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高縣163名幫扶隊員衝鋒“疫”線,堅決打贏“兩場”戰役

素材提供 高縣縣委組織部 丁昳莎

本報記者 劉繼英

在高縣有這樣一群人,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助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農村飲水安全、人居環境整治、道路建設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為全縣50個貧困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巨大改善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駐村工作隊員。

面對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峻形勢,農村更是主戰場。高縣163名駐村工作隊員視疫情為命令,化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為黨員先鋒服務隊,在統籌抓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任務的同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雙促進”“兩不誤”。

一天走39630步的第一書記

一個成年人兩步的距離大約是1.5米,39630步約等於29.7公里,這是來複鎮通書村第一書記趙霜今天的微信步數,又一天朋友圈排名第一。

“不打牌、不賭博,在家看書也幸福;奉勸在家多睡覺,不用花錢買口罩;一旦感染惹全家,再多金錢無福花......”早上9點,趙霜便拖著流動音箱踏上了走訪道路。音箱裡播放的是自己編寫並錄好的疫情防控順口溜。

宜賓高縣163名幫扶隊員衝鋒“疫”線,堅決打贏“兩場”戰役

“張叔,這兩天就不上街了,就在家耍。”“要得趙書記,你那個音箱都說了,天天在家多睡覺,省錢用來買口罩。”村民的打趣,讓趙霜明白,自己的順口溜雖然硬核,卻容易記住,記住了就說明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有的地方遠了村民就聽不到村村響的喇叭聲音,流動音箱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通書村的硬化道路全長30公里,39630步中,趙霜的宣傳拖車開到了通書村的家家戶戶。

以案釋法的法治輔導員

“老鄉,你剛從湖北迴來,就不要外出哈,在家積極配合隔離,否則妥善處理喲”。來複鎮高鳳村法治輔導員唐代林正在逐戶開展防控法治宣傳。

大疫當前,作為一名檢察院即將退休的老同志,他主動向黨組織請戰:“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要充分利用對相關法律法規比較熟悉的優勢,衝在防控最前沿,為老百姓的健康與平安把好每一道關”。針對防疫工作中出現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用以案釋法的形式解讀《傳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基本知識》等法律法規,特別是通過土味“硬核”方言製作成宣傳單,提醒群眾“不主動報告行程,隱瞞症狀,拒不配合防控部門醫學觀察、隔離治療”等行為不僅會受到社會的道德譴責,更嚴重的是涉嫌犯罪,將受到法律的嚴懲,打通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最後一公里”。

宜賓高縣163名幫扶隊員衝鋒“疫”線,堅決打贏“兩場”戰役


“重複囉嗦”的駐村幫扶隊員

“打擾一下,量體溫咯”。重複的話語,上午還在耳邊縈繞,下午又來了,總有那麼一個人每天定時出現在湖北返鄉人員門前。他就是勝天鎮新民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劉暢。

“90後”的他在這場疫情中,沒有像同齡人那樣宅在家中,刷微博、看電視、打遊戲,聽到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就告別了親友,回到村上,緊鑼密鼓地開展各項防疫工作。

“我們雖然主要負責的是脫貧攻堅,但其他各方面工作都要抓,特別是在這種關鍵時候,人命大過天,群眾需要我們。”劉暢說道。

宜賓高縣163名幫扶隊員衝鋒“疫”線,堅決打贏“兩場”戰役

在村會議室中有他的身影,組織村組幹部們入戶開展排查,掌握第一手資料;在農戶家中有他的身影,連夜連晚宣傳防疫知識,勸說少數群眾消除“恐鄂”思想;在鎮村往返道路上有他的身影,充當“快遞小哥”,幫助村民代買代購米、油、肥料等生活生產物資;在村勸返點上有他的身影,及時勸返外出趕集、閒逛村民。

趙霜、唐代林、劉暢只是全縣駐村工作隊員的幾個縮影。連日來,他們按要求運用信息化手段做好扶貧對象信息數據核實核准工作、進一步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釐清發展思路的同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衝鋒在前、示範率帶,充分發揮對村裡情況較為熟悉的優勢,全力做好宣傳、監督、勸導、代辦等工作,以實際行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