讚不絕口。

趙孟頫

簡介: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其父趙與訔曾任南宋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臺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將趙孟頫引見於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讚賞其才貌,兩年後任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元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實錄》。鑑於元廷內部矛盾重重,趙孟頫便借病乞歸。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名滿天下。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追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諡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概述內圖片來源:趙孟頫像為清葉衍蘭繪)

顏真卿

簡介: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顏師古五世從孫、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傑出的書法家。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曾四次被任命為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因受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為平原太守,人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時,起義軍對抗叛軍。唐肅宗即位後,拜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為河北招討使。至鳳翔,授憲部尚書,後遷御史大夫。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興元元年(784年),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凜然拒賊,終被縊殺。顏真卿遇害後,嗣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後贈司徒,諡號“文忠”。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創“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概述內圖片來源:南燻殿舊藏《唐代名臣像冊》)

柳公權

簡介: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柳公權二十九歲時進士及第,早年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併入李聽幕府。於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長在朝中。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鹹通六年(865年),柳公權去世,年八十八,追贈太子太師。柳公權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行草書有《伏審》、《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柳公權亦工詩,《全唐詩》存其詩五首,《全唐詩外編》存詩一首。(概述圖片來源:南燻殿舊藏《唐代名臣像冊》)

歐陽詢

簡介: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敏姐書畫齋


書法學習不需要有基礎,買一本顏真卿《勤禮碑》就可以入手了。最好是有名師輔導一下握筆姿勢和簡單示範幾個字,不能亂寫。初步學習掌握字的結構就可以,不要糾結於細節。

可以同時練習兩個字帖,但是最好在一個體系之內的,都是寫出結構特點。比如寫顏真卿的《勤禮碑》和《麻姑仙壇記》。



仁玉書話


個人認為,如果只是有一定基礎,不建議兩種楷書同時練,不易出成果,因為一家書體的結構,用筆都要我們同時學習,如果再去學習另一種楷書的結構和用筆,很容易搞混淆,如果您已經是一個有著幾十年的書寫經驗,我認為是可以一起練,主要是用於比較,研究,古代的不同書家對同一個字有不同的寫法,但是個人認為一邊學幾天楷書,一邊學隸書或者草書,篆書等,我覺得是可以的,我曾經也是這麼練的,感覺不會很枯燥,也容易出成績,不妨一試


無墨堂


高中三年學的書法,屬藝術類。學習書法的初衷純是個人興趣愛好,楷書是書法入門,選唐楷中的,顏體(顏真卿)、歐體(歐陽詢)最先練習,老師會根據你的字形,線條力量推理你練習其中一種,真的不建議同時練習兩種楷書,學習書法是一個系統的藝術,練好楷書,接下來才是隸書,行書!



逸墨齋煙月主人


友問:學習書法有一定基礎,可以同時學兩種楷書的問題。本提問與學習同類作品的楷書沒矛盾,因此本人建議,既然有了楷書基礎,何不向行草書法奔馳,沒有必要再回過頭來學習第二種類的楷書,避免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鬱香墨


完全可以。如果你想成名立萬,有所建樹,終其一生只練一種書體。因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把一種楷書寫到造峰登極,達到極限,那需要畢生精力方可錘練。

而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也不可能成名成家,可選擇多種楷書或行書、草書練習。各門派風格,都有共同語言,不拘一格,融匯貫通。想想武俠小說裡的絕世高手,都是不經意間博雜所長,成為數一數二頂尖人物。

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已演變成熟為一項競技運動,通過傳承、引領和發展,將會成為華人、以及世界人民的一大盛事,規模會一次比一次空前。


傳承書道袁建華


楷書有很多種嗎?我不是很清楚。我個人的審美,行書比較推薦文徵明和啟功,我喜歡看著漂亮的。











玉郎江楓21044727


學習書法建議從小篆和隸書下手,因為文字發展史,先有的篆,再有的漢隸,

最後有的楷書。

學習楷書,不建議同時學習兩種楷書,筆法,墨法都不一樣,很容易思維混亂。

 


易小道侃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