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物流企業爭高下,它們的經營狀況如何?

在疫情期間,部分服務於工商企業的生產物流受到影響或大於服務百姓民生的生活物流,電商快遞、消費物流等服務民生的物流是高頻剛需,也是政策推動優先保障的。

本舵主認為:物流運輸企業在發光發熱的同時,不能忽略它們所面臨的兩難境地。各物流企業面臨挑戰的同時也擁有了機遇,積極應對一切困難才是根本。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這幾天不讓出屋,微信運動多是幾十步,幾百步。但有一個人每天都得兩萬步左右,包括年三十,後來想起來,他是小區的快遞員!”整個春節疫情期間,快遞員以及物流公司成為支撐不少人的“動脈”。

據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侯延波透露,1月23日至29日,武漢市攬收包裹83.7萬件,投遞包裹102.7萬件。

01

物流企業用人成本上漲


“我1月23日發貨的口罩,26日才有攬收記錄,一直到如今都沒有任何動態。”一位安徽用戶向記者抱怨物流的緩慢。

物流快遞行業,原本在春節假日期間就面臨週期性用工緊張,節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無疑加劇了運量與運力之間的矛盾。客服人員直接向這位用戶坦言,她的年前購買的“口罩”,至少要2月15日才能到貨,因為像她這樣的滯留訂單量,就接近3萬。

1月30日,中國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侯延波在新聞發佈會上坦言,快遞小哥加班加點,工作壓力和強度較大,呼籲減少非必需快遞需求。物流公司除了面臨爆發式增長包裹量外,還需要抽調資源馳援武漢,保障醫療物資的運輸配送。

疫情之下物流企業爭高下,它們的經營狀況如何?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也曾公開一組數據:截至2月2日24時,總共協調國內生產企業,累計向湖北發送了醫用防護服15.45萬件,運抵13.12萬件,N95口罩發貨13.36萬件。其中多數經由中國郵政、順豐、京東等13家企業開通了救援物資的綠色通道。

向災區運輸醫療物資,物流企業付出了較高的人力成本。上述數字中,蘇寧物流完成8省3市的救助物資運輸,包含消毒液、護目鏡、醫用手套、抗疫藥品、醫用口罩醫用酒精等醫院緊缺物資,以及床墊、醫用座椅等援助火神山醫院建設物資。其中,佔比最多的是消毒液。

嚴立春是一名蘇寧物流的司機,承擔著大年初一將蘇寧捐贈10噸消毒水運抵武漢的醫院。

他是在除夕夜接到任務,遭到了家人一致反對,“萬一把病毒帶到家裡來了怎麼辦?”,嚴立春徹夜未眠,大初一下午帶上家裡以及公司給的十幾只口罩,選擇匆匆趕路。“醫院那邊等著救命呢,我也沒敢怎麼休息,開了一夜的車,第二天上午就趕到了。”嚴立春說,“別人問我吃過了沒有,我說吃過了。其實我就啃了泡麵。”

“部分貨車司機處於休假狀態,休假還沒結束又遇到多地封路,車子出不來,疫情救助物資也主要集中在武漢以及湖北地區,這也決定了運力主要往這些地方聚焦。”蘇寧物流方面透露,多重障礙疊加下,導致馳援武漢的用人成本很高,幾乎是“一次性”的。回去之後的嚴立春被要求居家隔離。嚴立春擔心將病毒帶給家人,在自己車上隔離14天。

為了保障快遞員以及運輸人員的安全,各家物流相關企業紛紛投入資源。蘇寧方面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正在為一線快遞從業人員免費投保,目前疫情當下,蘇寧超過12000名物流倉儲和快遞人員、5800多輛運輸車輛堅持工作;京東物流方面也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結合財政部、國家醫保局出臺的新冠肺炎相關醫療保險政策,為一線員工補充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津貼保險等。

02

“用工荒”預計2月下旬緩解


全國多地省市要求企業不得早於2月10日開工,但是物流快遞由於特殊時期已及早安排返工,記者從多位一線快遞員處獲悉,2月3日起,員工陸續到崗。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地區道路封鎖,快遞員無法及時返崗,按時復工。”順豐一快遞站點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人手還是相對緊張。

蘇寧物流方面告訴記者,對湖北籍以及途徑湖北的員工要求返工後堅持自我隔離。

“一些進入疫情災區的車輛和人員被禁止返程,或者返程後被要求隔離14天,造成本來就缺乏人力的運輸企業更加艱難。”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楊達卿說道。

為了鼓勵快遞員儘快到崗,菜鳥裹裹實行補貼政策。從2月3日起,菜鳥裹裹快遞員每一筆寄件訂單,都將收到一筆菜鳥裹裹的直接補貼 。順豐快運也在恢復當中,同2月3日發出通知,“重貨包裹”、“大票零擔”、“重貨專運”服務恢復。

但是對於當前物流運輸緊張情況,專家並沒有過分樂觀。楊達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返工潮將對緩解物流一線“用工荒”有益。預計,快遞、外賣、快運等領域的用工荒,在2月中下旬會逐步得到緩解。但若恢復到年前的正常水平,最快也要2月下旬,而且也要根據疫情整體的防控狀況來看。

疫情之下物流企業爭高下,它們的經營狀況如何?

物流行業專家趙小敏也秉持相同的預判。他向記者分析認為,“從今日開始,北上廣深核心城市快遞物流的會陸續恢復正常。但由於積壓快遞較多,還有一些企業的應對疫情,部分員工還沒有完全進行返程。那麼未來一週派送的壓力非常大。此外,加盟的網點短期內相對不穩定,局部也有可能出現人員流失的情況。”趙小敏預計,整個快遞物流恢復要比往年的話較晚。

03

疫情造成的“後遺症”


物流業也是一個與生產製造、商貿流通、金融等融合共生的融合型產業,生產製造、商貿流通是物流企業生存的土壤。

“生產製造和商貿流通感冒,物流業就會打噴嚏。如今工商企業延遲開工或用工荒下開工難,運輸需求不振,一些運輸企業處於短期內無貨可運。”

楊達卿進一步表示,“目前看,全球經濟不確定的下行壓力,以及國內疫情帶來工商企業物資供應不足,生產週期短期被打亂,勢必影響服務於工商企業的物流。”

在疫情期間,部分服務於工商企業的生產物流受到影響或大於服務百姓民生的生活物流,“電商快遞、消費物流等服務民生的物流是高頻剛需,也是政策推動優先保障的。外賣配送、生鮮配送等門到門的生活物流服務,因為人力不足以及防疫舉措,或短期內影響正常運營。”

不過,楊達卿強調,真實影響將會在3月初的週期數據得到佐證。

“對比SARS發展的情況,我們樂觀估計疫情將持續到5月結束。在此情況下,我們估計全年對整個物流行業上游影響,超過當年SARS。”趙小敏表示:“產業結構正在深度調整。消費產業或者第三產業佔比高,也是產業升級最關鍵的時期。所以,無論從產業結構影響到購買力、消費需求,對物流行業上下游的影響都是超出以往。”

04

後續市場收益


“雖然困難重重,在這次應急救援中,物流企業積極承擔著重要疫情防控物資運力保障,展現出較好的應急物流保障能力。

”楊達卿認為,中國郵政、順豐航空、京東物流等物流企業積極利用陸運及空運服務能力,為湖北等疫情重災區承擔救援物流通道。“包括菜鳥網絡、滿幫平臺、中儲智運等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在短時間內迅速整合在線物流資源,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數字物流馳援湖北。”

疫情之下物流企業爭高下,它們的經營狀況如何?

“到目前為止,這三家公司表現確實超出市場預期。”趙小敏認為除中國郵政外,順豐首當其衝。除全年不休,派兩架專機運輸醫療物資外,順豐還宣佈捐助2000萬元抗擊疫情。“這是拋開央企中國郵政外,唯一進行大額捐款的物流企業,其他的上市公司,目前還未出現相同的數據。”

受此影響,2月3日開市後,順豐控股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大幅拉昇5.46%,最高價格40.98%,創近期新高。

京東物流或同樣在資本市場受益。“京東物流推出社會化服務,通過此次武漢疫情證明了能力,這後續將對京東物流IPO以及後續市場份額的提升產生有利的影響。”趙小敏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