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園區加強法治引領為疫情防控"保駕護航"

習近平總書記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強調,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依法治省辦《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的通知》要求,園區黨委、管委會強化領導幹部法治意識,加大法治宣傳覆蓋面,嚴格落實重大決策程序和信息公開機制,疫情防控做到依法應對、公開透明、擔當作為、依法防治。

一是廣泛宣傳動員,營造良好氛圍。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中川鎮、園區各部門、各街道依託QQ、微信及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按照"廣宣傳、廣引導、廣參與"工作思路,積極動員黨員幹部、社區普法志願者和農村"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廣泛開展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明確公民自身在疫情防控中的權利和義務,引導轄區居民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營造人人知曉、人人維護、人人平安的法治環境,力促將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貫穿到疫情防控工作全過程,及時為廣大群眾送上"法治快餐"。目前,通過網絡平臺發送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60餘條,發放"致廣大居民的一封信"、"疫情防控知識24問"等宣傳資料3000餘份。

二是嚴格執法程序,加大信息公開。中川鎮、園區各部門、各街道按照《中川園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中川園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聯防聯控工作方案》"一辦八組"任務安排,結合本單位執法職權,加強市場監管、野生動物防疫、環境衛生整治等執法工作,嚴厲查處各類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價格的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打擊製假售假、造謠傳謠等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社會安定有序。目前,園區各執法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600餘人次,關閉活禽交易市場4家,檢查集貿市場經營主體16家;關閉KTV、網吧、影院等娛樂場所35家;走訪物業小區89次,下發整改通知單10份;清理流動攤點54處,勸導疏散聚集人員7次,發放流動攤點管理告知書100餘份。依法做好防控物資規範使用,園區統籌財政資金及社會捐贈各類物資20餘萬元,主要包括口罩、消毒液、防護服、生活用品等,目前疫情防護物資已配發至各定點醫療機構、各疫情檢測點和一線工作人員並主動向社會公開公示。依法做好疫情報告和發佈工作,按照法定內容、程序、方式、時限及時準確向上級機關報告疫情信息,報送每日疫情工作情況報告22期,疫情工作動態簡報24期,發佈權威專家疫情解讀50餘條。

三是實施精準管控,確保不漏一人。加強特殊人群(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兩類重點人員管控,強化信息化核查,防止失聯、脫管,及時掌握人員動態情況。通過打電話、上門隨訪、微信群發消息等方式加強法律法規及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引導重點管控對象春節期間不探親、不聚會,做好自我防護。全面排查風險隱患,重點核查請假外出前往、途經武漢等疫區人員排摸檢測,對因疫情交通管制無法按期返回的人員,通過電子腕帶、手機定位等信息技術實時監控其日常活動軌跡,對不服從監管的人員發出警告通知。健全完善特殊人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做好24小時值班值守工作,嚴格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到防範有力,處置迅速。至目前,共發放《致社區矯正對象的一封信》《防控疫情倡議書》《疫情防控告知書》等文書40餘份、發送疫情預防信息80餘條。

四是強化法治保障,提升服務水平。為確保疫情期間法律服務不斷檔,園區廣大法律服務工作者,司法行政工作人員、人民調解員、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充分利用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矛盾糾紛化解等服務。整理編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法律知識問答和疫情防控期間各地發生的違法違紀案例,在鎮(街道),村(社區),各社區業主群等80多個微信群進行推送,"以案為例、以案促改"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使人民群眾深刻理解和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截止目前,發送"以案釋法"案例9起,勸誡訓導不主動配合疫情防控人員4起,解答群眾法律諮詢40餘人次,代寫法律文書18人次。

面對疫情,中川園區黨委、管委會切實把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抓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充分發揮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應對工作,依法防控、依法審慎決策,園區上下同結一心、眾志成城匯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