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樣東西,你渴望擁有它,它就盛開,一旦你擁有它,它就凋謝”。為什麼?

劉亦鑫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很多的人人性如此,所以要學會看淡,知足常樂


小凌子lzh


我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我剛開始寫電影評論的時候,既想著快些證明自己才能,又盼著找到寫作“組織”。我預想過很多過稿後的場景:

自信篤定地和同道中人暢聊電影藝術;從容又堅定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也因此,我每次寫完初稿,後續都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斟酌刪改,然後再投出。

在經歷了三次的石沉大海後,終於被一編輯看上了!我同意了需要局部刪改的建議後,本人的第一篇影評發表了!

第一次證明了自己,我很興奮,也有些飄。在朋友圈曬,告知同學、朋友和老師。那幾天,我確實很得意。但在收穫了無數聲“恭喜”和讚譽之後,繁華落盡。我的生活又恢復到以往的沉寂和單調。最後一切蕩然無存。

出現這樣的落差,其實是因為我們總是傾向於自身的所思所想,進而過度預估(或貶或揚)某些事物的價值。

客觀的說,我們所追求的那些所謂“盛開”不是真實存在的。

那何謂“真實存在”?

從哲學的角度看,“不被創造也不被毀滅的”那才叫真實的存在。我們的所思所想更是我們自身的意念創造出來的,它並不是恆定的客觀真實存在。因此,它的如夢似幻,它的稍縱即逝是必然的。

跳出主觀世界,客觀地去看待宇宙萬物才能放下執念;參透世事的虛實後,才能做到寵辱不驚,去意無留。

所以,有理想就大膽追求,但別過度地在意追求的結果,請先回歸追求的本身。



邊城韶年


這樣東西是人的虛榮心和佔有慾,當你渴望擁有它時它是那樣的美好,那樣的令人嚮往,當你真正擁有了它,又感覺也不過如此。

在人們心中永遠盛開的花朵🌺是知足!!!





幸福很簡單142881111


不單是對某種東西而言,可說是對人而言的一個既正常又普遍的心理作用,如最簡單的就吃飯而言,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人不吃飯不能生存吧。在貧困年代,人們食不裹腹,肌腸轆轆……還有“資格″挑剔飯菜的質量,不管是什麼只要沒有毒能吃的,都吃的狼吞虎嚥,津津有味,風捲殘雲一般,真是飢不擇食啊,再看現如今,挑“肥″揀“瘦″……一句話吃的太“飽″了……想一想,道理是一樣的……


莫不惹塵虛做魂


先聖王陽明曾講過,人生最美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

一朵花只要全開、盛開之時,馬上要面臨的是衰敗。當月亮滿月之後,接下來會逐漸變成月牙🌙。這些都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改變。

其實,世間事亦是如此。我們所能做的,不可能改變規律,只能順應。簡單講,就是要有迎接不同階段的心態,這才是上策與大道。否則,永遠會沉浸在失望之中。這好印證了那句,人生本身就是一種遺憾,這反而更真實、樸實、踏實。祝你好運,並有更好的心態。




龍眼非果


也可以讓花常開不敗,一切在於自己!


林小芳


“佔有慾”虐了世間萬物的一切美好寓意。

愉悅感的產生,幻覺在“要是我的”“我能夠的”併為之努力拼搏,一旦擁有了“你想的”,有些人會產生“索然無味”的感覺,不是事物本身變了,是人的思維跳躍了。

就像“書非借不看”,“老是覺著別人的好”一樣一樣的,靠攏“遺憾最美”定律,更符合人性弱點。


6698161181154


有人說得不到的,是最好的。這也說明人們不知道珍惜眼前景物。渴望擁有,心中念念不忘,看到的都是優點,感覺只要得到,一切都好。得到之後,發現不過如此。事物的缺點也開始顯露出來。也許失去以後,我們心中又會懷念。這也是人性!


夏七hnyy


某樣東西,你渴望擁有它,就是特別的想得到它,所以你怎麼看它都好,得不到的永遠都是好的。萬一得到它了,你就不珍惜它了,所以它就凋謝了。


心若無塵兮


你所期望得到的東西,是你心中渴望的,就相當於自己的一個努力方向,方向有了,加強自身的努力,肯定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