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新冠肺炎對棉花產業有哪些影響?

中國棉花網專訊:1月下旬之前,恐怕沒有人會預料到新型冠狀肺炎這隻“黑天鵝”,即使預料到會有疫情發生,擴散速度如此之快也令人錯愕。隨著全國防控戰“疫”的打響,確診病例連續下降、治癒率大幅上升,社會、各行和各業恐慌情緒開始消退,2月中下旬棉紡織行業也將陸續復工,棉花消費終於看到了止跌、企穩乃至反彈的曙光。

那麼疫情對棉花產業的影響有哪些呢?筆者歸納如下幾點:

其一、春節前後疆內外棉花加工進度大幅放緩,進而影響皮棉入庫、公檢、交儲及銷售;

其二、棉花市場因倉庫提貨、車輛運輸及道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而基本停擺,除電子盤、儲備棉輪入交易外,現貨持續冷清;

其三、棉紡織廠、中間商等原料補庫將被迫推遲10-15天(部分省份、企業或更長)。即使下游企業復工,也要經過申請、審核、消毒等關卡;

其四、2019/20年度國內外棉花消費預期都將下調,國內或現供大於需。從部分紡企、棉企的反饋來看,疫情不僅導致2020年上半年國內棉花需求較大幅度下滑,而且中國織造企業對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棉紗、坯布進口也將下降;

其五、對部分棉花企業而言,3月份還貸或遇到難題。從時間上來看,疆內加工企業、貿易商主要在CF2005合約套保,交割、結算、回收貨款是“望梅止渴”;目前無論鄭棉價格還是儲備棉輪入競買成交價都對軋花廠吸引力不足,棉企出貨回款的意願比較低;

其六、2-3月份新疆棉向內地移庫交割、銷售的進度下滑,主要受發運、資金、道路封閉、疫情防控等制約。據相關部門統計,1月31日以來出疆棉公路運輸基本停滯。(佚名)

(責編:李偉 電話:010-58931122-2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