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鎂光lpddr5的製造工藝相當於臺積電多少nm?

申通521


目前美光已經正式量產LPDDR5內存,公開發布的新聞中並未提到使用了多少納米級的製造工藝,不過根據早前三星和美光的一些信息來看,應該是第三代10nm級工藝(這個數據並非你想象中的CPU製造工藝)。

LPDDR5可能使用12~14nm工藝

如題主問題所問,內存的製造工藝製程其實和CPU不同,內存通常稱多少級製程,比如三星10nm級。進入10nm級之後,業界將製程又分了節點,現階段為1x、1y、1z,1α 、1β,分別代表10nm第一代等級,第二代等級等,而1x這級相當於CPU製造工藝的16~19nm,1y為14~16nm,1z為12~14nm,至於1α 和1β目前並未有明確數據。

2019年時美光生產的LPDD4已經使用了1z的製程,那現在LPDDR5至少也應該是使用1z級的製程,如果研發進度快的話有可能提升至1α。而三星在2019年時表示1z級的製程可能會用到DDR和LPDDR5之上。

因此,美光和三星這兩家現在量產的LPDDR5最可能使用的就是1z級的製程,也就是相當於CPU中12~14nm的製造工藝。

HOVM沒實力沒資金來研發內存芯片

至於題主問題中提到了華為、OV系以及小米能否聯合研發LPDDR內存,能很明確的告訴你,不能!

原因也很簡單,內存存儲芯片這塊技術壁壘也很高,不是專業廠商很難搞定,這跟其他半導體技術差不多,需要技術的積累以及大量研發資金的投入。全球範圍內基本上已經被美光、三星等壟斷。

就當前來說,小米、OV這三家也就華為有較大的資金可以投入研發,剩餘兩家根本無從談起,而即便是聯合起來研發,短時間內也搞不定。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一點,國內其實有專門的內存芯片研發廠商,手機廠商是沒必要進行重複勞動的。

國內有專業內存芯片研發廠商

內存芯片的重要性其實大家都清楚,因此這兩年國內有很大資金投入到這個領域中來。現在國內研發內存芯片的主要有三家: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福建晉華,目前這3家的發展情況各不相同,其中長江主要聚焦於閃存芯片,長鑫和晉華目標是內存芯片。

福建晉華2019年時已經被美國封殺,當前有機會實現較大突破的是長鑫,2019年時已經實現了DDR4 8GB內存的量產(長鑫發展時間節點),10nm級(1x級)別製造工藝,和三星、美光這些頭部企業有三年左右的差距。

長鑫現在使用的技術源於對當年收購的內存廠商英飛凌,其後再在它的技術上進行了深入研發,現階段從專利角度出發長鑫等於擁有自主產權,可以說徹底打破了外企在內存這塊的技術壟斷。

Lscssh科技官觀點:

現在,我們想要國產內存芯片已經不是問題,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打破了外企的壟斷,未來我們想要更好的內存芯片就看長鑫的發展了,如何追趕上現有的落差。



Lscssh科技官


一、內存和CPU或者Soc 雖然都是芯片,但工藝又不一樣,不能純粹以多nm來看

我們知道內存也算是芯片顆粒,一樣也有工藝的,但內存和CPU或者手機Soc的原理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等同的用多少nm來看。

以國內內存企業長鑫來說,目前在生產DDR4,也就是LPDDR4,但長鑫存儲的工藝是21nm,要到2021年才實現17nm工藝。

而大陸最強的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目前的能力是14nm,可見內存和CPU這種工藝是不能等同的,所以拿美光的內存來和臺積電的工藝來比,似乎也不合適。

另外還可以舉個例子,三星的手機芯片已經是7nm、8nm的水平,但三星的內存,其實最先進的也就是10nm。


二、美光的LPDDR5可能是10nm工藝

再加到美光的這款LPDDR5內存,究竟是採用什麼工藝的問題,其實還是10nm,並沒有進步到7nm等等。

而按照網上的資料,內存在10nm階段可能會停留很久,不會立即進入到7nm等,按照業界目前的做法,10nm的內存又分為1x、1y、1z,1α 、1β,分別代表10nm第一代等級,第二代等級等,而1x這級相當於CPU製造工藝的16~19nm,1y為14~16nm,1z為12~14nm,至於1α 和1β目前並未有明確數據。

所以說這個問題其實不能這樣等同來看,只能說美光的內存技術目前也是全球最頂尖的,就行了,並不是指10nm就落後了臺積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