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醫藥發展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中醫藥康博會


我不是醫生,我來解答一下吧不知對不對。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就是把現代醫學全都歸納為西醫,把所有傳統的籠統的,包括一些奇怪醫法的都歸納為中醫。這是錯誤的,沒有中醫西醫之分,只有中藥西藥之分。我們還是停留在電視電影裡面的中醫那種把脈,然後搞一包中草藥或者隨便針灸一下,或者用些草藥敷一下骨折之類的,這當然算是中醫,但是是有歷史的中醫!難道我們中國不會科技發展的,一些人總以為用機器或者是分析病情的試紙之類的就劃入西醫這一片,難道我們中醫發展到一定程度不會用機器輔助嗎?這是現代醫學好不好?只能說中藥和西藥不同的原因,並沒有中醫西醫,

中藥是用原始的植物或者物質來加工熬製直接用在病人身上達到醫治的目的。而西醫是在植物或者一些物質裡面提取那些元素直接提純,用在病人身上就是這個區別,比如西醫裡面的維生素是在植物裡面提出來或合成的,他們就吃維生素ABcd片!我們中醫是主張多吃生菜!如果我們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比如說我們現在民間治感冒的感冒藥,把所有中草藥裡面對感冒有作用的元素都提純出來,那你說算是中醫還是西醫?

所以總的來說只有中藥和西藥分,沒有中醫和西醫分,這樣把所有的醫療器械或輔助工具劃作西醫,對中醫是很不公平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有些老中醫生性格古怪,自以為是,把中醫學搞得神乎其神,一般人看不懂聽不懂,學不懂什麼五行陰陽類的這樣提高他自己的地位讓所有人有求於他,這樣就把中醫藥帶到了一個很危險的地步。要是中醫學,把病理還有藥性往細方面來發展絕對有用過那些什麼陰陽五行之類的。務實一點,我相信中醫絕對有大作為。


Kaide143336293


這是命運的抉擇,現代醫學是物性主宰心性的結果,而中醫藥是心性重於物性的,所以相對於大勢來說是反動的,這是中醫藥近現代式微的根本原因!並不是中醫藥本身的問題,是命運之造化!

本人上大學期間因故得精神類疾病多年,用西藥治癒治癒重,受盡折磨,後因偶然之故用中藥治療,不但副作用很小且慢慢康復,我老父親說過一句話:你能好我真應磕一萬個頭謝祖宗保佑!我本人也以為我這一輩子完了!據我之中西藥體驗,西藥是控制病灶不行我就消滅你,結果是在殺死敵人同時把自己也傷害了!而中醫藥是固本,使自身免疫強大了使敵人自動屈服,不會傷害自身,這是中西醫理念之區別!但中醫理很難用文字表達且脈絡穴位等中醫架構無法用近代科學儀器直觀檢測,是和近代科學理念志趣不相融的結果,中醫藥若想徹底振興需另闢蹊徑,走自己的科研之路!


陽光明正


我只能舉個例子,我的同事前幾年身體很健康,從沒害過太大病,平時偶爾吃點西藥,更不相信所謂中醫藥,可是一年前他突然腦溢血偏癱了,搶救及時也留下後遺症,之前他曾看醫生說,你脈壓差太小啦,開中藥吃預防一下,他笑笑說,我不吃藥也不信中藥,結果不出半年可出事了,現在家裡桌子上堆滿了中成藥,不吃不行啊。可見,中醫藥的發展要從小抓起,小學初中基礎課程,高中大學比修課程。湯頭歌)誰會背出來?培養興趣是關鍵。


馮中意


我是自然科學的博士,學習中醫已經有10年時間。我從來不否定任何中醫和西醫,實際上他們都是醫,是解決問題的,身體的問題。

我看中醫的問題有這麼些:

1、中醫是對症,不對病。很難做到一個藥一定對一個病,這就和西醫完全不同。也就無法用西醫個臨床驗證的方法去驗證。

2、中醫有很多流派,各自的理論重點不同,但是根子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陰陽五行,十二經理論。問題是這些理論目前基本上是類似物理學上的猜想,缺乏現代科學的驗證。

3、中醫裡藥的配伍都是在猜想基礎上配置的。雖然有些成名的藥號稱歷史上活人無數,但是用西醫臨床驗證的方法卻無法驗證。但是嚴格意義上,這也無法否定中醫中藥的功效。實質上是缺乏對中藥方劑行之有效的驗證方法。

4、中醫除了中藥,還有針灸。這個反而在世界範圍之內更廣泛應用,主要是理療範疇,針對疼痛。特朗普不也批准了一項研究專門針對疼痛治療的針灸方法嗎。我個人喜歡針灸,各自疼痛都喜歡自己搞一搞,其實原因很簡單,醫院對各自疼痛的辦法不多。

5、中醫成藥行業眼饞西藥的市場,希望能夠像西藥一樣取得專利、認證等等,可惜都有很多障礙。因此中國在中藥fda認證幾乎是零。其實是走錯路了,我在國外的藥店裡面看到很多很多植物提取物做成的保健品,其說明中提到原理來自中醫。他們的產品賣得好著呢,很多中國人買,外國人也買。

6、中醫今後的發展方向就是健康而不是醫院,這個方向才是正確的。健康理療未必不能治病。和西醫正面衝突幾乎是以卵擊石,中醫缺乏西醫的龐大的法律、法規、專利,標準等等體系,怎麼跟它對抗。


drdong718


中醫發展要向研究草藥定性,定量,成分含啥,作用機理這個方向進行,如一味估計,大把抓,喝湯後看療效再換方,是不行的。也容易出現中醫騙子,用人們有病亂投醫想法去騙錢。(這些藥反正藥不死人)。

要象青蒿素那樣提純才行。


三茅居士


中醫的治療效果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任何否定中醫的動機都是錯誤的。但是我們對中醫的理解太膚淺,還只是停留在幾千年前古人的理解程度,我們沒有對藥理的深入研究,沒有探究中醫對人身體的作用原理。沒有創新和發展,一個個中醫大師動不動就是張仲景,這樣下去能行嗎?中醫一定會被世界承認,但是一定是若干年以後,西方人對藥材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以後,而不是我們。我們缺乏科學的精神


又一個孫少平


中醫藥發展的問題,最關鍵是現在的管理方式是,

”堵死了“過去的師付帶徒弟的教學專一的可行之路;

“開通了”十分現代的萬金油式的教學之路;

可結果是,每年十幾萬的中醫大學生,知識很豐富,吹牛逼資本豐富,可中醫成材率極低,且大部份轉行幹別的工作,留下來的也是半瓶水或小半瓶水;

而民間師帶徒弟,別的不學,天天跟師付背湯歌,親眼看師付用藥,治病,可以說,小徒弟轉身就能治這個病,用這個藥。

成材率肯定比學校多。

師帶徒,徒弟天天跟師付看,跟師付操作;

大學裡的學生是“天天聽,聽老師講,聽很多不會治病的老師吹”,一年難得見到一個老師實際操作給學生看,而且6O%的課程與中醫無關。

雖然師帶徒沒有文憑,但出來一個開一個診所,學院畢業大學生們的能行嗎?

所以改進所謂現代的、科學的教學方式,是發展中醫的關鍵,用80%課時,去看會治病的醫生怎樣用藥治病操作,才能讓學生們心中有底,將來會用。


中醫國之瑰寶


基於從事中醫藥臨床、科研、教學等40餘年的切身體驗與思考,筆者認為中醫藥發展著重應處理以下幾個問題

中醫藥體系的自身發展與現代化。中醫藥及現代科學發展歷史都證明,學科的發展有賴於對自身既往理論技術的不斷揚棄和創新。以溫病為例,雖然成書於春秋戰國《內經》和東漢《傷寒論》對以初起發熱為主的溫病就有認識,但理論與治療都侷限於以惡寒為主的傷寒。直至明清溫病學專著問世,對溫病發病、病因病機、辨證方藥的系統創新,臨床療效才得以顯著提高。而現代中醫藥界數十年來主要致力於現代化,即將中醫藥從理論、臨床、教育等融入現代科學體系,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促進中醫藥體系發展的創新成果偏少、突破性成果缺如,以至於觸發近年中醫界對中醫科研目的和“中醫研究還是研究中醫”的反思。筆者認為,中醫現代化是不容迴避的時代需求,而自身體系的原創才能真正推動中醫藥的發展。正確處理兩者關係,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各有所重,可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

中醫藥臨床療效的實證與提高。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勢是循證醫學逐漸取代傳統經驗醫學,對中醫臨床療效證據的質疑此起彼伏,越來越多。其實,現代中醫藥工作者數十年來,採用西醫病、中醫證的病證結合模式進行了大量臨床療效及其作用機理、物質基礎的研究,顯著促進了中醫藥臨床療效和水平的提高,獲得的國家及省部級獎很多,但符合循證醫學高等級臨床證據要求的研究卻不多,與現代西醫比較明顯不足。其原因主要是中醫臨床研究只能在國內中醫藥界開展,而西醫則是舉全世界發達國家之力,絕大部分的臨床證據可以從國外引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一是要加大中醫藥國際合作力度與模式創新,二是嚴格按照臨床流行病學及循證醫學證據要求,分階段集中人、財、物力,對重大疑難病和常見多發慢性病逐一協作開展中醫藥預防、診療、康復、管理等的臨床研究。這方面的工作已開展多年,但出成果還有待時日。

現代中醫與傳統中醫人才培養。中醫藥納入現代醫學法制化管理以及滿足社會需求,都要求中醫藥人才必須同時瞭解、熟悉、掌握中醫和西醫兩種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在同樣的本科5年中,中醫學生要完成兩種理論體系完全不同的學科的學習,的確是勉為其難,只好都打點折扣,這是社會質疑大多數現代中醫既不如傳統中醫,又不如同等學歷西醫的根本原因。但單純學中醫,畢業後如何通過執業醫生資格考試,行醫時如何適應以西醫為主的醫政管理模式,回答病人以西醫為主的諮詢,發生糾紛時如何讓仲裁者和法官接受中醫藥的解釋和辯護,這些都不是中醫藥工作者能夠解決的問題,需要全社會相關方的共同努力。

行業中醫與民間中醫的關係。自古以來,中醫就有掛牌醫與走方醫之分,大致相當於現代在醫院執業和民間行醫的中醫。執業中醫的特點在於知識較全面,能處理專科常見、多發病和急症,辨證用藥及療效中規中矩。民間中醫則長於一病一症,治療用藥簡單、方便、相對便宜,常能獲得意外的療效。兩者都是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有所長,不可或缺,相輔相成,才有利於中醫藥的良性可持續發展。國家有關中醫師承和確有專長醫師註冊管理政策的實施,為民間中醫的傳承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助力。

中醫藥知識的普及。中醫藥理論難懂,是現代社會民眾的常見說法。社會風行一時的“西醫讓你明明白白死,中醫讓你糊里糊塗活”的原因主要在於絕大多數現代人理解接受不了為什麼活的中醫理論解釋。中醫藥理論難懂的社會原因除了現代民眾絕大多數自小接受的教育、接觸的各種信息都屬於現代外,傳統文化學習意識的淡化和學習理解能力降低也是重要原因。歸結於中醫理論自身難懂雖有一定道理,但看看古今那麼多自學成才的中醫名家大師,現代社會不少人學點中醫就能養生保健甚至治療自己和親友的小病小痛。很少有至少筆者沒有看到聽到現代執業西醫有自學成才者。傳統中醫真的比西醫難學難懂嗎?解決這一問題中醫藥界比較現實可行的思路是,進一步加強中醫理論技術應用現代相關學科理論和文字語言現代化的科普工作。例如很多人說中醫陰陽五行學說玄妙難以理解,如果能將陰陽學說的基本觀點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陰陽轉化及其應用用現代辨證法的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規律闡述並舉例說明;將五行學說的五行分類、生剋制化理論用現代唯物論、科學技術哲學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根據共同屬性歸類、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運動具有一定規律等進行闡述和說明,能接受現代哲學理論自然也能夠理解中醫陰陽五行學說。此外還有一種折衷的方法,就是應用中醫現代化研究成果解釋中醫藥療效。例如用中藥及方劑藥理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結果,結合所治病症的西醫病理生理來說明中醫治療為什麼有效。



儉德醫家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學好本領,等待時機,西醫的短板正是中醫的長處,中醫本來就是貧民自救的醫術,先針灸後藥石足以說明古聖傳道之初心,


探索三界1


西醫有西醫的優勢,中醫有中醫的優勢,本來就完全可以互補完全可以和平相處的醫學之道,為什麼非得厚此薄彼?中醫好說歹說的上下數千年,而西醫的抗生素,開顱術才幾年?不知道抗生素開顱術之前的西洋人到底以什麼治病的。謙虛的中醫,傲慢的西醫才怎麼傲慢,人體的經脈人體的穴位是不是中醫發現的?西方人不承認點他個穴位讓他傻B,發一輩子的神経看他服不服。我堅信,只要胸大為懷,堅定自己的信念,繼續深入研究自己的中醫,堅守中醫的陣地,相信終有那麼一天沒有抗生素沒有開顱術沒有化療,西醫能治的病中醫一定能治,西醫治不好的病中醫也一定能治。西醫萬歲,古老的中醫也務必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