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街道黨工委女書記的抗“疫”故事

她們始終戰鬥在防控的前沿,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城市往往因人員密集面臨非常大的防控壓力,而作為一個城市的基層單元,街道這一級黨組織作用的發揮顯得異常重要。今天帶來江西省省會南昌市的四位街道黨工委女書記的抗“疫”故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她們始終戰鬥在防控的前沿,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展現著新時代巾幗風采。

作為街道基層一線的負責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的是疫情防控背後的研究部署、組織動員和研判調處能力。從大年初一起,南昌市青雲譜區三家店街道黨工委書記龔飛霞就把衣物搬到街辦,吃住在街辦,以她並不強健的身軀,奔波在防疫第一線。

在龔飛霞的帶領下,全街上下215名黨員幹部取消休假,全員上崗。紀工委書記徐志文主動請纓,冒著感染的風險,在街道留觀點值守;“狠心媽媽”熊文娟舍小家為大家,讓5歲幼兒獨自在家,只能通過視頻查看孩子狀況;61歲社區老書記劉金娥做完甲狀腺癌手術沒兩個月就上崗;200多名普通黨員、志願者在疫情一線集結,用使命擔當為群眾生命護航,讓黨徽在防疫一線閃光。

針對街道出現的疫情,龔飛霞帶領街道和社區幹部第一時間將密切接觸者送至留觀點,並對所處樓棟、村組實行全面消殺、封閉管理,每天調度部署,有效避免疫情的擴散。隨著企業復工返程高峰,龔飛霞與班子成員集思廣益,編寫外地返昌人員信息登記表和防控告知書,統一值守卡口建設標準,自己培訓卡口值守幹部,讓卡口人員值守更加規範。

南昌市青山湖區上海路街道管轄11個社區,1個家委會,常住人口24499人。疫情發生以來,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曉珍帶領街道全體幹部,充分利用街道“紅哨所”,召集街道工作人員及共駐共建單位,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並建立9支隊伍,迅速排查重點人員,及時分析疫情大數據,果斷安排隔離管理,科學制定消毒計劃,合理設置防控關卡,構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作為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曉珍更是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勇敢地衝在了疫情最前線。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後,她毅然將孩子留在老家,和愛人一起回到疫情防控最前線。大年初一,她帶領街道辦事處班子成員來到洪中社區現代永生賓館,因為在這裡摸排到一戶曾與武漢人員密切接觸的家庭入住,並有一名11個月大的嬰兒出現發熱症狀。面對眼前的疫情風險,吳曉珍沉著應對,及時聯絡救護車將發熱兒童送往醫院,同時在賓館門口設立哨崗安排人員24小時輪班值守。密切關注相關接觸人員,並妥善安排觀察對象的飲食和就醫。

在吳曉珍及班子成員的帶領下,街道堅持“黨建+聯防聯控”,各部門各司其職相互協作,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在她的倡議下,街道還成立“90後黨員送菜小分隊”“60後媽媽送菜團”,專門為隔離戶代購生活物資並送到家門口。“我們隔離的是病毒不是愛,要讓隔離戶感受到他們並不孤獨,我們所有人在同他們一起戰鬥!”吳曉珍這樣要求大家,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從防控指揮部到各出入口關卡,從物資儲藏室到24小時幹部值班房,從轄區農貿市場到隔離戶家門口,吳曉珍的身影頻繁出現在抗疫戰場的前線和後方。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南昌市西湖區丁公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彭小惠對轄區黨員提出了“四個第一”:即志願服務,黨員第一個報名;義務巡邏,黨員第一個上陣;宣傳排查,黨員第一個入戶;設卡攔防,黨員第一個值班。為了以身作則,她每日加班加點,奮戰在防疫一線。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能看到她在防疫一線調度、指導社區開展工作的身影。

在她的帶領下,轄區黨員們紛紛響應號召,目前街道黨工委已接受130餘名黨員報名,參與社區每天的消毒、體溫監測等群眾性工作;由社區黨員牽頭組建了11支防疫宣傳隊伍,拿出小喇叭、戴上紅袖章,在小區內每天兩輪巡邏,勸阻不戴口罩外出和聚集人員;黨員們以樓棟為單位,協助所屬社區開展地毯式排查;在社區卡口面臨值守人員不足時,黨員紛紛請命,穿上志願者服裝,協助社區測量體溫,辦理出入登記,堅守在了設卡攔防的第一線,推動了街道的防疫工作有序開展。截至目前,丁公路街道尚未出現一例確診病例。

喻菡是南昌市東湖區大院街道黨工委書記。東湖區大院街道轄區面積1.8平方公里,管轄了6個社區。轄區內共有居民 1.2萬餘戶,戶籍人口 7.2萬餘人。作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總負責,喻菡以身作則,在她的帶領下,全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緊張有序推進。截至2月11日,街道新冠肺炎零疑似、零確診病例。

隨著節後企業、單位開始陸續返崗復工,人員流動明顯增多,如何做好大院轄區內省直機關單位車輛進出和人員出入管控?如何既方便出行又能管控到位?這些難點都是喻菡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小到居民出入證、車輛通行證,甚至社區網格出入示意圖,她都親力親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