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涉疫情醫療廢物處置基本日產日清,湖北負荷率達六成

環境部:涉疫情醫療廢物處置基本日產日清,湖北負荷率達六成

全國涉疫情醫療廢物,基本實現了“日產日清”。

2月1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生態環境部獲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58個地市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運行平穩,醫療廢物,尤其是涉疫情醫療廢物,基本實現了“日產日清”。

截至2月11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5435噸/天,比疫情發生前增加532噸/天;全國共收集醫療廢物2661噸,其中涉疫情醫療廢物489噸,佔全國醫療廢物收集量的18.4%;當日集中處置2641噸,平均運行負荷率為48.6%。

從湖北省來看,全省醫療廢物實際投運處置能力為317.5噸/天,比疫情發生前增加137.5噸/天,此外,還有55.8噸/天的應急處置能力可隨時啟用;全省共收集醫療廢物187噸,其中涉疫情醫療廢物125噸,佔全省醫療廢物收集量的67%;當日集中處置196噸,平均負荷率為62%。

從武漢市來看,全市醫療廢物實際處置能力為100.5噸/天,比疫情發生前增加50.5噸/天;全市共收集醫療廢物47噸,全部按涉疫情醫療廢物處置;當日集中處置57噸(含庫存10噸),平均負荷率為57%;庫存已全部處置完畢。自1月20日以來,全市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123.8噸。

2020年1月21日,環境部緊急印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隨後又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試行)》;組織編制《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工作相關問題及解答》,供各地參考。

環境部疫情應對工作領導小組採取“一竿子插到底”做法,先後召開10多次視頻會議,與湖北省13個地市(州)“一一對接”,提出限期落實提升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和臨時貯存設施等措施,每天調度工作進展,指導督促武漢等重點城市加快提升醫療廢物處置能力。

據悉,截至2月11日,環境部已經落實23臺移動式處置設備,共56噸/天處置能力馳援武漢、孝感、黃岡等地。還有10臺共24噸/天處置能力的移動式處置設備即將發送武漢;另外,國內廠家後續可再提供15臺共42噸/天處置能力的設備。

另一方面,環境部指導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動員社會力量,已落實63輛醫療廢物運輸車購買計劃,全部支援湖北省,重點支援武漢、孝感、黃岡等城市。目前已經交付運輸車38輛,剩餘25輛將於2月17日前交付使用。

目前湖北省具備的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已經較疫情發生前翻了一番,由180噸/天提高到373.3噸/天;武漢市由50噸/天提高到100.5噸/天。武漢市等重點城市醫療廢物運輸能力不足問題也得到了較好解決。

環境部表示,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後續還將根據疫情進展情況採取措施進一步支持武漢市及湖北省提高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同時,繼續緊盯其他地方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情況,確保全國醫療廢物都應收盡收、應處盡處,有效防範環境風險,全力支撐保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