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老鐵太實誠!援助物資塞滿機艙每個角落

近期,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鬥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國際社會上有多個國家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其中就包括我們的北方友鄰-俄羅斯。


俄羅斯援助我國的物資已經於2月9日運抵武漢,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和紅星電視臺提供了一部分的物資裝卸的照片和視頻。
根據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俄羅斯政府的指示,俄羅斯根據實際需求向中國提供了援助,其中包括200萬個醫療口罩以及防護服等個人防護用品,這些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總重量為23噸。
2月8日,這批物資運抵俄羅斯茹科夫斯基國際機場並被裝上專機,物資和運輸機皆由俄羅斯緊急狀況部提供,據俄羅斯緊急情況部國際活動司司長介紹,這架伊爾-76運輸機已經滿載。下午13:33,飛機起飛前往武漢。
據介紹,這批物資全重23噸,但體積高達183立方,俄方動用了伊爾-76這樣的戰略運輸機來運送。
要知道伊爾76的貨艙總容積才186立方米,並且醫療物資大多數重量和體積都不大,由此可見俄方這一運輸機裝載了多少急需的物資,可以說是將貨艙的空隙都塞滿了醫療物資。
從紅星電視臺公佈的視頻來看,這架伊爾-76裝載物資的方式非常極端,從貨艙前部開始密集堆放,直接把駕駛艙通向貨艙的通道也直接封死,正常情況下,運輸機的貨艙不能全部堆滿,必須留出駕駛艙通往貨艙的通道,貨物只能集中堆放在中部或者兩側,中間或兩側應該留出檢查通道。

這架機號RA-76845的伊爾-76運輸機隸屬於俄羅斯緊急情況部,可以看到機身上有該部的特有塗裝和標誌。
由於醫療物資包裝較小,且質量較輕,所以這架伊爾-76乾脆拆掉了貨艙尾部用於裝卸大型裝備的託板,這使得用於裝貨的空間進一步增加,貨物的高度甚至直接堆到了頂部的氣密隔板下沿,可以說是最大化的利用了伊爾-76貨艙的長度和高度,真真正正意義上的滿滿當當。
不用託板,直接塞滿的代價就是無法使用叉車等裝卸車輛,只能通過人力從機上搬運物資,不過醫療物資普遍較輕,這倒不是問題。
中俄雙方人員在卸貨前合影,由於拆掉了託板,伊爾-76貨艙的高度超過人的身高,所以裝卸人員需要通過梯子才能進入貨艙。
俄方還在2月5日完成了從武漢的撤僑,俄羅斯空天軍的一架伊爾-76MD運輸機擔負了這次撤僑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