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博士夫妻新編相聲《萬事如疫》如何評價?

娛民時時樂


李宏燁夫妻倆用創造性的巜公式相聲》用大家喜聞樂見的相聲形式,說唱唸作,淺顯易懂,快捷迅速地把大家最關心的疫情的防治、防控——比如不要和從武漢、湖北迴來的好友聚會,不要走親戚,自我隔離、注意日常的衛生等等常識性的防疫防控知識介紹給大眾。所以一經問世,迅速傳遍大江南北,很好地詮釋了有錢出錢有智出智有力出力群防同治全民皆兵共赴國難的精神。儘管譭譽參半,但我個人還是要舉雙手贊同的。我還要呼籲更多的有創意的達人用詩歌散文等多種文藝形式來歌來寫關注疫情。畢竟文以載道,文章合為時而作。


伏牛山人25


回答:特殊時期,無論採取何種方式,只要為社會哪怕是一點點的付出,都應給予肯定。

1.眼下,全國各行各業都在大力防疫抗疫,通過不同形式大力宣傳防疫抗疫的重大意義,提供了難得的正能量。相聲,作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也發揮著其它藝術難以替代的作用。鄭鈺、李宏燁夫婦的相聲小品《萬事如“疫”》,便是其中之一。

2.為了能很好地理解《萬事如“疫”》的內涵。筆者又專門搜索,仔細地看了一遍。且不說該小品說學逗唱的藝術水準怎樣,僅就內容說來,滿滿地正能量。除了宣傳人們要防控疫情外,還告訴世人千萬不要“談鄂色變”,要回歸正常生活,特別是收留社會實踐的大學生,更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3.鄭鈺、李宏燁夫婦的匠心,不僅是內容,而且更體現在相聲的名稱上。新春佳節,他們把好好的一個成語“萬事如意”的“意”,換成了“疫”。乍一看來,使人不能接受,其實該相聲的亮點正在這裡,因為通過“萬事如‘疫’”,揭示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4.相聲名稱,容易使人想到,千千萬萬的大小事情,都像疫情那樣。顯然,這樣理解是說不通的。為什麼疫字加了雙引號,作者的用意在於,我們在生活裡,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都要像對待防控疫情那樣,以平和而認真的心態去對待,既不能冷眼以對,又不能馬虎了事,只有如此,於家於國才有利。

總之,鄭鈺、李宏燁夫婦,全國如這一對同樣的夫婦,以及其它各行各業的人,在國家特殊時期,無論是戰鬥在抗疫一線,還是居家防控,只要為國家為社會哪怕是一點點的付出,都是值得肯定和讚賞的。


江水濤濤8851



路上有心人


曾經在《相聲有新人》爆火的“公式相聲”夫妻也在網上拍了一段自創相聲小段《萬事如疫》來為武漢加油。夫妻兩個很會抖機靈,先是帶著口罩開場,整個作品看下來稱不上是相聲作品,倒比較貼合對於疫情的宣傳短片,只是比普通宣傳片搞笑一些罷了。五分鐘的視頻提到了不要出門去走親訪友還有不要和武漢人接觸,傳播了一些疫情防控的小知識,信息量算不上大,可是卻引起了網友的一陣熱議。

仔細聽了他們的這段相聲,先不說搞笑不搞笑,只看內容還是可以的。這段相聲主要想提醒大家不要一聽武漢人或者是從武漢回來的就害怕,雖然疫情是在武漢爆發,但也要分情況。同時也提醒大家對於疫情不要過度緊張,稍微放鬆一些。其實不管作品質量如何,可是立意是好的,也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實在沒必要受千夫所指,在國家危難時刻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沒必要道德綁架,是值得大家支持的。

這對博士夫妻在相聲創作熱情上是值得大家肯定的,只是因為沒經過專業訓練,缺乏相關表演技巧。兩人的相聲要想獲得市場認可,還應學會自我剖析,取長補短,聽取別人的建議,才會有突破性的發展。





曉嘟


文藝都是為社會服務的,只要人民說好,它就是好。

讓哭過的人寫吧

一朵小花,往天空擠了擠

春天被挪出一個小縫

讓一個人悄悄穿過

他的哨子,只吹痛了冬天

沒有把裝睡的人吹醒

在春暖花開的時候

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人走了,別讓那麼美的句子纏綿

再多的言語都是多餘

但願,春天因他而嫵媚

但願,陽光能給出一段短暫的燦爛

但願,哎,這最後的一句

還是留給哭過的人寫吧

2020.02.08


陸映文



開心果211285684


內容不想看 ,貴為博士,是否給母校丟臉了?糟蹋了一個美好的詞彙《萬事如意》。

《萬事如疫》怎麼看都刺眼,都有調侃意味!這個創意應該沒有經過“推敲”就出爐的吧。

此事如果換成非主流的民間,此時此刻會不會正是憤怒聲討時呢?

學歷不高,理解力不強,此事不接受反駁。


精彩林蓉


沒辦法評價,沒看過這段相聲。

但相聲界,乃至文藝界,就應百家爭鳴。就像我們吃東西,西瓜甜,賢瓜香,可還有喜歡苦瓜的。網友們不用動不動就給誰扣帽子。喜歡就多看看,不喜歡就划過去。

沒必要對著人家“”吐口水,”“要傳染的喲”。


用戶開心果子






本色依然7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