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立掃把挑戰”事件突然火爆的背後藏著怎樣的傳播邏輯

誰能想到,全國人民都在關注疫情的時間裡,掃把突然站到了C位。上了熱搜,上了頭條熱度榜。霎時間,手機裡被站立著的各種掃把刷了屏,相信連掃把此刻都是懵逼的。


“NASA立掃把挑戰”事件突然火爆的背後藏著怎樣的傳播邏輯


“NASA立掃把挑戰”事件突然火爆的背後藏著怎樣的傳播邏輯
“NASA立掃把挑戰”事件突然火爆的背後藏著怎樣的傳播邏輯


原來大家都被一張標著NASA的圖帶了節奏,2月11日是今天是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唯一能讓掃把立起來的日子!

在朋友被刷屏後不到幾小時,NASA就出來闢謠,表示並未說過這樣的話。但 “NASA立掃把挑戰”在短時間內變成一場全民狂歡,各種明星、名人接連曬圖不得不令人驚歎這是一個完美的病毒式傳播。

為什麼一個看似無聊的挑戰,能這麼快地瘋傳網絡呢?


一、天時地利人和

其實這個病毒式的謠言並不是今年才有的,早在2012年時就出現在美國社交網絡上。那重點在於為什麼會在2020年中國網絡上瘋傳,其緣由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1、疫情所迫,大家都在家裡快待瘋了,手機玩到吐,電視看到吐,遊戲玩到吐。

2、NASA說的我就信了,因為人家代表著權威。

3、立掃把,好像不是很難,我也試試吧。哇塞,果然能立立起來,NASA說的對啊!發朋友圈炫耀一下。

4、朋友一看,臥槽,你好牛逼!那我也試試,我也試試……

然後,一傳十,十傳百,就火起來了!


二、雖然火得莫名其妙,但是背後藏著傳播邏輯

從“NASA立掃把挑戰”整個事件的開始至結束,雖然這是一場沒有商業目的,網民自發形成的全民狂歡,但其背後深深地打下了病毒式傳播的烙印。

病毒式傳播是利用大眾的參與感以及人際關係等因素,將營銷信息進行“病毒式”傳播,從而達到滾雪球般的傳播效果。

病毒營銷最成功的一個案例就是“ALS冰桶挑戰賽”,全球上百個國家、數千萬人參與其中。

ALS冰桶挑戰賽的設置規則是要求參與者在網上發佈自己被冰水澆遍全身的視頻,然後要求其他3位朋友一起來參與活動,被邀請者可以選擇24小時內接受挑戰,還可以選擇為對抗“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捐款(金額是100美元)。活動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讓更多人知道漸凍人這個疾病,一個是想募捐並幫助病人治療。 由於這項營銷活動性質為公益,所以引得八方英豪盡皆參與,從科技領域到體育領域,從娛樂圈到商業圈,據不完全統計,參與此次活動的大佬有:比爾·蓋茨、扎克伯格、李彥宏、雷軍;梅西、貝克漢姆、科比、內馬爾、C羅;湯姆克魯斯、章子怡、王力宏、周杰倫、陳奕迅、劉德華、鹿晗


“NASA立掃把挑戰”事件突然火爆的背後藏著怎樣的傳播邏輯


三、病毒營銷的原理來自於STEPPS原則

STEPPS原則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喬納·伯傑教授著作《瘋傳》中提出的傳播學原則,喬納·伯格總結出導致人們談論並分享某種概念或產品時的6個關鍵字:

  • 社交貨幣(SocialCurrency):
    幫助人們被讚美,被喜歡

社交貨幣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我們會分享那些讓我們顯得優秀的事情,從而達到讓身邊的人接受甚至欣賞我們的目的。社會心理學中對這一行為作出瞭解釋,出於被別人讚美,或炫耀的內在動機,人們很樂於分享,如果只是出於別人的要求,個體往往會拒絕或者逃避。所以讓一個產品或信息更好的被傳播,首先需要讓人們發自內心的樂於分享。

  • 誘因(Triggers):讓產品經常被提到,而且更容易的被看到

一種產生動機的外在因素被稱之為誘因,對傳播的時效性來說,有即時性和持續性之分,一些新奇的,有趣的事情通常不會形成持續性的傳播,只有我們把一件事情變得隨處可見,並且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才可能讓這個事情變得流行。簡單來說就是不斷重複

  • 情感傾向(Easeforemotion):幫助人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一件事件發生的時候,如果人們沒有什麼感覺,基本上就不會和別人分享。如果這個事情能夠讓一個人生氣或開心的話,他希望和別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就會可能分享給別人。共鳴其實就是人們彼此間對同一件事情的認同,這種認同可能產生自類似的經歷、類似的認知等有共性的認知。

  • 公眾(Public):提供一種社會證明,幫助人們產生從眾心理

《烏合之眾》裡提到人們都有一種從眾心態,看到多數人的行為,總會想著去模仿,因為這可以省去自己很多思考的時間。人們模仿的某個社會流行因子往往具備可觀察性,你的產品/思想具備可觀察性才有可能被模仿成為流行,在流行內容中加入自我宣傳的因子就可以產生公共性的效應。

  • 實用價值(PracticalValue):幫助人們省錢,省時間

人們喜歡傳遞實用的信息,即一些別人能用得上的信息。人們樂於互相幫助,是因為可以從彼此的身上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只要我們的產品或思想能夠給他們節省時間或者錢財,幫助他們個人提升,他們就會大力幫助我們傳播。

  • 故事(Stories):幫助人們更容易的記住

人類喜歡故事,這是一個保持了數萬年的興趣。人類很少會去思考過於直白的信息,而經常會思考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人們會拒絕推銷式、勸說試的廣告,但不會拒絕一個關於產品或服務的好故事。


STEPPS原則根本紮根的土壤在於信息傳播環境的變化

  • 傳統媒體時代:電視、電臺、報紙、平媒等單一媒介,我說你聽式的自上而下傳播
  • 早期互聯網時代:早期互聯網門戶、BBS時代,用戶可以少量互動傳播
  • 網絡自媒體時代:眾多社交網絡平臺,用戶每個人都是媒體,每個人都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傳播渠道變成多點對多點的傳播。

所以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成為內容創造者和傳播渠道開拓者的互聯網時代,STEPPS原則的核心在於通過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共性、實用價值、故事這6個維度對事件進行闡述,塑造口碑傳播效用。

這些元素可以全用,也可以只用其中一個或幾個,主要的目的是讓受眾像病毒一樣瘋傳品牌的產品、服務、思想,讓受眾幫助你做二次傳播,引起裂變效應。


四、總結

像很多成功的傳播一樣,“NASA立掃把挑戰”瘋傳再次證明了利用人性特點進行傳播的有效性。雖然時代在變化,人喜歡的事情和願意討論傳播的事情背後都有類似的邏輯。STEPPS原則也好,其他的傳播工具也好,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挖掘核心內容,讓傳播更有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