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肺炎!中國財政貨幣政策將發生鉅變!打破赤字上限3%!降息

新冠肺炎發生的時機,確實不是很好!恰恰發生在2019年12月份,中國重大政策性會議,早已經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下來。

如今,肺炎疫情的影響,一直在發酵,已經超過了不少人的預期,也超過了政府的預期。從疫情的發展情況來看,想短期取得防控工作的重大勝利,已經相當艱難。

抗擊肺炎!中國財政貨幣政策將發生鉅變!打破赤字上限3%!降息


在這種情況下,全國上下的經濟規劃、決策節奏都已經被打亂。是時候,要調整重大財政貨幣政策的需要。

也就是說去年擬定的財政貨幣政策已經不符合當下的經濟局勢,疫情當前,全國面臨復工復產進度艱難,各行各業都已停擺。各種戰略醫療物資,都在加緊生產,依然面臨很大挑戰。

在過去的一個月,我國對疫情重災區調配的物資,絕大多數都是來自中央和地方財政撥款。而湖北全省疫情形勢,依然很嚴峻,貨幣政策自然要跟上,不是簡單的微調。中央對湖北在政策支持上,已經打破了傳統的做法,採取特事特辦,開通綠色通道給生產各種戰略有效物資的企業,採取超低利息。各地方政府也都在行動,例如,2月11日,上海設300億專項資金保障幫助企業復工,切實降低利率:為確保企業資金需求,上海農商銀行將先期設立3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優先支持疫情防控所需的重點醫用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針對被列入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名單的企業,上海農商銀行將以不高於3.15%的利率提供低成本融資支持,企業還可按照再貸款利率的50%獲得財政貼息支持,從而使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至1.6%以下。

抗擊肺炎!中國財政貨幣政策將發生鉅變!打破赤字上限3%!降息


對於目前國家無論是通過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需要做出重大的調整,有關人士已經在呼籲。2月11日現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就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下對經濟發展和製造業復工的幾點建議:

一是要在管住人流(對確診、疑似、密切接觸者全部集中隔離)的同時,暢通物流。

二是採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因今年情況特殊,可以突破財政赤字不超過GDP 3%的常規限制,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增發1萬億特別國債,用於支持中小企業減稅降費和對疫情地區進行轉移支付。

抗擊肺炎!中國財政貨幣政策將發生鉅變!打破赤字上限3%!降息


三是採取適應財政擴張的貨幣政策。央行加大購買國債的力度,在二季度疫情緩和後進一步降準降息。

應該說,短期,尤其是2020年的財政貨幣政策確實需要進行重大調整,疫情形勢不明朗,全民復工復產比較艱難。這就需要國家強力介入,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防控疫情,同時讓其對經濟的衝擊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