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當好“五員”向親人一樣對待矯正對象

西安網訊:太乙路司法所社矯對象體溫正常!南院門司法所社矯對象體溫正常!柏樹林司法所社矯對象體溫正常……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社區矯正人員的狀況時時牽動著碑林區司法局領導的心,每天上午該區社區矯正工作群都會被這樣的日報告消息刷屏,隨之上報的還有每名社矯對象的體溫數據。如今,通過監管平臺時時關注社矯對象的定位情況,準確掌握其位置信息和運動軌跡,成了該區社區矯正工作人員每天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戰疫情:當好“五員”向親人一樣對待矯正對象

戰疫情:當好“五員”向親人一樣對待矯正對象

  當好“調查員”、當好“情報員”、當好“判定員”、當好“監管員”、當好“宣教員”……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雖不在抗擊一線,也沒有豪言壯語,但碑林區卻毫不懈怠、始終把服務穩定、防控風險擺在社區矯正工作的首要位置,針對疫情防控實際,他們努力當好“五員”,全力做足“查、報、定、管、教”5門功課,向親人一樣對待社區社矯對象!

  當好“調查員”:在“查”上做足功課

  早在春節前,碑林區司法局社區矯正科就組織司法所對社矯對象的戶籍地、居住地、近期是否有武漢或湖北接觸史、來往史進行摸底排查,確保全面準確掌握底數,努力當好疫情防控的調查員。太乙路司法所社矯對象任某的公婆由任某丈夫於1月17日用私家車自武漢接來西安過年,共同居住於太乙路轄區。得知這一信息,社區矯正科立即要求任某每天向太乙路司法所詳細報告體溫、生活等情況,太乙路司法所聯繫其所在社區,協助做好任某及家人的居家隔離工作。在隔離期,任某每天上報的其家庭成員體溫均正常。隔離期滿後,街道向其發放瞭解除隔離通知書。

  當好“情報員”:在“報”上做足功課

  該區各司法所每天按時上報社矯對象的體溫、思想和生活狀況,社區矯正科對上報數據進行彙總和分析研判,督促司法所對重點對象採取措施加強監管,確保人員穩定。1月26日,長安路司法所工作人員王茜在查看上報信息時發現,社矯對象李某上報的體溫略高於正常值,她頓時警覺起來,趕緊電話聯繫李某詢問情況。經詢問得知,李某前幾天不小心著涼,稍微有點感冒,正在吃藥治療,最近一直在家裡,沒有跟武漢人員密切接觸過。經過幾天的追蹤觀察,李某的體溫恢復到了正常範圍,王茜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下來了。

  當好“判定員”:在“定”上做足功課

  

  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工作人員無法像以往一樣與社矯對象見面,就只能通過手機定位、通信聯絡等信息化核查點驗社區矯正對象,研判定位情況和運行軌跡,確保社區矯正對象待在當地、宅在家裡。2月10日,社區矯正科工作人員茹毅強在查看監管平臺時發現,張家村司法所社矯對象李某勇最近幾天一直在臨潼區活動,疫情這麼嚴重,不在家好好待著,去臨潼幹啥?帶著疑惑,茹毅強趕緊聯繫張家村司法所核實情況。原來,李某最近在臨潼區新豐街道的一個農業基地上班,由於疫情嚴重,農業基地所在的村子採取了封閉式管理,所以他出不來了。茹毅強囑咐張家村司法所工作人員,一定要把李某勇作為重點對象,密切保持聯繫,確保其安全穩定。

  當好“監管員”:在“管”上做足功課

  針對不同類型社矯對象,碑林區各司法所都制定了個性化的監管措施,切實做到疫情不解除、監管不鬆勁,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要求更嚴、標準更高、措施更細,嚴防脫管漏管和重新違法犯罪。受疫情影響,全區有5名請假外出的社矯對象未能按期返回居住地。針對此情況,他們對春節期間請假外出人員返回後,在家實行自行隔離觀察。因客觀因素無法按期返回的,向司法所說明情況,通過監管平臺報告情況,待條件成熟後立即返回。社區矯正科還對疫情防控期間請假外出程序進一步明確,嚴格審核社矯對象外出事由、時間、地點,最大限度降低病毒傳染風險。

  當好“宣教員”:在“教”上做足功課

  為了使社矯對象的教育矯正工作不間斷,碑林區採取短信、微信、網站等線上教育方式,推送疫情防控信息、宣傳傳染病防治法規,豐富和充實教育學習內容,社矯對象們在群裡交流學習心得、相互加油鼓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實現社區矯正的“停工不停教”。有的社矯對象。得知司法所工作人員衛生防護用品緊張,主動提出要到司法所送口罩。在此基礎上,該區還積極鼓勵社矯對象到所在社區報到,踴躍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爭當抗疫衛士!(通訊員陳奕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