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應急|看!戰“疫”時期,這些一線應急人的故事......


地方應急|看!戰“疫”時期,這些一線應急人的故事......


北京:暢通中樞神經,守好戰 “疫”主陣地

■李勤智 吳孟旭

當前,北京市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全面復工在 即,病毒感染髮生擴散的風險加大。對此,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和應急管理部有關工作要求,積極做好疫情應對各項工作。作為承擔應急值守任務的主要力量,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將守好應急值守陣 地作為首要任務,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戰。

地方應急|看!戰“疫”時期,這些一線應急人的故事......

春節期間,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7個班組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

迅速處置,讓中樞神經暢通無阻

春節期間,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7個班組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受疫情影響,外地返京同志需居家隔離,值班人員比平日少了一半,但工作量卻比平日成倍增加。除了接報處理突發事件 ,收集全市公共安全、城市運行、輿情動態、執法檢查等信息外,還要密切關注疫情相關信息,充分發揮應急指揮中心“千里眼、順風耳”作用,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必要支撐。

“我們平均每天休息也就五六個小時,休息得再少也不能漏事、誤事。”陳保立是該中心的一 名老黨員,說起值班,除夕當天 緊張忙碌的情況仍歷歷在目。陳保立說,他當天接到的第 一個電話是局領導打來的,北京市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市政府辦公廳要求迅速提供《北京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10份相關文件。陳保立、陳浩兩名黨員同志帶領班組迅速忙碌起來,分解任務,分頭行動,不到1個小時,10 份文件陸續收集整理完畢,並及時發給市政府辦公廳。

忙碌過後,他們還沒來得及休息,又接到了首都機場值班室的電話,說在一航班中發現一例發熱病人。特殊時期疫情就是命令,他們迅速記下相關信息,並將詳細情況轉報市衛健委。半小時後,陳保立還是不放心, 給首都機場打電話詢問,當得知已有衛生部門工作人員與其聯繫,發熱人員已被送往定點醫院 接受進一步檢查後,才算鬆了口氣。

實際上,類似情況該中心在春節期間已處置過10多起。做好上傳下達,讓中樞神經通暢,這是市應急指揮中心人員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莊嚴承諾。

突遇疫情,年輕媽媽毅然北上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的幹部主動請纓,克服春節期間人員少、任務重等困難,積極承擔應急值守工作,去年新入職幹部佔許珠就是其中之一。

春節期間,剛回到老家不久的佔許珠就接到了回單位的通知。“作為一名應急人,作為一 名應急戰線的幹部,你不能做別的選擇。”佔許珠說,春節期間, 她的公公不幸去世,她跟愛人回到安徽亳州老家進行悼念。舉辦喪事期間,單位徵求她意見能 不能回京值班,她沒有任何猶豫,選擇了回京。

“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 得義無反顧。”佔許珠說,她愛人留下處理喪事,她將不滿 5 歲、 從未離開過父母的孩子送回遠在福建的姥姥家,隻身回到北京投入應急值守工作。

應急值守,我是不可或缺的一個

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全體在崗人員牢固樹立“幹部在崗、群眾過節”意識,視值班臺為戰“疫”主陣地。

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魏斌長期駐紮在應急值守一線,平時很少有機會能回山東濟南老家,今年春節他依然沒能夠回去。

“我理解,孩子乾的是應急工作,這時候不靠前啥時候靠 前!”魏斌的父親說,“孩子平時 工作忙,他知道我和他媽身體不大好,以前春節都擠兩天來陪陪我們,現在沒有什麼事情比疫情防控還重要!理解,支持!”

長時間沒回老家的魏斌好不容易盼到了春節,本打算好回 家陪陪父母,接到單位的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後,他第一時間致電父母,向其表達了歉意與決心, 並毅然退了高鐵票。

像魏斌這樣克服自身困難, 積極參與應急值守工作的同志還有很多,他們堅持留在單位,值好班站好崗,為打好防“疫”戰 出一份力。

湖北:“明天媽媽要跟你一同去戰鬥”

■ 周凡欽

近期,湖北省黃岡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僅次於武漢市,在第一個14天隔離期後,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在迅速增加,原來預備救治的病床不能滿足病人的需求。

按照黃岡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部署,黃州區維也納3號酒店被增設為新冠肺炎發熱觀察隔離點,由黃岡市應急管理局負責該隔離點後勤保障。

2月5日,黃岡市應急管理局接到命令後,迅速抽調7人成立工作隊,確保服務保障到位。

對這7人,局領導決定採取自願報名方式,局機關黨員幹部們積極報名參加,報名的有20多人。

今年48歲的姜平也報了名。姜平是黃岡市應急管理局下屬的市防汛抗旱服務隊的一名幹部。疫情發生以來,她一直在自己居住的小區門口協助卡口值守。

局領導考慮到姜平的女兒樊簡是護士,正在抗疫一線工作,為了照顧家裡,讓姜平仍在社區守卡口。

地方應急|看!戰“疫”時期,這些一線應急人的故事......

姜平母女

“正因為我的女兒在抗疫一線,我就更應該到隔離點去,幫助她們做點什麼,以減輕她們的工作壓力。”姜平說,但局領導再三考慮,還是決定讓她在社區門口守卡口。

樊簡是黃岡市中醫院內窺科室護士。自這場戰“疫”打響,她就全力投入了戰鬥,回家總沒個準點,2月6日20時後才回來。

“媽媽,從明天開始,我就要從黃岡‘小湯山’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轉戰到維也納3號酒店來上班。”樊簡進門就說。

在寒風冷雨中站了一天的姜平一聽女兒的話,便來了精神:“維也納3號酒店!真的?”

本來對今天領導沒有批准她參加維也納3號酒店隔離點工作隊,姜平心裡就有點不舒服,但想到領導也是為自己好,她也就沒有再說什麼了。女兒的這次調派又燃起了姜平強烈想去隔離點工作隊的願望。

姜平立即聯繫領導說明情況,強烈請求參加維也納3號酒店隔離點工作隊,領導最終同意了。姜平高興地告訴女兒:“明天媽媽跟你一同去戰鬥!”

2月7日,姜平和女兒一同來到維也納3號酒店隔離點。在隔離觀察區門口,母女合了張影。姜平目送女兒去隔離區,女兒要去給疑似病人取咽拭子檢測,她心中即使不捨,也只得為女兒加油。姜平看看手中的額溫槍,也轉身投入到隔離後勤保障工作中。

甘肅:初一離別的小夫妻

■ 胡宇

今年春節是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隴南支隊迭部大隊馬東新婚後的第一個大年,妻子特意來營區探望。可大年初一,這對新婚夫婦必須面對離別。

馬東,不僅上山打火是一把好手,作為司務長平時打理大隊賬單物資也有條有理。按照規定,晉升了二級消防士的他不能再繼續擔任司務長的職務了。春節本就忙碌,又正好趕上司務長工作交接,馬東放棄了休假的計劃,幫助新司務長熟悉業務。

去年10月底,馬東與相識2年的侯林燕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侯林燕是一位醫護工作者。其實,他倆的婚期最初定在去年9月。沒想到9月中旬,他們同時被單位召回,一個去執勤站崗,一個去救死扶傷,婚禮只好推遲。馬東笑言:“我和老婆挺般配的,工作都屬於‘一言不合就召回’的類型。”

侯林燕知道馬東春節不能回家休假後很失落,便專門調了春節休假,去營區探望他。

地方應急|看!戰“疫”時期,這些一線應急人的故事......

侯林燕和馬東相擁而泣

沒想到的是,大年初一一大早,侯林燕就接到通知,要求儘快返回醫院工作。根本顧不上多想,侯林燕立即收拾行囊。望著老婆忙碌的身影,馬東心裡五味雜陳。

營區大門前,濃濃離情在節日氛圍中顯得特別突兀。侯林燕說:“咱倆都別哭!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夫妻才能更和睦,這是在幫咱們呢!”馬東緊緊抱著侯林燕不斷點頭,他們誰都看不到對方的臉,但卻都哭成了淚人。

大年初二,侯林燕回到了這場戰“疫”的最前線,跟她一起去的,還有肚子裡兩個月大的寶寶。在被醫院召回時,侯林燕本可以告知領導懷孕的情況,留在營區陪馬東過上一個快樂安逸的節日。但侯林燕和馬東都沒有一絲猶豫:“你不上,我不上,那誰來抗擊病毒,誰來保護群眾?”

西藏:用忠誠守護喜馬拉雅後花園

■ 施福壽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西藏森林消防總隊在從嚴從細抓好疫情防控,確保隊伍安全穩定的同時,合理調度一線力量,時刻保持戰備狀態,全力做好戰“疫”期間森林防火工作。

春節期間,西藏森林消防總隊派出3支靠前駐防分隊,分別前往山南市和日喀則市樟木、吉隆重點林區和火災頻發區開展防火執勤,守護雪域邊關。

邊境線上的駐防點

消防員洛桑倫珠迎來了入職後的第一次執勤,他前往的是3支駐防分隊中最偏遠的吉隆鎮駐防點。“能為守護家鄉的綠水青山盡份力,我很自豪。”洛桑倫珠說。

吉隆鎮距中尼邊境23.5公里,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屬亞熱帶林區,是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村核心區,被譽為“喜馬拉雅後花園”。

地方應急|看!戰“疫”時期,這些一線應急人的故事......

冬春季節,林區乾旱少雨、可燃物載量大、森林火險等級偏高,是防火壓力最大的時候。到達駐防點的第二天,指戰員便攜帶滅火裝備進山巡護。

“只要林區零火患,我們的執勤也就過關了。”帶隊的教導員劉棟說,開展巡護,一是排除火災隱患,二是熟悉地形,準確掌握林區道路、水源等情況,確保一旦發生火情,能快速出動,及時處置。

“因為有夢,所以勇敢出發,選擇出發便只顧風雨兼程。”二級消防士曹紫陽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老鄉你好,我們是森林消防員,在林區一定要杜絕野外用火。”劉棟一邊向林區群眾講解防火及綜合救援常識,一邊逐一排查。駐防分隊在衝色村開展防火宣傳,普及防火常識,一天下來類似的話劉棟記不清自己說了多少遍。

為實現零火患,除了防火宣傳,駐防分隊還組織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向地方護林員傳授滅火裝備操作使用技能,通過聯演聯訓,提高協同配合能力,構築人防、技防網絡。

清雪除冰保暢通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到達駐防點第三天,當駐防隊員還沉浸在美景中時,大自然卻把最惡劣的一面毫無保留地展現給了他們。

1月16日15時,西藏發佈2020年首個暴雪黃色預警。當日,受南支槽影響,日喀則市西部和南部地區出現暴雪天氣,吉隆縣平均積雪厚度最厚的達75釐米。

風雪一場趕著一場,接連兩天,駐防點停電停水,手機信號中斷。1月17日,平均厚度40釐米的積雪嚴重影響衝色村群眾正常生活……

地方應急|看!戰“疫”時期,這些一線應急人的故事......

“同志們,儘量穿厚點,速戰速決,確保安全。”上午10時,簡短動員後,駐防隊員拿起鐵鍬、掃帚等工具,迅速冒雪前往衝色村幫助村民清除積雪。

清理路面暗冰時,四級消防士毛克強突然右腳一滑,一頭栽到了路面上。隊友們把他扶起來時發現其嘴唇上的鮮血已沾到了雪面上。大家讓他休息一下,他卻不肯:“雪變大就更難清理了,我哪能停下!”他用手一抹嘴上的血,隨即又投入了戰鬥。

2個多小時過去後,積雪被清理完畢,當隊員們列隊走過村莊時,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向指戰員致意,連喊“呀咕嘟”(藏語“好”的意思,編輯注)。

不回家也是一種團圓

世上最美的路,是回家的路。對於堅守在森林防火一線的指戰員來說,陪伴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奢望。

劉棟13年未回家過年、曹紫陽10年、李洪舉9年、陳千琨4年、周濤3年、毛克強3年、冉明軍3年……

“團圓是幸福,而堅守是一種責任,心中有牽掛,也是一種‘團圓’。”從事森林消防事業16年的劉棟,有13年春節未能和家人團圓,他說“虧欠最多的是妻子和小孩”。

從妻子產檢到小孩出生,再到入學……幾乎所有節點,劉棟都沒有陪伴在家人身邊。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這是劉棟給自己的定位。結婚後,全家人都要求他轉業。關鍵時刻,妻子李豔卻力挺他“幹自己喜歡的事業”。

正是這樣的理解、支持和包容,默默地支撐著他在森林消防事業上一直堅守。

今年春節,和劉棟一同扎進邊境原始森林,離家越來越遠的還有二級消防士曹紫陽。2009年入職的他,這是第10次不能和家人團圓。唯一的那次團圓,是2019年回家結婚。

2019年11月,他當上了父親。大隊綜合考慮他的情況,本想安排他春節休假,他卻主動放棄了,理由是大隊缺骨幹,自己去年春節休過了,要把機會讓給別人。

曹紫陽說,春節不能回家,他最擔心的是父母的身體狀況、產後身體還未完全恢復的妻子和女兒,“總得有人堅守,雖然都是平凡的事,但是很值得”。

堅決打贏這場戰“疫”

1月24日,距駐防點160公里的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確診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

1月29日,西藏自治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

1月30日,西藏確診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

受強降雪和疫情影響,吉隆口岸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臨時停止國道216線吉隆鎮至熱索橋段人員和車輛進出。

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西藏森林消防總隊駐防指戰員無一人退縮。雪山腳下的駐防點內,他們在實行封閉式管理模式下,做好防護措施後依舊開展基礎體能、滅火演練等訓練,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皚皚白雪,巍巍群山。成立18年來,西藏森林消防總隊指戰員堅守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世界屋脊,與森林為伴,為高山織綠,將青春與熱血融入西藏的浩瀚綠色中,守護近1500萬公頃森林和13億畝草原安全,守衛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福建:武夷山下 “火焰藍”在戰 “疫”

■盧逸緻 姜佳倫 傅子豪

春節本該喜氣洋洋,今年卻因為一場疫情而變得有些緊張。

為避免人員聚集交叉感染,武夷山景區於春節當天暫停對外開放,這讓早已做好景區防火執勤準備的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南平市支隊武夷山大隊的指戰員鬆了一口氣之餘又增添了幾分緊張。

往年春節叫過節,今年春節是過關

“春節假期一直是武夷山景區客流量高峰,七天長假累計接待遊客每年都會突破14萬人次,這也是防火滅火任務最艱鉅的時候。”該大隊大隊長王金喜說。

每年這個時候,天剛矇矇亮,王金喜就要帶領執勤隊員乘車向景區開進。當人們慕名來到武夷山旅遊時,總能在人流密集的檢票口、休息區、岔路口等地看到隊員們忙於收繳火源、宣傳防火知識、引導幫助遊客。

“其實這只是我們執勤任務的一小部分,還有其他幾支分隊在山區密林中攜帶滅火裝備巡邏執勤,一天下來他們要負重徒步行走二三十公里山路。”王金喜說,“今時不同往日,因為疫情,這個年比過關還難。”

武夷山的冬天,本就陰冷乾燥,而疫情更讓這座城市顯得沉寂凝重。據王金喜介紹,該大隊除了要做好各項戰備工作外,還要結合時下疫情防控最新動態,做好營區內各項防疫工作,並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市區疫情監測的準備。

為此,該大隊遴選10餘名幹部骨幹和衛生員組成疫情應對處置領導小組,對防疫期間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和科學統籌,並及時聯繫屬地藥店和供應商為指戰員實時配發足量的防護口罩、防護眼鏡、防護服等,確保大隊在防疫期間森林防火滅火和疫情應對處置兩手都能抓,兩手都要硬。

她怕我上火場,我怕她下“疫”線

“你要戴好口罩、多洗手、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做好防護措施。”2月3日23時30分,正在辦公室加班整理歸檔當日疫情防範情況的五中隊指導員宋維國接到了愛人姚佳打來的電話。

宋維國的妻子姚佳是一位發熱門診的醫護工作者,也是一名共產黨員。自從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以來,她和丈夫一樣,每天工作到深夜。夫妻二人在本該團聚的時刻,各自堅守崗位,共同奮戰在防疫一線,只有在夜深人靜時利用手機互報平安。

“我已經在請戰書上籤了字,醫院第二期支援武漢的醫療隊裡很可能有我。”這通電話讓宋維國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

加入森林消防隊伍13年來,宋維國只回家過了兩次年。今年,他本想向大隊申請,將妻子和兒子接到大隊一起過年,不曾想疫情來得如此突然。

為了全身心投入到戰備和防疫工作中來,也為了不讓妻兒在長途奔波中受到病毒的侵擾,宋維國打消了與妻子一同過年的想法。

不曾想,宋維國卻低估了妻子身為醫護人員情繫武漢疫情,渴望奔赴“疫”線戰鬥的勇毅和決心。

“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往常都是她因為我上火場擔驚受怕,現在倒是換我因為她下‘疫’線輾轉反側了。”談及妻子這一舉動,宋維國苦笑之餘表示理解。

據瞭解,該大隊像宋維國這樣夫妻雙方共同奮戰在戰備和防疫一線的家庭不在少數。平凡中見真情,大事前看擔當。該大隊指戰員把青春和熱血傾注在閩北腹地,還感染並帶動身邊的人誓與祖國共進退。

茶水端到指戰員手上,口罩送到茶農家裡

一直以來,在武夷山給客人敬一杯上好的巖茶是當地最高的禮遇,只有最親近的朋友、最尊貴的客人才有機會品嚐。

每當該大隊指戰員路過茶農柯大爺家,大爺大娘總是熱情地邀請指戰員嚐嚐他們親手炒制的茶葉,大家圍在一起嘮嘮家常,品著地道的武夷山“大紅袍”。

“好山好水育好茶,好茶送給消防員。”這是柯大爺常掛在嘴邊的話。

柯大爺家住在距離營區僅僅兩公里的星村鎮上,他的一雙兒女常年在外打工,平時家裡只有柯大爺老兩口。指戰員執行任務或野外訓練歸來經過柯大爺家時,總會順路拜訪一下,看看老人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柯大爺的屋子、魚塘都是指戰員幫助修的。

“這些孩子非常好,我們有什麼困難他們二話不說都會及時幫忙。”談及指戰員,柯大娘臉上就笑開了花。

今年是該大隊組建的第12個年頭,每到過年,大隊指戰員都會到柯大爺家坐坐。今年春節,森林消防隊伍為應對疫情實行封閉式管理。除了自己的家人,指戰員最牽掛的還是柯大爺一家。

“老人們歲數那麼大,子女又不在身邊,會不會不瞭解這次疫情病毒的傳播規律,缺乏必要的防護措施?”放不下心中的牽掛,該大隊隨即聯繫屬地藥店,邀請藥店醫師上門問診,並手把手教柯大爺老兩口如何佩戴口罩,告知防疫期間應注意哪些問題等。該大隊還一日三次電話督促老人測量體溫,確保老人能夠安全平穩度過防疫期。

“多虧了你們,你們就像武夷山的守護神一樣,不僅保護著大山,也保護著我們這些山民的安全。”柯大爺在電話中對大隊指戰員說。

(全國應急管理系統防控疫情報道79)

中國應急管理報 新媒體中心編輯:孟德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