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神藥”瑞德西韋背後,吉利德跌宕起伏30年如何走來?

在美國臨床病例治療過程中發揮奇效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已投入了武漢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試驗,這也引發了人們對新冠肺炎特效藥儘早研發成功的巨大期盼。

瑞德西韋是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在研的一款抗病毒藥物,已於2月4日運抵國內,直接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目前吉利德與中國衛生部門達成了協議,支持對NCP感染者開展兩項臨床試驗,無償提供研究所需的藥物,並宣佈擴大藥物生產。“雖然尚未確定該藥物是否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療NCP感染,但考慮到當前情況的緊迫性,我們正在採取多種措施加快生產進度,增加供應。”吉利德方面表示。

吉利德此前在我國並非大眾耳熟能詳的藥企,這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新冠“神藥”瑞德西韋背後,吉利德跌宕起伏30年如何走來?

吉利德創始人邁克爾·奧丹

新冠“神藥”瑞德西韋背後,吉利德跌宕起伏30年如何走來?

起步,艱難拓荒

在世界範圍內排名靠前的藥企大多數稱得上“百年老店”,而吉利德卻是後起之秀,於1987年在美國加州福斯特市創立。公司原名為 Oligogen Inc,1988年公司改名為Gilead Sciences,取自《聖經》中的藥物“植物滲出的芳香脂”(balm of Gilead)。

自創立之初,吉利德就將方向定為專供抗病毒新藥,這與創始人邁克爾·奧丹曾感染登革熱病毒的經歷有關。開發重心則是治療艾滋病藥物和治療肝病藥物。這一定位使得吉利德與默沙東、羅氏、強生等老牌大廠拉開了差距——上述疾病當時還未被藥物攻克。

在初創的數年中,吉利德並無自己的產品,僅有為其他藥企提供臨床醫學研究獲得的微薄收入,前五年內都沒有收入,前八年內未實現盈利。不過,依靠奧丹在創業前從事風投行業期間積累的資源,吉利德連續獲得了多筆融資,包括1988年獲200萬美元風投資金;1989年獲1000萬美元融資;1991年獲4000萬美元融資;1992年納斯達克上市又融得8600萬美元;1995年通過股市獲9400萬美元;1996年再通過股市獲得1.6億美元。

其間,奧丹還曾在1988年力邀巴菲特作為董事或者投資人加入公司,卻被巴菲特回絕。巴菲特在信中寫道:“對不起,我給貴公司帶不來任何特殊的東西,除了我的名聲。”

正式獲得第一筆營收是在1991年3月,吉利德獲得130萬美元合作經費。同年,吉利德又與一歐洲大學實驗室簽下協議,取得一組核苷酸化合物的開發權,正式開始了抗病毒藥物研究。然而,至此為止,吉利德仍拿不出一款產品,營收也堪稱慘淡。

而迎來轉機是在1995年,吉利德第一款新藥西多福韋(Vistide)上市。這款藥物研發耗資9330萬美元,號稱與當時市售產品相比具有質的飛躍:市售產品均需由手術插管給藥,而西多福韋僅需靜脈注射,這將迅速擴大CMN視網膜炎的市場規模。儘管該藥物的銷售額有限,甚至未能收回研發成本,但這提振了市場對吉利德的信心。

新冠“神藥”瑞德西韋背後,吉利德跌宕起伏30年如何走來?

“蛇吞象”屢次上演

真正讓吉利德規模開始快速擴大的,是數起併購事件。

1999年,吉利德收購了藥企NeXstar pharma,作價5.5億美元,這次併購被市場視為“蛇吞象”。吉利德瞄準的是其旗下的新藥,AmBisome和DaunoXome兩大脂質體產品。事實證明,這兩款藥物讓吉利德首次實現營收破億,達1.69億美元。這也是吉利德的營收來源首次從合作經費變成銷售額。

從併購中嚐到甜頭的吉利德在此之後繼續冒險收購,2002年,吉利德以相當於自己過去三年營收總額的價格,即4.64億美元,收購了艾滋病製藥公司Triangle,其旗下藥物迅速成為了吉利德的爆款產品。

由於治療HIV是一個長期過程,吉利德推出了簡潔的每日一片組合療法。這就是突破性的“全方案雞尾酒療法”,即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在單一用藥的情況下,艾滋病病毒極易產生抗藥性,加大後續治療難度。而雞尾酒療法明顯減少了這一風險,艾滋病逐漸從必死症變成了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2004年,首個每日一片的二聯療法Truvada(替諾福韋酯/恩曲他濱)問世,這是第一個“半方案”雞尾酒療法。2006年,吉利德又推出首個每日一片的三聯療法Atripla(恩曲他濱/依法韋倫/替諾福韋酯),將患者每天要服用的20多粒藥物減少為1粒。隨後,吉利德又推出數種組合療法,原本在抗艾藥物上當仁不讓的老大哥葛蘭素史克的市場份額一步步被吉利德蠶食。2017年吉利德的HIV藥物總銷售額首次超過140億美元。隨著Biktarvy的上市,吉利德在HIV治療市場的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目前,吉利德已在艾滋病藥物市場上佔據了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

另一次豪賭型吞併是在2011年。當時,吉利德已在抗艾滋病領域擁有一席之地,市值超過300億美元。而吉利德的收購對象Pharmasset僅是一家初創生物藥企,只有82名員工,不僅沒有產品上市,而且虧損巨大,僅當年第三季度的淨虧損就高達9120萬美金。因此,吉利德以112億美元天價(相當於自身市值的三分之一)收購Pharmasset的行為引發了市場巨大的質疑聲。

然而,Pharmasset旗下藥物索非布韋(Solvadi)的上市證明了這次豪賭的成功。2013年,吉利德將Solvadi推向市場,被譽為當年FDA批准的最重磅藥物。在上市第一年內,Sovaldi銷售額突破百億美金,打破了醫藥界新藥上市第一年銷售額的歷史紀錄,並且至今無人打破,也讓吉利德收回了收購Pharmasset的成本。吉利德因此一舉成為世界10大藥企之一。

新冠“神藥”瑞德西韋背後,吉利德跌宕起伏30年如何走來?

成也丙肝,敗也丙肝

如今說起吉利德,業內人士最直觀的印象即是“因治療丙肝藥物療效太好導致疾病被消滅,引起公司營收大幅下滑”,所指的正是上文所述的Sovaldi,以及Harvoni。

在Sovaldi上市前,針對丙肝病毒的藥物治癒率僅達50%-80%,主流方法是注射干擾素,它的療效不確切,還可能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副作用,比如類似流感的症狀、貧血、抑鬱。

而被稱作“吉一代”的Sovaldi的治癒率逼近100%,一經問世就迅速打敗了對手。在其上市一年後,“吉二代”Harvoni橫空出世,它不僅見效迅速,而且讓病人徹底擺脫了干擾素。

隨後,吉利德推出的藥物陸續覆蓋了所有6種基因型丙肝病毒,更重要的是,這些藥物不是控制病情,而是根除丙肝疾病,病癒後無需持續服藥。

2015年是吉利德的巔峰一年。憑藉著Harvoni和Sovaldi的熱銷,吉利德成為了全球第四大製藥巨頭,僅次於諾華、輝瑞和賽諾菲。這意味著,吉利德從白手起家到躋身全球十大藥企之列,僅僅用了30年左右。

新冠“神藥”瑞德西韋背後,吉利德跌宕起伏30年如何走來?

然而,在2015年後,由於丙肝患者被大規模治癒,治療需求量下降導致了吉利德的業績開始下滑。2017年,吉利德營收從前一年的304億美元下降到261億美元,丙肝產品收入驟減四成,只有91億美元。2018年,其丙肝藥物銷售額僅剩37億美元,為2015年的20%。

新冠“神藥”瑞德西韋背後,吉利德跌宕起伏30年如何走來?

吉利德、AbbVie、Merck 三家公司丙肝藥物 2013Q4-2019Q1 銷售額對比

值得注意的是,“吉一代”Sovaldi和“吉二代”Harvoni價格均十分昂貴,療程價格分別是8.4 萬美元和9.4美元。這導致很多保險公司拒絕支付賬單,數百萬患者因此失去接受治療機會。

據悉,之所以作出如此高昂的定價,是由於競爭對手的丙肝藥物即將在一年後上市,屆時壟斷無法持續,因此吉利德才決定在短時間內最大化獲取專利收益。這一策略在給吉利德帶來了大量收益的同時,也加速了其近年的丙肝藥物銷售額下滑。

不過如今,瑞德西韋又成為了吉利德的新機會。一旦瑞德西韋在新冠肺炎臨床試驗中取得可喜效果並上市,勢必將提振吉利德業績。這種“神藥”會在未來扭轉吉利德的頹勢,並給廣大患者帶來福祉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