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或習慣性的說謊,其深層次的根源是什麼?

六季如歌


自我保護,以及自我救贖。沒錯就是自贖。說謊是連接一個人的信仰、感知、預期、幻想等內部世界和現實的外部世界的橋樑的組成部分之一。

當你眼中的世界,和你遇到的世界有很大的差入的時候,你就會說謊,這是一種自我救贖的機制。為了保護你的世界,所以你就會說謊。

說謊其實沒有錯,否則不會有“善意的謊言”這個詞。為了保護自己我們會說謊,為了保護別人我們會說謊。真話如刀,刀刀直心。

但是說謊的時候你得考慮,利己還是利他。如果是利己這慌還是不說為罷,因為你的謊話只能騙到信任你的人,對你的信任越深,那就騙得越深。

如果是利他,多多益善。正如馬克·吐溫說過:“沒人能夠忍受與慣於坦率直言的人生活在一起,不過謝天謝地,我們誰都不必非得如此。”



小蛋白質


小時候父母都教育孩子不能撒謊,要誠實,實話實說。慢慢我們長大後就發現如果什麼都實話實話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意向不到的麻煩。人為什麼會說謊,尤其是一些人會喜歡或者習慣性的說謊呢?概況起來有如下3個大的原因:

1.習慣性說謊的人,本質上比較自私,他希望通過謊言來幫助自己獲得利益避免損失,這種利益或者損失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因為在他/她的認知世界裡,利益的重要性要大於是非對錯,謊言只是他/她維護自己利益的工具;

2.習慣性說謊的人,很可能缺乏自信,並極力想維護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設。缺乏自信的人,會很在意別人心中、口中的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忽視了自己內心深處是一個、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於是為了維護自己在他人心目的人設——體貼、認真、負責、溫柔、暖男等等,而不斷的去用謊言偽裝自己,對這類人而言,謊言是他/她的面具;

3.習慣性說謊的人,還有一種類型——他/她極度害怕面對矛盾、衝突。說謊無疑是掩蓋了一個真相或者事實,有一類人他們在心底害怕面對可能發生的任何矛盾、衝突或者誤解,比方說因為害怕今天晚上去同女客戶吃飯會被老婆誤解,在老婆問起時習慣性的撒謊說自己晚上要加班或者配那個男客戶或者哥們吃飯,而這種謊言卻常常會導致夫妻之間失去信任。對這類人而言,謊言是他/她為避免自己陷於矛盾衝突之中的一種安慰劑。


飛哥談錢說愛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成習慣了,無論小孩還是大人,第一次說謊都會緊張,在多次適應這種情況之後,就成習慣了,可以面不改色,滔滔不絕,讓人很難辨別。

那麼,其根源是什麼?

一方面源於不自信,當面對大家或某個人的時候,我們都會下意識認為自己強於對方或者在某一方面能夠超越對方,但是,一旦與人溝通,發現這種情況之後,我們的內心感到不安,不足,所以,某些人就會通過說謊去提高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的地位,希望勝人一籌。

其二,就是虛榮心

當我們的虛榮心不足於現狀,或者說不滿足現狀,遇到別人比自己更好,自己的內心無法接受,就會通過說謊去彌補這方面,即使知道於事無補,但還是會這樣做,就是不想丟人。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見這種,與人交談,當別人的條件勝過自己,就會產生說謊,有些人可能是偶爾,但久了,成了習慣。所以,為什麼說為什麼這麼多人撒謊都跟真的一樣





Mr李木子


喜歡說謊應該是人性格品質有缺陷,欺騙者喜歡掩蓋事實,欺騙自己或者他人,他喜歡的是自己口中編造得事物。

而習慣說謊,應該是為了用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謊言太多了,就必須編造出更多的謊言去完善它,久而久之,說的謊多了,也就習慣了。

但從本質上我認為前者是主動說謊,後者是被動說謊而形成習慣。


用戶66218510115


首先,要明確撒謊的動機:取悅他人?炫耀自己?缺乏安全感?

其次,針對動機,確定是否心理問題,是否病態?

最後,可以根據其動機和表現,給予心理疏導。


醫療密碼


成年人的表現就是因為太自私。用謊言來掩飾其真正的目的。還有就是缺乏自信,沒有擔當。

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

包括說謊人自己可能有時候都難分辨真假。


感性兼理性


其實這是一種利己行為,人都有一種僥倖心理存在,如果第一次說謊沒有被發現,那麼就會去嘗試第二次,還是沒被發現,結果兩次說謊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那麼人就會覺得說謊是一種有利於自己的事兒,久而久之說謊就成為了一種習慣,說的有時候人自己都分辨不出來是真是假了,就形成了習慣。


頭頭是道512


喜歡從心裡接受,愛這個事物和人,但不是建立在謊言之上,謊字萬萬要不得,除非善意


畢清芬


一切皆源於內心的自卑。比如網絡中的鍵盤俠。一種在這麼多年物質生活沒有任何提高的前提上,卻極大豐富的精神世界的一群人。


持節馮唐


喜歡成習慣,習慣成依賴,依賴成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